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事例古今中外(精选87句)
谦虚的事例古今中外
1、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作文)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之“家训”作文解析、范文赏析
3、清代名医叶天士少时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4、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5、按道理来说,老蒋发动军事政变,事后应该被处理,这本来是个祸事,却不想因祸得福。这个事情后,苏联顾问鲍罗廷觉得老蒋对军队很有控制力,又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决策,开始看好老蒋。更重要的是当时国民d右派认为没必要跟苏联搞在一起,坚持要把苏联顾问从革命政府中剔除出去,汪精卫又搞不定右派,鲍罗廷就逐渐对汪精卫失去了兴趣。经过这个事情,鲍罗廷转向了老蒋,而且此前一年,老蒋还把儿子蒋经国送到苏联留学,鲍罗廷便认为老蒋是可以团结的。或许你会觉得奇怪,苏联为什么会看上老蒋的呢?其实放在当时也不奇怪,当时的老蒋是以响当当的左派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还赶时髦地读了很多马列著作,怎么看都是个共产主义者。(谦虚的事例古今中外)。
6、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7、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8、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9、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10、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11、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12、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13、关于谦虚而成功的名人事例素材篇5:柳公权虚心拜师
14、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15、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16、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
17、本文紧扣三则材料展开分析,解读家训的深刻内容,鼓舞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扣题很紧;同时,分论点及分析句均简洁明了,前后照应,逻辑顺畅;主体段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较有力度。
18、因吃亏得福报的人很多,在三国这个天下大乱,世风日下、视民如草芥的年代,许多人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阴谋阳谋,尔虞我诈,攻讨伐征夺,无所不用其极,刘备却剑走偏锋,以宽厚仁德、爱民如子的清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那个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这段时间以来,我只不过是借用,现在是来把剑还给徐。”
20、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
21、《听妈妈讲名人》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是《启蒙丛书》之为孩子们精心选编了近百年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扩大儿童的视野,并在他们心中播下勤奋、刻苦、勇敢、坚毅的幼芽,在孩子们与伟人之间架起桥梁。
22、分析:"博迪眨眼写作"的事迹让我们想到史蒂芬·霍金,身体上的极度残缺却丝毫不能阻止他们在文学及科学研究上的昂首阔步。
23、分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24、刘邦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谦虚。刘邦的这种谦虚的品德,不但赢得了郦食其的尊重,而且赢得了许多人的佩服,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大批的人才,如张良、萧何、韩信等等。正是这些人的邦助下,刘邦才得以成就了帝业。
25、 一个叫常书民的人,求郑板桥为他的花园写副对联。郑板桥写道:“怜莺舌嫩由他骂,爱柳腰柔任尔狂。”常书民非常喜欢这副对联,遂将自己喜爱的一个童仆送给郑板桥做“报酬”,这童仆一直在郑板桥身边服侍多年。
26、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27、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
28、据该书策划人“蒙正童书馆”创始人肖祥剑介绍,这套书原为民国年间一套极为畅销的儿童读物,最初名为《中国名人故事丛书》,作者是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章衣萍,创作于20世纪的四十年代,共有二三十种之多。由当时的儿童书局出版,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印行达几十余次。这次出版,由出版方重新整理配图,更名为《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刚一上市,即广受关注。
29、硬汉精神,倡导的是,遇到有形或无形的敌人或困难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这正是我们青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备的精神。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放眼滔滔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从来不缺铁骨铮铮的硬汉:苏武,被扣胡地,心存社稷,历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文天祥,毁家纾难,兵败被俘,面对威逼利诱,至死不屈;谭嗣同,锐意革新,一心图存,面对存亡抉择,慷慨赴死……他们,都是丹心照汗青的铁血硬汉,宁折不弯,迎难而上,为我们打造了一把战胜敌人、搬开障碍的开山之斧,是值得我们永远仰视、膜拜和效仿的楷模。我辈青年,生在盛世,肩负重托,在个人和民族前进的征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对手和磨难,是半途而废、畏葸不前、佛系躺平、懦弱逃避,还是坚持到底、一往无前、抗争拼搏、顽强面对?其实,已经成为中流砥柱的90后,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祖国母亲,早就给出了答案!
