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被移出孔庙(精选75句)

2023-07-09 10:13:38

荀子被移出孔庙

1、好惡有節,以懷德型:《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說文》:“懷,思念也。”此指人注意力所集中的地方,有關注之意。刑:張有《復古編》曰:“從刀井,法也。”字形與漢石經一致。今本皆作“刑”,有法典、禮法之義。實際上,此“刑”與“型”相通,有法式、典範、榜樣的意義。如《大盂鼎銘》中“今我唯即型憲于文王正德”,《詩·周頌·我將》中“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詩·大雅·思齊》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禦于家邦”,皆有此意。祭文此處意為心有典範、法則。

2、明德新民:出自《禮記·大學》,原作:“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此即儒家的“三綱領”。

3、谟(mó):记述君臣议论国事,如《皋(gāo)陶(yáo)谟》《大禹谟》。(荀子被移出孔庙)。

4、杨海文说,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荀子,对“移风易俗”都非常关注。具体如何去实施?各家又有自己的论述。

5、△张述元,山东梁山人,1956年11月出生,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d,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二级大法官。历任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高级人民法院d组书记、代院长、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现任第六巡回法庭分d组书记、庭长。

6、荀子认为:一个人眼睛贪图美色,耳朵喜欢好听的音乐,舌头爱好美味。想吃、想玩、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人才有七情六欲。这些天赋自然的本能并不是不好,可是如果依人天性顺其发展,必然会引起争夺暴虐,这个世界便成为自私恐怖的世界了。

7、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保持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

8、至圣林,撼动人心的东西太多太多。再回首注目——茂林、古木、碑碣、石仪……还有那苍桧柏下隐匿的所有故事,种种的人性光辉,逾越千年,万古长春。(荀子被移出孔庙)。

9、庶政惟和,四方咸寧:出自《尚書·周官》,原作:“庶政惟和,萬國咸寧。”此處意為實施各種政令都應以和諧為本,這樣四方萬國才可皆平安無事。

10、在唐宋以前,曾子和子思子的地位都不高,其著作《曾子》、《子思子》都已经逸失。(虽然很早就有说法说曾子编写了《大学》,子思编写了《中庸》,但尚有争议)。但到了唐宋,尤其宋代宋学发展起来后,孟子的地位大增,成了孔子之后的“亚圣”,而而曾子和子思子也因此地位大升,二人及孟子都被列为孔庙“四配”(另一位是颜回)。

11、荀子还认为,“虽不能,无害可以为”,虽然说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也不要紧,并不妨碍每个人内心都想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样的说法,这样的理念,与孔子、孟子是一致的。

12、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5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3、趨時以變,變而遂通,通則恒久,如崗如陵:《周易·系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詩經·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14、向着北面而行,在那边埋葬着中国读书人的鼻祖,中国文化史上迄今最伟大的一个人物。西斜的太阳把柔和的光芒投射在古老、巍峨的石牌坊上——“万古长春”。一般的陵园,常常写作“万古长青”,只一个字的不同,就见出了不一样的意境。

15、美国汉学大家狄百瑞执《论语》教席多年,他要我辈抓住孔子、原始儒学的中心即“内仁外礼”不放手,并正确地指出:

16、可见,荀子思想之中,有着法家的土壤,尤其在乱世之中,想要治国强国,荀子崇尚的“礼法治国”思想难以得到帝王欢迎,反而顺着荀子思想基础延伸出的“依法治国”更能实现帝王梦想。

17、嗟我夫子,既聖且明,述而識文,作而知情:出自《禮記·樂記》,原作:“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意為通曉禮樂功能的人才能製作禮樂,熟悉禮樂表現形式的人才能傳授禮樂。製作者,稱聖;傳授者,稱明。而孔子,就是這種述作禮樂、既聖且明的人。

18、但一种流行的附会说法却以为杏坛就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故现在的曲阜孔庙实有杏坛。由此可见,“杏坛”实际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19、《盐铁论·论儒》,记载了这段历史。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公元前286年,秦昭王推行丞相范雎的远交齐国、近攻三晋的战策,秦昭王自称“西帝”,并游说齐湣王称“东帝”。荀子因之前到过秦国,深知秦国的強大,齐国这时狂妄称帝,燕赵韩魏楚一定不服,齐国必然遭受祸国殃民之灾。他劝告齐湣王莫称“东帝”,齐湣王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不听荀子劝告,荀子一怒之下离齐去楚。

20、嗚呼,夫子!魂兮不昧,克鑒斯誠!伏惟尚饗!

