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屈原全文拼音译文【摘抄文案100句】
一、《离骚》屈原
1、渡过沅水湘水向南走去,我要对虞舜把道理讲清:
2、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3、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4、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5、《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的最杰出作品,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6、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7、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
8、此文出自先秦·屈原所著的《离骚》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9、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10、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11、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12、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13、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14、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15、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6、经典咏流传:刘桢《赠从弟》(其二)
17、我的仆从悲伤马也感怀,退缩回头不肯走向前方。
18、“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19、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20、悔相道之不察兮,(59)延伫乎吾将反。(60)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61)驰椒丘且焉止息。(62)进不入以离尤兮,(63)退将复脩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64)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65)高余冠之岌岌兮,(66)长余佩之陆离。(67)芳与泽其杂糅兮,(68)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6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0)
二、《离骚》屈原全文拼音译文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2、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
3、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4、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5、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6、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7、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8、《离骚》中之所以大量使用比喻,有两种可能:
9、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10、《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11、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1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3、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14、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15、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6、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17、她虽然美丽但不守礼法,算了吧放弃她另外求索。我在天上观察四面八方,周游一遍后我从天而降。遥望华丽巍峨的玉台啊,见有娀氏美女住在台上。我请鸩鸟前去给我做媒,鸩鸟却说那个美女不好。雄鸠叫唤着飞去说媒啊,我又嫌它过分诡诈轻佻。
18、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9、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20、满屋堆着都是普通花草,你却与众不同不肯佩服。
三、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1、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2、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3、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4、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5、给我驾车啊用飞龙为马,车上装饰着美玉和象牙。
6、骚:浪漫主义源头《离骚》
7、第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使辞彩非常绚灿,他还突出地描写了三次求女的故事,以表达自己执兼比兴”,他善于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恶木秽草,以喻小人。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9、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0、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11、屈原在文学上的成就,无疑是《离骚》。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大量运用“兮”字,感叹词。而且将“比、兴”的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诗经》的出现,是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的顶峰,而《离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的顶峰。由此,“风、骚”的结合是对《诗经》与《离骚》的完美总结。
12、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13、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14、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5、昔三后之纯粹兮,(14)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15)恐皇舆之败绩。(16)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17)反信谗而齌怒。(18)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19)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20)初既与余成言兮,(21)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22)
16、彼此不同心怎能配合啊,我将要远去主动离开他。
17、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1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9、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把玉轮对齐了并驾齐驱。
20、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四、《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2、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3、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
4、别名:《离骚经》、《离骚赋》
5、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6、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7、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8、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9、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10、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11、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12、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1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
14、第九部分:诗人在接受灵氛、巫咸的劝告,决定离开楚国远游,最后终不忍离开的经过。这是诗人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的最后一次幻想。全诗最后是尾声,以当时的楚国名曲《乱》作结。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15、折下玉树枝叶作为肉脯,我舀碎美玉把干粮备下。
16、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鸾乌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师却说还没安排停当。
18、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19、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
20、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五、《离骚》屈原高中课文
1、汤禹为人严正虚心求贤,得到伊尹皋陶君臣协调。
2、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3、“劝你远走高飞不要迟疑,谁寻求美人会把你放弃?
4、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清晨到洧盘把头发洗濯。
5、“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两句之前,有这样一些意思:诗人身世、出生时辰、名字、心地、才能、感慨光阴逝去。显然,关于身世、出生时辰、名字、心地、才能,诗人都是非常自信,充满自豪感的。
6、不度量凿眼就削正榫头,前代的贤人正因此遭殃。”
7、我命令云师把云车驾起,我去寻找宓妃住在何处。解下佩带束好求婚书信,我请蹇修前去给我做媒。云霓纷纷簇集忽离忽合,很快知道事情乖戾难成。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清晨到洧盘把头发洗濯。宓妃仗着貌美骄傲自大,成天放荡不羁寻欢作乐。
8、《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9、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10、上天对一切都公正无私,见有德的人就给予扶持。
11、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12、《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13、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16、屈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诗人,爱国者。为楚国进行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内容,史书记载寥寥无几。他的文学成就,可谓是旷古烁今,至今让人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1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8、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19、“离”字既然是离心的意思,从语法上讲,离开忧、遭逢忧两项可以排除,只剩下离开之忧。
20、趁少康还未结婚的时节,还留着有虞国两位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