30、刘备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在当阳县长坂被曹军截住,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部被曹军掠去,部队全部被冲散,自己只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乘马逃走,损失不可谓不惨。
31、 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32、扁鹊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够治大病于小恙,还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现微小症状之时,就能加以诊断并及时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乡的村里小有名气,村里人知道有小毛病可以去找二哥。
33、 材料三: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靠策划运气发达。我相信好的计划会左右运气。——《洛克菲勒留给孩子的38封信》
34、 颜之推在家训中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人的一生,父母不能一直陪伴,但朋友可以,你身边的朋友就决定了你的模样。好友可以相互成金,一如诗人歌德与席勒,家境相差巨大却以共同志向成为至交;好友可以成就伟业,伟大友谊如恩格斯与马克思,强强联手诞生出《资本论》;与优秀的朋友相处,就会“久而自芳”,若你不慎交友,便会“久而自臭”。孟母不辞辛苦而三迁居处,恰是为了能让孟子“入芝兰之室”,可见交友的重要性。好的家训告知我们交友的道理,我们需要铭记。(例子典型)
35、诺贝尔写道:阿道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
36、谦让精神,强调的是,行走世间,要以一颗谦逊礼让之心待人,以不矜不伐、沉稳低调之意待己。
37、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
38、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39、可是牛顿没有听取朋友的好意劝告,轻易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过长时间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1687年7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40、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41、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42、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信,你就到华京城去看看吧。"
43、 这件事被商人兼诗人的程羽宸知道了,他对郑板桥非常崇拜,便拿出500两银子替他作聘金交给饶家。雍正十五年(1737年)郑板桥自京城回来迎娶时,他又拿出500两银子送给郑板桥,作为娶新妇的费用。
44、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
45、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46、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47、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
48、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49、今天的孩子读这套书,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人物,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其为榜样,立定远大志向。
50、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
51、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52、宋代的杨时和游酢好学不倦,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两人又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53、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
54、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55、有一次,他观摩一个话剧,台词有一句:“陈毅有大将风度,”事后内陆对此担出意见:“怎么能让剧本上写出这样的话呢?让我陈毅听了往哪里钻呀?我要钻到桌子底下了!叫我脸红呀。请和作者商量一下,一定要把这句话改掉。
56、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57、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58、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59、话题:"毅力""完美与残缺""奇迹的诞生"
60、肯吃亏的人,往往都是能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的人,考虑问题总是更多为了别人利益而让度自己的利益。这种人虽然表面上看经有时吃亏,但是好的名声就是无形资产,喜欢和他交往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其人缘会越来越好,人生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这也许才是能吃亏的人,更有机会获得福报的原因。
61、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少年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博得师长的夸赞和朋友的羡慕,因此他不免骄傲起来。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伙伴在路边的亭子里练习书法。伙伴们围差柳公权,一边看他写字,一边大声地称赞着。柳公权心里得意极了,他对伙伴们说道:"这算什么,等过几年,我的书法一定天下第一。"
62、从试卷给出的素材中正确立意,明确题意,一篇作文也就有了方向。
63、陈毅同志战功赫赫,但他总是归功于d和人民群众。他说:“个人太渺小,d群才万能。”他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64、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65、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66、经过廖仲恺案,国民d中的二把手胡汉民被彻底边缘化,三把手廖仲恺遇刺身亡,四把手许崇智淡出政坛,表面上获利最大的是汪精卫,他的一帮竞争者全部出局,成为了国民d的一把手。但实际上获利最大的还是老蒋,老蒋一下子就成为了国民d中的二号人物,同时还成为了军队的一把手,为他后来夺取国民d大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山舰事件闹乌龙,老蒋四次捡漏意外登顶1926年国民d举办了代表大会,在会上基本确立了汪精卫和蒋介石共同执掌大局的体系,汪精卫资格老是老大,掌握政权,老蒋资格浅当老二掌握军权。在成为了国民d中的一号和二号人物后,汪精卫和老蒋之间很快就互撕了起来,因为他们都想当杠把子。
67、20世纪30年代,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时,推行"左"的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后来,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多次自我批评,还以自己为例教育别人。有一次在部队作报告,讲完那次路线错误后,他大声问听报告的人是不是都认识李立许多人说不认识,他指着自己说:"我就是李立三。希望你们从我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的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
68、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69、不过当时广东革命政府里基本都是政治人才,军事人才非常少,老蒋好歹也算是个军事人才,一看老蒋走了,也都觉得不是个事,便由许崇智出面到浙江奉化又把老蒋给请了回来,老蒋这才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校长。
70、分析: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
71、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72、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
73、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74、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
75、诺贝尔是19世纪末的瑞典杰出化学家,一生贡献极大,但十分谦虚。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诺贝尔有礼貌地回绝了。
76、 ——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备忘二》
77、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78、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79、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80、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d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d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81、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82、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83、陈毅同志战功赫赫,但他总是归功于d和人民群众。他说:“个人太渺小,d群才万能。”他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84、(1)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
85、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瞿秋白代刻一方应急。当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铜章另议。”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瞿秋白。”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瞿秋白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分析:大才华者,大幽默也;大幽默者,大才华也。如此才情逸致,当为一时佳话。
86、人心是收买不完的,当领导肯定不免得罪人,在《三国志》里就记载了下面这则故事。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可见,刘备平时礼贤下士,有时宁可自己吃点小亏,舍点小利,却赚得了仁德的好名声,不仅感化了刺客,成功避免了刺杀,而且还让象赵云这样的大将也深深为之折服,心甘情愿投奔到刘备帐下效命,也算是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