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牧童的古诗【摘抄文案100句】

2023-05-14 01:30:08

一、含有牧童的诗句有哪些

1、师:他们喜欢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从中看到了宽阔、茂盛的草地,听到了牧童的笛声。

2、牧童,就是给有钱人家放牛、放羊的儿童。这样的儿童,可不可以拥有一段快乐的童年呢?

3、师:他们组喜欢的也是这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4、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5、释义: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6、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7、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9、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10、通过体会诗歌中的牧童的意象,来想象画面,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渗透学习栖蟾的《牧童》古诗。

11、启:初步感受牧童形象

12、探析牧童这个意象,可以拓展一组关于牧童的古诗,总结牧童身上的特点,如身披蓑衣、手持短笛、与牛为伴等,总结牧童代表的是一种闲适生活,到此为止即可。如果学生能力强还可以区分一下牧童的类别,一个是现实化的牧童,是劳累的,被放牧束缚自由的;个是诗人理想中的牧童,是不羁的,无拘束的。后者的牧童才是一个意象化的符号。

13、(6)小结:牧童形象。

1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代吕洞宾《牧童词》

15、释义: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6、第四句更是非常精彩,“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以地为床以以地为床以天被、为帐篷。周围乃是一片苍茫大地,牧童和老牛在一起,就是他生活的全部,躺下来看到天空一轮明月。

17、总结:回顾诗中牧童形象,你发现了什么?牧童这一形象一出现,就代表了什么?(引导进一步上升为一种自由自在、充满乡土气息文化的象征)。信不信?再出示三首带有吟诵符号的组诗《题画》《村晚》《牧童》,吟诵古诗(读一读,果然如此)。

18、师:你说,你说,你来说。

19、原文: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20、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含有牧童的古诗

1、但诗歌的魅力,正在于给人以生存的希望,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2、“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行人是去扫墓,还是去踏青?如果是踏青的人,他们又为什么要断魂呢?“断魂”一词,在古代除了最常用的词义“哀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含义——“情深”“快乐”,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说梅花开放了,“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蝴蝶看到梅花绽放,不会感觉哀伤,而是快乐。对《清明》的解读,分歧就在这里了:路上行人的心情,有人说是哀伤,有人说是高兴。后一种解读,往往被我们忽视。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中的“落魄”一词,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潦倒失意”和“豪迈不羁”,杜牧的生活境况和《遣怀》一诗所反映的情感都偏向后一种释义。

3、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4、文本解读:永远的童年,永远的童趣

5、展开全部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释:横野:辽阔的原野。笛弄:吹笛弄:相合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卧月明:睡在月光下。

6、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7、(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8、师: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9、 牧童词 唐 储光羲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10、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11、(设计意图)在这个部分,我以音乐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把注意力回到课堂中来。这首曲子轻松欢快,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去回想以前所学的古诗《所见》,初步回想牧童的的形象,接着来引入接下来的学习。

12、师:是的,真是快乐、悠闲的生活。如此轻松自在,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13、好景不长,手榴弹这一传统项目被铅球所替代。似乎扔铅球和扔手榴弹时手肩部发力的部位并不一样,扔石子积攒的优势并不能惠及扔铅球。没有机会展现扔手榴弹,对我来说,标志着一个小时代的结束。

14、作者简介:王清铭,笔名应鸣。全国中高考语文热点作家,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县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在《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发表散文100多万字,诗歌五百多首,已出版个人散文集三部作品。即将出版三部新散文集和一部传记。作品入选《大学语文》等大中专教材、香港语文课本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等。五十多篇散文被编为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包括模拟题)。

15、一首能让人流泪的诗歌,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流泪的原因。

16、(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

17、想要获取更多面试信息吗?

18、师:在大文豪高尔基笔下,童年是一段疼痛的成长旅程,“铅一般沉重的丑事”揭示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百态;在罗大佑的歌曲中,童年成了一幕“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纯真印刻。那么,在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中,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呢?(板书:牧童)

19、师: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铺”字能不能换成“长”字,“弄”能不能换成“吹”字?

20、师:谁来读读《牧童》?在吕岩的《牧童》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三、牧童的诗句还有哪些

1、想与其他准备面试的小伙伴交流吗?

2、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黄庭坚

3、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4、师:恩,弄,笛弄晚风三四声,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还有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都传达出来了。

5、在研读感悟的基础上美读品味。

6、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

7、吟唱并背诵整首诗。

8、政绩才名分外荣,山林意趣无方觅。

9、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10、虎妈狼爸牛娃娃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

11、(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引入古诗《呈钟离云房》《闲题》《题凤翔府天庆观》,加深学生对诗人为何写牧童这个形象的理解,并在诵读中感受到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动荡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怀。

12、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13、师:是啊,生活清贫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鸡鸭成群,荷叶田田,一家老小各得其所,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醉的还有谁?

