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精选48句)

2023-04-22 10:51:58

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

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④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到宠幸就惊喜,失去宠幸就惊慌;受到羞辱就惊恐,没了羞辱就惊喜。若,好像。之,代词,分别代指宠幸和羞辱。

3、得道的圣人,就是自我道德修养境界高的人,就像天之道一样,是利益万物而不会加害万物。把道德修养境界化为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老子这样告诉孔子:

5、如果一切都回到这样自然的状态,那我们社会就没有斗争,自然而然,稳定而恒定,不需要知道天地,更不需要圣人。所以表面上的不仁,是真正的大仁。

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

7、“就让我成为你的眼睛吧。”——《狐妖小红娘》《狐妖小红娘》第二大篇讲的是“王权富贵”和“清瞳”的故事,很多人都只记得“万箭穿心终不悔”那一幕。但是“清瞳”对于“王权富贵”的爱在这句“就让我成为你的眼睛吧”,默默付出的爱让人瞬间泪目。

8、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9、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10、做业务谈生意,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一切都要讲清楚,在自己正当利益上要保留别人的意见,并要形成有效合同。这才是真正的做业务水平,也不会造成有争有害。

11、做人要厚道踏实,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一个人有权有钱没有内在也不过是个“暴发户”。

12、也就是说,孔子主张积极有为,主张加法的生活,主张奉献的生活,主张道德的生活。而老子主张无为的生活,主张减法的生活。老子认为,社会变坏了,受到人为的干涉了,才会有所谓的仁义道德。这就是人为干涉社会的结果。

13、译文为: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逐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14、不要妄想自己不该有的念头,不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事物和财富。能做到这四点,人生基本不出错,不出错是成功的第一步。

15、《七龙珠》很很多人的童年经典,动漫中的“贝吉塔”是个高傲、自尊心极强的“赛亚人王子”,很多人都批他冷漠、不重感情。但是其实“贝吉塔”对于亲情是“埋在心底,不轻易表现出来”的表现。

16、“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描绘和分析“宠辱若惊”的表现。

17、释义:即使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为人处事的话,也很难守住。中国讲“富不过三代”,一方面容易“富贵而娇”,骄奢淫逸容易给自己和家族埋下祸根,另一方面有钱而不懂低调,容易引外人垂涎。还有就是人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天道不可违。懂得这些才能长长久久守住自己取得的成就和基业。

1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扫码可读南怀瑾著作《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

20、但恰恰是有无形状、无色彩的作为背景,我们才得以看到有形状、有色彩的。

21、“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分析“贵大患若身”产生的原因。

22、这几句话要人不可固执自己主观的成见,执著了自己的主观成见。成功固然很难,人不自以为是,才能开彰大业。有了功劳的人爱表功,差不多是人们的常态。真正有修养的人要不自伐,有功等于无功。傲慢的人不能成功,所以要不自矜才能成长。

23、  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较完美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亢龙有悔,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2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25、译文为: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26、做人无非两个过程,知道别人,了解自己,前者能让你取长补短,而做到后者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27、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2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30、水,是不争的,遇阻就绕行,却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调的,专往低处走,却成就了“海纳百川”的奇观;水,是坚强的,可以仍受高温化为蒸气,可以忍受寒冷结为坚冰。水,几乎无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

31、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怎么读《道德经》?首先要明确主旨,主旨又是由内容决定的。关于《道德经》一书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大家看到屏幕上面就是一种说法,这是否一种很完美的说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遍一点必要都没有,那么我认为《道德经》它的内容是什么?很简单,在这里完全可以用顾名思义的方法来去解读它。道德经 道德经,《道德经》就是一部论述道和德的经典著作,就这么简单。

32、受宠幸像得到惊喜,受羞辱像受到惊吓,把大的忧虑看得像身家性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宠辱若惊”?把受宠幸看作上等好事,把受羞辱看作下等坏事,得到宠幸就惊喜,失去宠幸就惊慌,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有大的担忧的原因是我有自身的利益要求,如果我没有自身利益要求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所以看重把自身交给天下,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乐意把自身交给天下,才能把天下交付给他。

33、“我到底要用怎么样的速度生活才能与你再次相遇。”——《秒速五厘米》《秒速五厘米》是有着“异地恋狂魔”之称的“新海诚”的代表作,很多人看完这部“催泪巨作”之后都表示要“炸掉”火车,“新海诚”的作品一直都是悲剧结局,让人泪目又让人无可奈何。

34、《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35、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3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7、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短长,而且水总是停留在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这种品德,最接近于“道”。

38、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39、显相的,是显化的,是运动的,是变化的,是有生有灭的。

4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八十一章》

41、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42、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偏不倚地运行着,没有一点私心。自盘古开天,一片混沌,天地分开孕育万物。日升日落有规律、打雷下雨有规律、生长凋零有规律、物种更替有规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

43、《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也曾讨论名利财货与“身”的关系,提出三个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随后间接给出一个结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似乎是本章内容的一个补充。

44、整篇《道德经》都是在讲怎么闻道、怎么修道、怎么得道。

45、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不给别人他本不应得的好处,因为“斗米恩、升米仇”,弄不好容易让对方滋生贪念恩将仇报;

46、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态,反对进步论。面对他所处复杂的春秋时代,他主张回去,回到小国寡民,回到半原始状态。因为天地虽然不仁,万物自生自灭,但也自由自在。圣人虽然不仁,不爱护老百姓,但老百姓也就不用为圣人负责,不被管理,自得其乐。

47、无,无限大,无限远,无限反,无限小,无不在,无不有,无为无不为。无什么为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七夕节经典语录简短(精选85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