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富春山居图题跋【摘抄文案100句】

2023-05-13 10:10:11

一、《富春山居图》题跋

1、当《富春山居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它的画法特征,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把它的时间放得太靠前。这幅作品以披麻皴为主,在构图上,它是长卷,采取了平远的构图方式。从皴法出现的历史看,这种皴法大约在宋代开始流行,元代相对成熟,因此不可能把这件作品推到唐代之前。

2、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

3、(传)元朱叔重春塘柳色轴

4、一些画上有作者落款和创作时间,《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就是这样的,卷末有黄公望一段题跋,说明了此画创作的时间、过程,可知它的创作时间是至正十年,即1350年。《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也有创作时间,谓是“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即1338年秋画的。这个款题被认为是伪造的,因此这个子明卷也是假的。如果没有落款和创作时间,画作上面的题跋等文字也可能透出一些信息。

5、《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乾隆皇帝题跋

6、这是董其昌在获得《富春山居图》卷前后三年的心绪。在以后的岁月中,董有两次在外省任职,即万历三十二年(1604)接受湖广提学副使,在湖南十八个月后辞官;万历三十四年(1606)任职福建,一个半月后再度辞官而闲居华亭。

7、240个隶书异体字字典

8、邹之麟《<富春山居图>题跋》:“子久画,书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9、他们把《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与宣纸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笔墨之于中国画,等于灵魂之于躯体。黄宾虹、陆俨少等浙派大师骨子里仍然是《富春山居图》山水画的一种变体。”瑰丽中有了刚健、大虚中有了大实的艺术布局,其本身就在浙派山水的本义之中。

10、大概因他办事干练,加之颇有才名,至大四年(1311年)左右,他得到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的赏识,被任用为书吏。皇庆元年(1312年)五月,张闾调任中书省平章政事,黄公望也随其赴京城大都(今北京)任职。

11、第三点似乎最能唤起我的兴趣。董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在1596前后的活动中,或许会因其对隐逸的敏感,而对《富春山居图》引发更多的感悟和共鸣。这是一种艺术的召唤,应该成为我们阅读《富春山居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2、此卷,原有六张纸,长三丈六尺。曩为藏卷主人宜兴吴问卿病笃焚以殉,其从侄子文,俟问卿目稍他顾,将别卷从火中易出,已烧焦前段四尺余矣。今将前烧焦一纸揭下,仍五纸长三丈,为丹阳张范我所得;乃冢宰亦因赤函先生长君也。聪悟通诸技艺,性率真。好收古玩书画,无钱即典田宅以为常。予于壬辰五月二十四日,偕庄澹庵往谒借观,虽日西落犹不忍释手。其图揭下烧焦纸尚存尺五六寸,而山水一邱一壑之景,全不似裁切者,今为予所得,名为《剩山图》。

13、■重磅|国家政策松绑,象牙文物可以依法拍卖了!(附:海内外象牙文物拍卖成交精品欣赏)

14、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

15、据传本名陆坚,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今温州平阳县)黄氏为子,尝自称“平阳黄公望”。中年当过都察院掾吏,皈依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在江浙一带卖卜为生。

16、然而,《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则被乾隆定为“赝鼎“后,冷冷地束之高阁,一字都未题写。如果所题是真本,一方面,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仍存在巨大的问题。

17、以《富春山居图》为例,如何判断一幅画的年代?

18、据说乾隆皇帝令沈德潜在《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上题跋时,还特地询问沈德潜所见过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相比哪个好。

19、简介:在片中,辗转流失的《富春山居图》即将展出,国际黑市开出天价,英伦大盗和日本黑帮闻风而动,江湖各路人马各展其能,在生死的边缘上进行对决;而男女主人公的恩怨情仇也就此展开……其中包含爱情、冒险、谍战、动作等诸多元素预计今年9月开机,明年国庆前上映。详细的剧情肯定不会这么早出来吧

20、可见,乾隆皇帝对《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的评价之高。与此同时,乾隆皇帝在画卷上钤有“内府珍藏”、“乾隆宸翰”和“乾隆封外题签”等印。

二、董其昌富春山居图题跋

1、释文:两卷一字不易,而此卷笔力苶弱,其为赝鼎无疑。惟画格秀润

2、黄公望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在他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

3、先读《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上的黄公望长题:

4、清代画家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作为“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代表了后世对此水墨山水巅峰之作高山仰止的共同心声。

5、宋黄庭坚书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6、(子明本)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7、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春江两岸,用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

8、■帽哥,他的名字叫李笠

9、《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2011年6月1日台北合璧展出。

10、释文:者,有董香光鉴跋。时方谓《富春图》别为一卷,屡题寄意。后于沈

11、其“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可盈丈,笔意颓然”。这个时期董其昌与娄江(江苏太仓)王时敏有相当密切的来往。王时敏是黄公望的忠实崇拜者,并且还是董以后其衣钵的直接继承人;(娄江王氏一门与董氏有三代不同凡响的亲密关系)