21、沿着道路向上走,走出五十余米,来到了这条路的顶端,因为再往前走是下坡之路,而左右两边的小巷也是下坡的感觉,我判断这里原本是一座小山,而今山上盖满了房屋,已完全看不出山的模样。镇江市京口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编的《京口区志》中所载印证了我的判断:

22、文章选自《大众日报》2020年11月24日,第8版《文化》。

23、如果说孟子侧重从“内圣”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的话,那么,荀子则重点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作为政治哲学方面有重要影响的“荀卿”,是儒法结合的理论前驱,是儒家经世致用学理的重要贡献者。

24、据悉,李光耀对邓讲过:“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人和广东人的后裔,祖先都不识字,很贫穷,而达官显宦、文人学士则全留守中原,因此没有什么事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的,或没法子做得更好的。”他又补充道:“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

25、曾经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作《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蔡上翔,在书中就总结过自唐以来的批荀倾向:“自唐陆鲁望作《大儒评》,以李斯焚书坑儒大为荀卿罪,苏子瞻继之,及以性恶相攻者,抑又甚焉。”他还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此次荀子成功入祀孔庙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在他看来:“元丰七年,再逾年为元祐改元,故曰危。”即从历史节点上来看,在神宗朝、哲宗朝交接之际,改革派与反对派间的势力正在悄然发生翻转,政治形势、大政举措也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动,而世易时移,错过这个机缘,可能荀子入祀就不会如此顺利。

26、回来后查资料,方得知《镇江文物》中的所载乃是本自乾隆版《镇江府志》,相比较而言,光绪版的《丹徒县志》对府学情况记载得更为详细。关于府学的沿革,本文中简述说:“荀子曰:君师者,治之本也。汉始为庙,以祀孔子,历魏晋隋唐而祀遍天下。宋仁宗命郡邑皆得立学以祀孔子,而其事遂迄于今。丹徒学自咸丰三年粤寇据城毁于火,同治十一年府学告成,阅二年而修葺县学,殿庑祀位及各祠祀行见以次告成。旧有书院、义学、社学,亦古者,联以师儒之遗,又有试院以作士气,邑之人庶几喁喁向学知所本乎。”

27、他们从不曾真正面对那个孔庙以外“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先贤的庞然背影。

28、译文:《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称作三易。《尚书》包括六种文体:典、谟、训、诰、誓、命。

29、六经中《礼》派生出《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将近五万字,包括6部分内容: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对应6个部门6个官职,后来演化为六部。

30、△冯兆举 ,山东莒南县人,解放军中将军衔。历任第65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31、这段时间,荀子也不是没有受过推崇。孔庙、文庙除了祭祀孔子外,还有从祀制度,附祭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北宋时的1084年,荀子其实已经进了孔庙的,但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1531年,荀子又被赶出了孔庙。

32、杏坛在宋以前,本为殿庙旧址。宋天禧间,四十五代孙道监修祖庙,移殿于北。不欲毁其古迹,因庄子有“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语,乃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33、 这样的人物,功劳不可不高,但他的下场却极为凄惨。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起义,李斯的大儿子李由扼守三川郡,赵高诬陷李由与叛d勾结,将李斯与小儿子腰斩于市,实情却是李由在与刘邦作战时英勇牺牲。

34、其后不久,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非正统或非嫡系的贬斥便开始变本加厉起来。两宋时期,孟子的道统地位被认可,孔孟并称,荀子就自然而然被排斥在外了。荀子的“性恶论”因与孟子的“性善论”构成最为直接的冲突,是最先被对准的攻击点。除了前文提到的学理上的批评外,南宋末年以后又出现许多整肃性的意见,即指责荀子是一个有瑕疵的入祀者。马端临、熊禾是较早的整肃者,认为:“荀况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大本已失,更学何事?”明初宋濂《孔子庙堂议》、王祎《孔子庙庭从祀议》,皆是大张此说。胡居仁也说荀卿“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是源头已错,末流无一是处。”他们的意思是荀子没有资格待在孔庙,否则极易误人子弟。

