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精选41句)
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
1、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也愈多。
2、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3、36)现在是什么东西都要用钱买,自然也都可以卖钱。但连"没有东西"也可以卖钱,却未免有些出乎意表。("......""囗囗囗囗"论补)
4、朗读者:陈波、王荣辉、陈剑桥、柴晓峰、于津洲、第33次科考长城站越冬考察队
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一九二六年
8、8)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
9、15)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10、"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11、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2、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若只是多心,何苦虚张成情。若只是微凉,何必虚夸成殇。 若只是微苦,何必虚说成殇。若只是多情,何苦句句是恋。若只是心痛,何必说成心碎。若只是神伤,何必虚说成怨。
13、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
14、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15、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
16、数:是由现象界中形而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
17、29)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18、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19、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0、19)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似人非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2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2、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23、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
2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25、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区分出三者的区别:言情小说或许能够给人一时的愉悦,看过以后却什么都不会留在记忆里;参考书对升学固然有用,然而高考后也会迅速地被忘诸脑后;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则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些书籍的时效,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做出选择。
26、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27、 《朗读者》1-10期完整书单,这些书,你的孩子读过吗?
28、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2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0、这次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一些西方不良新闻媒体不断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挖坑”,但都被谭德塞強势回应驳斥。其中就有一句套娃句:你否认是中方要求你否认是中方要求多次赞扬中国是不是中方要求是不是中方要求?
31、39)我曾经从生理学来证明过中国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为了排泄或坐坐而生的罢,就不必这么大,脚底要小得远,不是足够支持全身了么?我们现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着这么多。那么,可见是专供打打之用的了。有时告诉人们,大抵以为是"幽默"。但假如有被打了的人,或自己遭了打,我想,恐怕那感应就不能这样了罢。没有法子,在大家都不适意的时候,恐怕终于是"中国没有幽默"的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32、人不能将别人都作坏人看,能帮的也还是帮,不过最好是量力,不要拼命就是了。
33、在选择了正确的书后,阅读方法就成为了素养的又一标志。再好的书如果只是利用挤公交的时间哗啦啦翻过去,那么从这本书中汲取的养分必然将会微少得近乎无。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6、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37、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38、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39、选自图书:《文化苦旅》、《在敦煌季羡林散文新编》
40、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