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读音(精选41句)

2023-05-26 08:34:41

岑参的读音

1、  lún tái dōng mén sòng jūn qù , qù shí xuě mǎn tiān shān lù 。

2、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连。地有长短,故号大、小长干。《韩诗》曰“考磐在干”,地下而黄曰干。(岑参的读音)。

3、老实说,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这个读音,不知为何就一直读作cān,但这一次倒被引发了兴趣——为什么就该读shēn呢?

4、岑參中“參”讀同森,應該跟中古近代以來的這種求雅致、高古的追求有關,其結果,就造成了“參”讀音的變化,因此,《辭源》《辭海》以及各類文言文教材的注音是有根據的,不能輕易否定。

5、饱曾参,曾经饱参。饱参,充分领略事理。宋晓莹《罗湖野录》卷四:“明州和庵主,从南岳辨禪师游,丛林以为饱参。”

6、只可惜这么牛的一个唐代诗人,我们对他的诗歌耳熟能详,却未必读对了他的名字。这是一大遗憾。

7、本文所談,看似閲讀古詩文正音中的一個小問題,實則牽涉到不少重大的原則性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因此,將它寫下來,可能不算詞費。

8、世儒多汨没,夫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9、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10、“荷笠带夕阳”的“荷”念hè,作动词,背的意思。作名词时念hé,同荷花的“荷”。

11、網上有朋友搜尋了宋代“岑參”入韻的例子,這些例子中“參”都跟一等談覃韻的字相押,例如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題小菴詩,卻用元韻和呈》押“菴、參(‘好奇兄弟有岑參’)、蠶、甘”,廖行之《書懷》押“驂、南、談、參(‘好奇誰復似岑參’)”,劉克莊《又和感舊四首》押“南、柑、參(‘漢嘉雖小屈岑參’)、酣”。這是很好的發現,對解決岑參的“參”得名理據以及它在唐宋時的讀音很有幫助。我們看上面所引《廣韻》《集韻》的音義,就可以知道,符合這種押韻的,只有《廣韻》的“倉含切”和“蘇甘切”(《集韻》同),岑參得名不可能取“蘇甘切”一讀,這是“三”字的異寫,那麽它一定取“倉含切”一讀,這個讀音跟驂馬的“驂”是同音字,“倉含切”折合成今音,就是cān。那麽,能否就此證明今天要讀岑參的“參”爲cān呢?不能證明今天的正音要讀cān。好多人對正音工作理解得太膚淺了,忽視了正音工作的複雜性,你即使舉了一百條證據證明岑參的“參”唐宋時讀倉含切,也不能證明岑參的“參”現代漢語要讀cān,音義匹配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演變,這個“參”現代漢語的正音只能是shēn。有人以爲只要證明唐宋時期岑參的“參”讀倉含切,就可以將今天的正音shēn推倒,這是將問題看得太簡單了。

12、要说明的是,古人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如南宋高似孙(1158—1231)在《子略》卷引述其父高文虎《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观点,根据有两条,一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参字子舆。名与字相关联,“参”应即通“骖”。其高文虎谓:“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他的意思应是说《汉书·文帝纪》现在通行本有“乃令宋昌骖乘”句,而晋灼《汉书集注》版(现已亡佚)可能作“参乘”,或者晋灼注认为“骖”与“参”音义相通。高文虎父子的意见有一定道理,但是理由并不十分充足,而《说文解字》在前,因此高说并不能得到一般人响应,后世一般人仍然认为曾参之名与星宿有关,读shēn。

13、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语言学)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公示附:语言学名单

14、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15、李守奎:在出土文獻研讀過程中學習與理解漢字——以何尊爲例47

16、宗福邦、陳世铙、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

17、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18、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19、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初中时,学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语文老师教导我们该诗作者“岑参”的“参”字读“(sēn)”不读can。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现在当我们用输入法输入“censen”时会出现下图这样的提示:

20、渭水即渭河,从甘肃经陕西流入黄河。秦川在今陕西。雍州为古代九州之包括陕西。渭水东流可到故园,但自己却身在异乡,无法随去。只好向河水流泪,聊寄乡思了。

21、陈子升,明末清初人。永历时以诸生授兵科给事中。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22、因爲“參”是個多音多義字,岑參的“參”到底取什麽音義來起名,可以研究,但我們更要注意這個“參”當今的人們習慣讀成什麽音。所以,我們特別應該調查一下當今一般采用的讀法。我看到,《辭海》(1979年版,中冊)1801頁、《辭源》(第三版,上冊)1247頁給“岑參”的“參”注音都是shēn,這種注音不可能是編辭書的先生自我作古人爲造出來的讀音。既然權威工具書都這樣注,一定有它們的根據,我們應該采用,不必另起爐竈,而是要尊重這一新傳統,還要仔細問一下:它們爲什麽要這樣注音。前人不可能都不知道唐宋時期岑參的“參”讀成“骖”的音,但他們毅然采用shēn的注音,一定有他們的想法和根據。

23、shuāng xiù lóng zhōng lèi bù gān

24、可是这个规律到了岑参这里却用不上,因为史书上没记载过他的字。除了岑参,还有一位著名的“参”也没有字,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成语“萧规曹随”说的就是他。

25、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6、古人从唐至清的近体诗,曾参的参入韵的计有22首,其中19首押侵韵,3首(宋元清各一首)押覃韵(读can)。侵韵有两读,一读cen(参差),一读shen(星宿名)。可以排除读cen(参差的参),因为参差是双声联绵字,单独的参无义。

27、何九盈、王寜、董琨主編:《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28、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岑参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29、万公长慢世,昨日又隳官。纵酒真彭泽,论诗得建安。家山伯禹穴,别墅小长干。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30、岑参在天宝八年(749)离开长安,去安西任职。途中向东回顾长安的家,已经是很远很远的了。这时遇到一个去长安述职的人,引起离家远行的悲感,流泪把双袖都弄湿了,龙钟就是泪淋淋的样子。想给家里写信,路上又没有纸笔,只好托他带口信向家人报告平安。这本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但又出乎意外,引起惊讶而又悲喜交织的复杂情绪,不加雕琢,信手写来,十分亲切动人。

31、以上材料,非常强有力地说明六朝至唐代,长干之“干”读平声。当代作旧体诗的作手中,仍可看到陈永正、吴金水两位诗家写及“长干”并且是按古人正确读音来使用的。

32、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33、  sàn rù zhū lián shī luó mù , hú qiú bù nuǎn jǐn qīn bó 。

34、韩翃《送丹阳刘太真》是七律,首两句是:“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第一句第四字“上”是仄声,则第二字“干”必为平声;第二句“尔”是仄声,则第一句同位的“干”必是平声。

35、我們不能以現代漢語普通話正音的要求爲由去規範閱讀古書帶來的讀音。例如當“歸”字借作“饋”字用時,我們不能要求按照“歸”字普通話的常見讀音讀作guī;“剝”借作“攴”字用時,我們不能要求按照“剝”字普通話的常見讀音讀作bō。“數”在古代有“屢次”的意義,它的古讀折合成今音是shuò;有“密”的意義,它的古讀折合成今音是cù;有“急速”的意義,折合成今音是sù,我們不能要求按照“數”字普通話的常見讀音讀作shǔ或shù。有人沒有看出二者間的差別,片面地將古書特殊字音只當作字音問題,忽視了字音背後的意義,忽視了科學的歷史觀和系統觀,歪曲理解普通話正音工作,相當於做了個“差不多先生”,誤以爲閱讀古書時碰到的讀音也要根據自己所理解的普通話正音的要求去規範它,胡亂改動古書中的一些特殊讀音,跟歷史傳承對不上榫,造成古書閱讀的混亂,這是應該得到糾正的。

36、简单地说,主张读can的一派认为,1)是参通骖;2)是曾参表字子舆。依据字与名的相关性,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与舆(车)紧密相关。

37、大历元年(766年)二月,杜鸿渐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表岑参为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使,岑参遂入其幕府。初夏,岑参自梁州(今陕西汉中市)前往利州益昌(今四川广元市)与杜鸿渐会合,于四月到达利州益昌(今四川广元市),六月入剑门关,七月抵达成都。

38、王维《送严秀才还蜀》是一首五律,最后两句是“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长卿”也是指司马相如,该句第二字是平声,第四字“长”必是仄声,第七句第四字“时”是平声,则对句同位的“长”必是仄声。

39、第四句的“长卿”就是司马相如,该句第二字“王”是平声,按规则第四字就必须用仄声;第三句第四字“东”是平声,按规则第四句同位的“长”必须是仄声(“君王问长(zhǎng)卿”)。

40、“涓涓流水细侵阶”的“阶”有一个读音,念gāi。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何以笙箫默出处(精选2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