35、三《论语》其他章句中的“学”“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主要是指“做人”,这在《论语》别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为学的真谛就是做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先学好做人,再学习书本知识,做人的教育远远高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当齐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时,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不迁怒”,“不贰过”是做人的修养,孔子以此说颜回好学,可见孔子的为学主要是指“做人”。

36、△王洪尧,山东济宁人,解放军上将。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7、在秦国见到了秦昭王和宰相范雎,荀子希望秦国能重用儒生,实行王道,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秦昭王很赏识荀子,却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荀子见在秦国没有什么结果,无奈之下离开秦国到了楚国。在楚国,荀子很受春申君黄歇的赏识,被封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但不久又遭到一些人的谗言和攻击,不得已又离开楚国到赵国。

38、公冶长没听明白,就大喊:“是我干的,我干的。”

39、在历史上,《论语》一书对铸造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所起的作用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是中国人心魂之所在。今天,如果我们直接打开《论语》和孔子对话,我们会看到一个和我们一样在红尘中奔波劳累的人,所不同的是,他总在不断地怀疑,不断地确证,不断地宣讲他的为人为学之道。一部《论语》,按李泽厚先生的话说规定了中国人立足于此岸的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哲学观。

40、孔庙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木、文物、遗迹于一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使其保持原貌。199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批准,孔庙、孔府、孔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1、诰(ɡào):施政文告,如《汤诰》《大诰》。

42、春秋錯行,日月代明政猶蒲盧,待化以成知民之欲,察民之情庶政惟和,四方咸寧日月西移,江河東流,人道惟中,與時偕行趨時以變,變而遂通,通則恒久,如崗如陵

43、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

44、公冶长一听,扔下书本就向西山跑去。刚到山下,就看到许多人在山上乱喊乱叫。听到一个人大喊:“这是谁干的?”

45、另一个原因就是前文已提及的荀子作为老师受其弟子李斯牵连。在宋代,将“焚书坑儒”之祸直接嫁接于荀子身上的说法应该很流行,朱熹还曾专门就这个说法作过解释,他说:“如世人说坑焚之祸起于荀卿,荀卿著书立说,何尝教人焚书坑儒?只是观它无所顾藉,敢为异论,则其末流便有坑焚之理。”朱子的这番说解将荀卿和弟子末流进行了区分,还算明白公允。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将“焚书坑儒”的根源直接追溯到荀子这里。元代郝经就称:“破坏道术自况始。其徒李斯见其师以恶为性,以真儒为非,顾天下典籍,凡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皆矫揉之伪,当世儒者不足以为治,而适足以乱天下,乃敢倡为焚书坑儒之举。故秦灭学之祸,皆荀卿之高才喜异,反中庸而无忌惮者启之也。”

46、司马彪注云:“缁帏,黑林也。杏坛,泽中高处也。”

47、只是就传经一事来说,荀子的功劳更大一些。《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齐襄王时“最为老师”;后来到兰陵,还收韩非、李斯为弟子,授学广泛。汉代儒学的传授渊源,大都可以追溯到荀子这里。清代学者汪中曾作《荀卿子通论》一文,专门对荀子的传经问题进行过梳理,认为毛诗、鲁诗、韩诗、《左传》、《谷梁传》、二戴《礼》甚至《易》,都是荀子传授下来的,或者与荀子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汪中又根据《荀子》一书的称引情况推断,荀子之学应该来自子夏、仲弓。因此,汪中最终给出这样的结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48、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人性中不存在道德的成分,任由人性的发展则必将带来暴力和混乱,所以要靠后天习得进行规范也就是”伪“。

49、杨海文认为,上述《荀子·乐论》篇里的话,在《礼记·乐记》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载,只是偶尔有一些字不一样。所以,谈到荀子“人性论”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跟《礼记·乐记》应该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对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古今众多学者作过深入研究,成果浩繁。在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把“仁”和“礼”很好地结合起来,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可以说,礼学是荀子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孔孟思想扬弃之后的重大创新。

50、译文:温和柔顺、忠厚朴实而不愚蠢,那就是把《诗》学透了;通晓远古之事而不狂妄欺骗,那就是把《书》学透了;心胸宽广而不奢靡,那就是把《乐》学透了;如果安静沉稳、洞察细微而不贼头贼脑,那就是把《易》学透了;端庄恭敬而不烦琐,那就是把《礼》学透了;善于辞令和叙述,而不犯上作乱,那就是把《春秋》学透了。