14、(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15、(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16、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17、一天,我把那头很牛的牛牵到一个池塘边上去放。牛的左边是池塘,右边是绿油油的稻田。这头牛很聪明,经常趁我不备时冷不丁偷吃一口禾苗,每当这时,我就把牵牛绳使劲拉扯一下以示惩戒。结果,把牛惹怒了,它用角把我顶翻进了池塘。幸运的是被救了起来,吐了很多泥水就醒过来了。于是,决定学习游泳。

18、拿起笛子,对着夕阳,高兴就多吹两下,不高兴,索性就不吹或瞎吹。

19、师:诗人是怎么知道这两个渔童的奇思妙想的呢?你从“怪生”一词中体会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表现和心情?

20、“喻绽”取自于创办者的座右铭:

四、关于牧童的诗句有哪些?

1、根据学生交流,引导体会诗句的对仗,感受音韵的简明以及数字运用的独具匠心。

2、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3、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4、好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这首《牧童》。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尤其是这首古诗当中的第一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天苍苍,野茫茫。这是一个宏大的场面。此后的这一句唐诗,是从听觉来描写所看到的意境世界。晚风当中牧笛声声,悠扬悦耳,带给人们以轻松闲适的感受。

7、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紧紧结合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通过想象画面来给古诗配图,一则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二则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9、入:抓关键词体会牧童形象

10、师:恩,他们喜欢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牧童的自由自在。(板书:自由自在)

11、牧童的生活你们喜欢吗?是啊,我们的诗人吕岩也喜欢,也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以故事形式出现诗人吕岩的资料:八仙过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活的环境,为何向往这样的生活!)

1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1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4、原文: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些大诗人,可能现在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他在唐代还是颇有名气的。关于他在《唐诗纪事》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

16、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古诗词教学不能止于意象的把握、情趣的领悟,还要发挥其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为文化传承奠基,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底子。在小学阶段,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把握诗词的意蕴,感受诗词的妙处,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热爱。

17、描写牧童吹笛充满乐趣的诗句有: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唐.杜荀鹤《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唐.韦庄《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烟草茫茫楚泽秋,牧童吹笛唤归牛。宋.陆游《秋思绝句》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宋.范成大《长沙王墓在阊门外》牧童不暇闲吹笛,苦为诗人滴砚泉。宋.邵清甫《牛水滴》

18、师:那个笛弄晚风,簑衣不脱便随意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的牧童;渔船上两个收篙停棹,张伞当帆的渔童;那个溪边悠闲地卧剥莲蓬的小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共同印象呢?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共同特点,你会选择哪个词?为什么?

19、师: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快来读读吧。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请坐师: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20、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谁来说一说对作者的了解?

五、有哪些关于牧童的诗句

1、出自:唐代·吕岩《牧童》

2、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3、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

4、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山中》李涉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东省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题自画小像。

7、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8、《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师:读得真好!我们全班一起读一遍,开始吧。

10、牧童樵子自来往,水拥断沟留残沙。

11、(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铺”字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2、积累词语的环节放在第一句诗后面,会不会优点生硬?打断了对诗的体会?

13、师:恩,第二组举手最快,你们来说。

14、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15、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美好时光,总是令人留恋,不能忘怀。本组教材通过一篇篇体裁、风格各异的课文,把我们带进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当一种美妙的亲切感和温馨从字里行间氤氲开来,萦绕心头时,孩子们一定会因此更加热爱和珍视正在拥有的童年时光。《古诗词三首》作为专题单元的第一课,应该能引领孩子们透过诗词构筑的意象,感受童年的诗意,享受诗意的童年,并在感知童趣,领悟情趣,品味诗趣的基础上,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所以,本课的文本解读,要以单元整体为观照,以课堂学习的有效、高效为目标,在“趣”字上做足功夫。

16、唐诗中的那个牧童,还能放牧自己的命运,现代版的牧童却被命运放牧着,他们离开乡村进城去了,只有杏花还在寂寞地飘零着……

17、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就是一首以牧童为主题的古诗。在这首古诗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其中田园牧歌般的精神世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古诗的作者乃是八仙之一。

18、这个儿童的身份是牧童。

19、线上视频作业,老师线上批改指导,让你在考试前了解到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好找到提分的关键点。

2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楼阁的诗句【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