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经典语录大全(精选79句)
鲁迅经典语录大全
1、运用示范:当年,面对麻木的国民,鲁迅先生虽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依然以满腔热忱,发出呐喊。时至今日,他的声音依然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民。
2、0 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3、 保持友谊的最好办法就是任何事情也不假手于他,同时也不借钱给他。
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鲁迅经典语录大全)。
5、不过鲁迅说此话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着敌人的入侵。
6、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7、本文刊于《语文漫谈》,作者孙婧妍,图片来源于网络,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8、这是一件奇怪的事: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中,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目、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
9、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10、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鲁迅《呐喊》
11、3)我们"皇汉"人实在有些怪脾气的:外国人论及我们缺点的不欲闻,说好处的就相信,讲科学者不大提,有几个说神见鬼的便绍介。("皇汉医学")
12、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务必能够到达他所向的目标。
13、0 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14、许多家长就会犯这样的错误,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都可以纵容,没有正确的教育孩子改正错误,所以长大后很容易让孩子犯更大的错误。
1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记念刘和珍君》
1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7、30)不过做文章的是南人多,北方却受了影响。北京的报纸上,油嘴滑舌,吞吞吐吐,顾影自怜的文字不是比六七年前多了吗?这倘和北方固有的"贫嘴"一结婚,产生出来的一定是一种不祥的新劣种!(南人和北人)
18、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娜拉走后怎样》
19、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20、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21、语言,是为了表达,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22、0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3、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4、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
25、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鲁迅
26、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27、00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28、诚然,我有个很不错的语文分数,然而这确实是有很大运气成分在里面的。我的语基很薄弱,高中时我是班里有名的白字先生。如果换一套题,我可能会连着错前三道选择,就像我在之前的考试中有过的那样。
29、“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机会,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愿、不敢去想。
30、14)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以测将来,洞若观火!(《守常全集》题记)
31、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3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33、0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34、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5、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36、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37、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38、5)于是乎就不免发生阿Q可要做革命d的问题了。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d出现。(《阿Q正传》的成因)
39、她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到阅读给她的学习、生活甚至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助力,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重要性。她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无论从何种角度,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它的作用怎么形容都不夸张,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40、31)造化赋给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洋服的没落)
41、0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2、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人的。
43、“我所佩服的只有这一点,就是这种东西居然也有发表的勇气。”
44、假如我出而为人们驱除这憎恶,打伤或伤害了它,它便立刻变为可怜,那憎恶倒移在我身上了。
45、比方说,同样引用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而有的人直接引用他的作品《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由是开始了苏鲁支的堕落,亦开始了尼采在这世间无止境的追求。他像苏鲁支一样为世界奉献着他的热爱与智慧,也像苏鲁支一样不断经受着世俗的冷笑与中伤。尼采,这个‘疯子’、这个智者,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追寻。”
46、不必等待炬火,若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4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8、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 鲁迅
4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0、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大家在注意什么呢?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51、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52、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5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4、0 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55、当然,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特定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那类试卷之外,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着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了。
56、0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57、勇者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58、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59、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60、我高考语文考了148分的消息传开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学弟学妹、亲戚朋友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61、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下心去读书,也是大大的好事情。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6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选自《故乡》
63、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 鲁迅
64、0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65、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鲁迅《呐喊》
66、为什么说读书能够培养语感呢?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最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67、0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68、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
69、31)造化赋给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洋服的没落)
70、0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71、强者怯懦,挥刀向更强者,弱者怯懦,却挥刀向更弱者。
72、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73、39)我曾经从生理学来证明过中国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为了排泄或坐坐而生的罢,就不必这么大,脚底要小得远,不是足够支持全身了么?我们现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着这么多。那么,可见是专供打打之用的了。有时告诉人们,大抵以为是"幽默"。但假如有被打了的人,或自己遭了打,我想,恐怕那感应就不能这样了罢。没有法子,在大家都不适意的时候,恐怕终于是"中国没有幽默"的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74、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75、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是“是”,那么,他已经忘记了语言这种东西产生的初衷。
76、15)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77、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 鲁迅
7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