51、更进一步上,荀子将当时的儒者分为了三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最理想的人才就是大儒。大儒的特点在于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52、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在曲阜和全国各地设置孔庙,使孔子享有无上的荣光。但帝国中央并没有像汉代那样给儒家以独尊的地位。起码在唐代前期,维持了儒、道、释三家鼎立、三水并流的局面。对此,从盛唐三大诗人李白被称“诗仙”,王维被称“诗佛”,杜甫被称“诗圣”、“诗史”的情况即可管中窥豹。也许是因为唐代国力超强,统治基础稳固,皇帝的自信心和肚量也随之浩大,不仅不摆什么架子,还不时玩一些亲民的小花样,比如玄宗节假日着休闲服与民同乐,百姓直呼他三郎。朝堂上,皇上和群臣坐在一起共商国是不稀奇。白居易写《长恨歌》也安然无恙。

53、那么,荀子为什么会被赶出孔庙呢?在理学家看来,荀子主要有三件事情做得不对。一是孟子讲“性善”,荀子为什么非要讲“性恶”?二是荀子教出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三是荀子写了“非十二子”,批评了12位学者,批评其他人还好说,为什么要把子思、孟子也一起批评了呢?

54、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本不是小人,但距离理学家之所谓“君子”的标准实在遥不可及,为稻粱谋,他们炼就了随风转舵的、分裂的“主奴二重人格”,即在社会等级低于他们的人面前当主子,再到高于他们的人那里做奴才。比如赵太爷,比如鲁四老爷……层出不穷。

55、今孔庙杏坛有《杏坛赞碑》,正面为清乾隆帝手书之《杏坛》诗:“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56、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帝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即以整牛、整羊、整猪祭祀孔子,成为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至汉武帝时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在创立了“神学目的论”以后,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经过“思、孟学派”及荀子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冠以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使孔子原始思想大为改观,以后逐渐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7、清朱彝尊《谒孔林赋》有“杏坛花繁,庭桧甲坼”之语,《曲阜远眺同刘中丞》诗有“夕阳新雨过,春杏旧坛开”之句。

58、孔庙的主要用途是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这也是孔子后裔的主要职责。孔庙祭祀分为释奠仪、月朔释菜仪、月望、行香仪、岁时常祭仪、告祭仪、祭中兴祖仪、皇帝亲祭大典、御遣官祭告仪等种类。  

59、  在世人眼中,荀子的思想相对于孔子的思想而言,可能要更实用一些,孔子的思想比较理想化,但二者各有所长,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乃至影响至今。

60、譎而非正:詭詐而不正派。《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61、“习”现在常用意义是“复习”、“练习”。习字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下面是一个日字,在六书里属于会意字,本意指“鸟多次拍着翅膀学飞翔”,强调的是“多次”、“反复”。《礼记 月令》就有“六月,鹰乃习之。”就是说六月时节,雏鹰开始练习飞翔了,小鹰不断拍打翅膀,反复练习。

62、“杏坛”一名,在先秦文献中仅见于《庄子·渔父》篇:

63、曾几何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正气哪里去了?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们的人格扭曲变形?

64、为了维护“性善论”,《孟子》以的白描手法记载了一场高端辩论赛: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性好比流水,根本不分善恶,引向哪边是哪边。孟子当然不同意,他说:流水确实不分东西,但是难道不分上下吗?人性都是善的,就像水永远都往下流一样。如果科学技术不那么发达,孟子的这一论证几乎无法攻破。可是,当人类乘着卫星上天绕了一圈,结果就不一样了:水向下流在地球上没错,水到太空变身“悟空”——空中飘零时是固体,接近恒星时变气体,想喝水时像果冻,你不挤它不动。

65、译文:我们的周公写了《周礼》,记载着六官制度和国家组织构架。戴德和戴圣整理和注释了《礼记》,叙述圣贤的话,详细记载了礼乐制度。《诗经》包括风、小雅、大雅、颂,称作《四诗》,应当讽诵吟咏。

