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精选74句)

2023-07-03 11:16:20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1、  教学做合一的意思是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2、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最终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施忠明发表讲话,对研训项目的开办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预祝研训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施忠明对接下来的研训推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对校本研修的再认识。基于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有关文件以及上海市对幼儿园办园质量的评价,提高宝山区学前教育的质量,离不开校本研修的开展;二是提高对校本研修质量的再认识。研修主题、研究模式不是体现质量的标志,它的含金量体现在研修过程;三是提高对校本研修品质的再认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关键是去寻找突破,形成品质再提升。施忠明希望组长们能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姿态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带动各幼儿园教师的成长,促进宝山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抬高宝山学前教育质量的基准。

5、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6、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结合当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背景,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社会即学校的核心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8、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9、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

10、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1、这让我想起我们在教自然地理的知识时,我们都是通过一些图片、视频来进行课堂教学,可是这并不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所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带着孩子真正的去到自然界中,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接触去感受。

12、再次,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相信学生中隐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头脑必须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根主线,即时刻要注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做中去尝试创新,要坚信这是完全办得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也即是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要实行“六大解放”。

13、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能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

14、实习实践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注意统筹校内和校外,课堂和实践两种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引导青少年在实习、实训、考察、调研中,走进生产(劳动)一线,走进企业、社会、乡村,同广大普通劳动者交往、交流、交心,加深与普通劳动者的感情,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自觉,从而为走入社会做好职业(思想)准备。

15、本堂校级数学观摩课的开展,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也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激发了青年教师为专业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16、陶行知在改革中国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生活教育理论后,又根据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实际需要不断将其丰富和完善。1936年,面对日益危急的抗日救亡形势,他发起国难教育运动,并先后发表《国难教育方案之特质》和《生活教育之特质》等文章,指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质。

17、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18、“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所以“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

19、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认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20、  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能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

21、➤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以兴趣为核心的内部动机(中)|“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发展”系列文摘之二

22、➤“双减”政策的目的|“双减”下的学校教育系列文摘之一

2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24、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25、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26、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27、整节课,张老师的教学语言干脆简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地引导,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了一位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深厚的教学底蕴。

28、➤如何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化”|“双减”下的学校教育系列文摘之三

29、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让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并且,学到的知识与现实应该是一致的。

30、何陈菲同学认为,“教学做合一”不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对教学方法的阐释,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由于该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自学力等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解决问题,刺激知识和方法的巩固。在小学阶段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目标,陶行知先生认为首先是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挥"的人才。“教学做合一”思想下,教师的教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主要是学生的学和做,而做是核心,学生要由传统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1、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32、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凸显出来,这启示着当前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从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思想中去吸纳新的养分,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33、社会即学校,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

34、当下的学校是不乏这样的“拆表娃”的,而唯独缺的是陶行知先生那样敏锐的教育智慧和笃定的教育思想,从而不知扼杀了多少“中国的爱迪生”,我们还浑然不知。故事中,陶行知先生保护孩子好奇天性的育人技巧,那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这些思想的核心体现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5、生活即教育。何谓"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长期脱离普通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出来的。

36、“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3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启发式环境中思考。

38、  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地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是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mDAsh;&mDAsh;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39、叶蕴向与会人员介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引领下提质创级幼儿园教研组长教研胜任力精英研训项目方案”。

40、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41、 1917年秋,陶行知先生返国后,目睹国内教育只重教授,于是力倡“教学生学”“教学合一”,随后又以“做”为中心,“做”既是“教”又是“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方法论,陶行知先生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从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下的教科书》等篇章中的深刻的、系统化的论述,从根本上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其中教学方法具体化上蕴含着“少教多学”的许多合理元素。

42、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紧扣生活实际,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

43、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陶行知,他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理论核心为生活教育理论。

4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启发式环境中思考。

45、要了解陶行知的艺友制教育,必须先明白它的内涵。所谓“艺友制教育”,陶行知先生解释得非常清楚:“艺者艺术之谓,亦可作手艺解。友为朋友。凡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者,谓之艺友制教育。”

46、“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说明“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

47、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针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种种弊端,陶行知的这种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48、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是“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可以看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但是,陶行知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之错误倾向。”前者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后者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所以,教学活动中的“做”也不完全排除讲授、谈话、练习等方法。他只是针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等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把这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来,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正如他所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对此他还进一步从“知”与“行”的关系上进行了概括,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49、本期校对编辑:赵丽(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七期学员,任教于吉林市第一中学)

50、➤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劳动教育专题

51、陶行知先生提到,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正是分析学情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目中有人”,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去设计教学,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只有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的教学,才是有生命的教学。学生不是一片空白的,走进教室,我们要在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进行引导,使他们得到真实的提高。就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很多老师喜欢逐个讲生字,一个有12个生字,老师就要将这12个生字挨个讲个遍,似乎自己不讲明白,学生就不会学习这些生字。这样的课堂带来的反作用是很多学生不想听课,开始做小动作,逐渐形成坏的学习习惯。实际上,总有一部分生字是学生已经认识的,还有一些生字是通过自主学习、小伙伴互教可以学会的。那么剩下的几个生字,教师再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是不是效率会更高?更关键的是,学生是在学习他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具有探索欲望和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52、➤人际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对教学的启示|“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发展”系列文摘之四

53、➤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以兴趣为核心的内部动机(下)|“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发展”系列文摘之三

54、➤大概念的特征属性|“教学”栏目系列文摘之二

55、传统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的将教、学、做分离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呕心沥血备课,千叮咛万嘱咐,可谓煞费苦心,可到头来发现学生对我们的讲课毫不感兴趣。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加深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56、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57、➤中小学作业承载的功能|“双减”下的学校教育系列文摘之四

58、叶可兴同学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教育的实践性、创造性和体验式学习的联系。她表示,陶行知认为“接知如接枝”,教学要以“做”为中心、重视实践,实践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既要动脑,更要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有创造。而实际“教学做合一”的体验式学习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同时亦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59、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

60、“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儿子不可。”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意思是说,行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行动,行动又是实践过程,如果抛开行动,那么一切思想创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61、(《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 赵伟 文)

62、 饶杰腾教授(1937——2016),著名语文教育专家,1937年生于广东潮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语文教育学研究室主任。主要论著有:《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初、高中语文课本文言词语表》《常用文言词典》《语文学科教育学》等。

63、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当做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64、在学习中掌握和探究的状态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它启发学生,伴随学习,又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

65、名师导学|悠悠师者路,爱如满天星——记管理系凌日平老师

66、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足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lDquo;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rDquo;。

67、  “做中教”和“做中学”,培养实践型人才

68、去年我撰《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时,即将教学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统之叙述。我现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组织起来作进一步之叙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竟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这是格外有意思的。

69、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

70、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71、  看到陶行知先生对教学如此简洁明了的描述,令人瞬间豁然开朗!

72、“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73、陆一定曾将陶行知为人民解放、为民族解放、为生活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称为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论十分明确,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目的论的明证。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老人与海好句赏析简短(精选3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