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精选87句)
论语中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1、第二首推荐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译: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5、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8、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9、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10、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1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论语中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12、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3、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1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15、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16、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17、《墨萱图其二》——元代王冕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18、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9、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2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1、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道,一则以惧。——《论语》
23、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2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2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28、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
29、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3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32、”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33、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4、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35、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6、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39、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有哪些《劝报亲恩篇》——清代佚名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40、◎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4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43、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4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5、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46、◎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47、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48、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4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50、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不能靠别人,不能偷懒。养育孩子,孝顺父母,维护夫妻关系,认真工作,什么都不能偷懒。
51、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52、大气是让人感觉敬重而不是敬畏,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
53、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56、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5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58、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59、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60、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61、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62、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6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6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65、(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6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67、母爱是最伟大的,百善孝为先。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所以子女的孝也是应该永远的。我们学佛人一定要懂得孝顺,佛门里常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68、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69、释义: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7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71、(原文) 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2、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73、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7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5、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76、如果说父母是入世的菩萨,那么佛菩萨则是出世的父母。我们既要真诚的孝顺父母,也要真诚的礼敬佛菩萨。这样,无论我们是入世还是出世,才能都有出处和归处。
7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8、八岩名茶QQ: 282959888好茶、好人生!
79、点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在世时的教诲,父亲所坚持的原则,所定下的规矩,还能牢记于心,不轻易改变,这就算已经尽到孝道了。
80、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1、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82、 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83、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84、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
85、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86、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讲究忠孝治国,所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把孝作为一个好人的第一条件,实在是太深刻不过了。不孝之人,不可与交,也成了我们看人与交友的信条。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那些关于孝道的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