66、元丰年间的这次入祀活动,除了孟子外,其他三人都颇具争议。当时荀、扬、韩入祀,礼官引荐的理由是三人“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而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韩愈入祀主要是源于宋初的“尊韩”之风,荀况、扬雄入祀则是因于韩愈激赏之故。后来,顾炎武就对此三人入祀表示明确的不满,称:“此三人之书虽有合于圣人,而无传注之功,不当祀也。祀之者为王安石配享、王雱从祀地也。”顾氏认为三人入祀并非因为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学术贡献,而是在提前为王安石入祀铺路,因为紧接着在徽宗崇宁三年(1104),王安石便配享孔庙,位在孟子之后。这是把礼制背后的政治背景考虑进来了。顾氏因为尊汉儒,所以看重传注之功。桐城方观承得见顾氏此论,却并不完全苟同,称:“《日知录》之论虽亦有见,然荀况、扬雄之于韩子,可若是班乎?且但知贵诂经之力,而不知尊任道之功,所见肤矣!”方氏更重视传道之功,认为韩愈入祀是理所应当,而荀子、扬雄入祀则有些差强人意。可见在对此一问题的看法上,不乏学术纷争色彩。

67、但荀子教出的三个知名弟子——李斯、韩非子、张苍,李斯和韩非子自不必说,而张苍(助刘邦夺天下,后为西汉丞相)也不能算正宗儒家传人,换言之荀子门下最出名的三个弟子,全部都不算儒家传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为何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却教出了一群“反骨仔”?而且,还是儒家生死大敌法家!

68、回来后查资料,得知古泮泉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刘玉国、刘昆、徐铁城所著《镇江文物》一书中称:“古泮泉原在镇江府学内,北宋元祜年间润州郡守林希凿井挖土时.发现‘泮泉’石刻,府学教官杨迈便于泮泉处建亭保护,用‘泮泉’石刻为亭额。元代元贞年间教授徐硕改书为‘育德’匾额。明代景泰年间,镇江府学迁至对面定波门西(今解放军359医院一带),古泮泉遂流于民间,供市民作生活用水。至万历26年(1598年),丹徒知县庞时雍重修缮古泉.书题‘古泮泉’三字,并撰写建井碑记,勒石泉边,至今犹存。但建井碑记已识读不清。”

69、陰陽相輔,人最秀靈:出自《孔子家語·禮運》,原作:“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亦見《禮記·禮運》,略同。

70、  孔子认为,礼在本质上是代表一种仁义的存在,礼中包含仁义之意。而礼与法律的关系却不是很密切,并不像荀子主张的那样,礼需要法律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因此,孔子主张,礼与仁义的关系更为密切,要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观念,就需要人的仁义。

71、译文:经书既然已经学明白了,那么就读子书,摘取重要的,记住事情的原委。五子指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庄子。

72、因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宣传口号,他强调,大家只需充分运用本人的能动性,积极地去了解和把握自然法则,就能够更新改造并很好地运用大自然。荀子的这类“事在人为”的辉煌出题在中国哲学史上毫无疑问具备里程碑式的改革实际意义。荀子归属于儒家学说,对儒家文化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在哲学思想上提出了“事在人为”的出题,要“制天命而用之”。他持“性恶论”,注重后天性学习培训和忠恕之道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方面认为礼教并举,王霸并且用。荀子的抒情诗以批评渐长,论述严实,笔风质朴。

73、政猶蒲盧,待化以成:出自《孔子家語·哀公問政》,原作:“夫政者,猶蒲盧也,待化以成。”蒲盧,蜾蠃,即土蜂。相傳其取螟蛉而收養,以為“義子”。此處比喻統治者施政,應視民如子,並對其加以教化。

74、“儒家的论述中,有许多预设的条件。由此看来,孔子不但强调道德的行为应该是出于自愿的行为,而且是基于人们自然的情感。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恕道是相对性的原则的意思。因此人很自然地想要回报的心,即是儒家仁的观念之基础。从以上的《论语》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来。所以,人在家庭生活中所产生的自然情感之流露,即成为伦理的基础。换句话说,家庭内的亲情的关系,比个人在国家里应负的责任重要。如果家族里的族人彼此都不能信任的话,国家根本不能存在,社会的互信也不可能存在。初期儒家主张亲情的重要性高于个人对国家之责任。后来孟子进一步阐释,认为人的良知是人的本性,而且主张,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父子之间的亲情,而不是基于子女对父母孝顺的责任。孟子亦认为父子之间的亲情,应该用义理去涵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荀子修身名句(精选2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