12、我以前曾见过一本台北故宫作品的画册,收录了一幅陆探微的山水画,以大斧劈皴为主。陆探微是刘宋时期的画家,成熟的大斧劈皴在六朝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这件作品应该是后人的伪作。

13、《富春山居图》真正“隐逸”的主题,是最为深刻的诗意表达,它们是隐约迷茫和漂浮游离的。董其昌“顷奉使三湘,取道径里…”购得《富春山居图》后,又在一种伤感思绪的笼罩下,为董源的画提名为《潇湘图》,这里有黄公望仕途的遭遇、监狱的苦难与隐居富春山的生活;这时他肯定还想起了在富春江边独钓的严子陵。

14、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点缀村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15、《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

16、1350年,《富春山居图》画成后,黄公望便将此图题款送给了他的道友无用师郑樗。无用师考虑到此卷可能被人“巧取豪夺”,因而在画完成之前就请作者“先书无用本号”,明确归属。

17、事实上,他不是一个真正的禅宗教徒,而是一个亦官亦隐的士大夫。因此董对《富春山居图》隐逸境界的体悟只能是一个“离忧”的内容,“群飞刺天,黑风簸荡,人人自危,安知有黜陟不闻之适乎。这是古代士大夫政治失意时的普遍心境。尽管董在《富春山居图》的意境中体悟到了“以画为乐”和在朴实平凡中存在寄寓智慧与超脱的一面,但他更多地仍然是竹林七贤逃于药酒、陶潜逃于田野式的孤隐与独遁。

18、莫似桃源渔,重寻路即错。

19、2011年6月1日,这幅创作于660年前,在360多年前被烧成两段,之后又分处两岸60多年的名作,终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合璧展出。

20、黄公望学识渊博,工书法,通音律,能诗文,钟嗣成说他:“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薄技小艺亦不弃。”50岁才开始学绘画,曾得到赵孟的指教,陶宗仪说他“画山水宗董、巨”。

三、富春山居图黄公望题跋

1、▲明邹之麟行书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2、行忘溪桥远,奚顾穿草屩。

3、钟嗣成《录鬼簿》卷下:“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薄技小艺亦不弃。善丹青,长词,落笔即成,人皆师尊之。”

4、展期自4月1日至6月25日

5、从元代黄公望经晚明董其昌而至清代四王所生成的这条中国绘画史主线,来理解已故邑人、美术史家温肇桐氏曾指出的:“大痴遗韵是清晖”是深意蕴含的。

6、艺术作品不需要语言文字解释,这是欣赏绘画时要注意的。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鉴赏的理论和课程,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现在很多绘画鉴赏需要引导,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对于一般的观赏者来说,我并不提倡“终求其理”这种研究性的看画,这种看画方式对于专业人员来讲有必要,但对一般的观者,我们更提倡直观的感受。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不是用自己的心和眼看画,而是用耳朵去看画。我们不大相信自己对于绘画的直觉,往往跟着一些所谓鉴赏的理论走。这些年的绘画批评也很不正常,很多绘画批评实际上是在做虚假广告。我们跟着这些虚假广告走,会有什么结果?所以在观画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管对方的名头有多大,绘画,它就是一门视觉语言的艺术,它不需要高深理论去解释,这才是观画的根本。

7、「主题」B03丨《步辇图》唐朝的“新闻照片”

8、在董其昌看来黄公望的画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他,尤其是晚年的画虽然仍带有董巨的烙印,但黄的用笔却比董巨更加灵活多变,他继承了赵孟頫书法用笔的传统,更多地使用干笔,淡然充分地利用了纸的质地,使墨色显的更加微妙、丰富,其作品比其他元代的画家更透露出清空、灵动之气息。

9、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窜出来,愣是把画抢救出来。

10、在这里我们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临终将《富春山居图》火殉的吴洪裕(问卿)的父亲、董其昌最亲密的朋友吴正志(澈如)。他们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至泰昌元年(1620),怀着同样隐逸的心情一起度过了这段漫长的离忧岁月。吴正志亦象董其昌一样,同样遭遇了贬职的命运。这段重要的情节也许并不很容易引人关注。

11、对此,王伯敏先生根据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对富春山川作的考察,或许会使我们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并生成出一个新的,更适合中国山水画诗意追求的新方式。

12、《春塘柳色》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金德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一月十一日进献之作。此时正值第三次南巡前夕。或许这是他送给乾隆皇帝的最后一份礼物。乾隆皇帝出发约十天后取此画欣赏题咏,然不久即于二月初三日获报金德瑛病逝的消息。

13、根据题跋的时间与内容,可看出乾隆皇帝常搭配南巡所经地点,欣赏展玩与自然风光或相关故实对照的作品。若干铭心之作更成为他行李箱中的常备对象,不吝一再吟咏。

14、另外,乾隆皇帝还题跋说道:“六度南巡,所历江山风物气象万千。时展此卷印证,无不契合,自非造化为师者焉能若此?”、“山庄朝霭夕岚,以此图证之,益信神妙。”

15、释文:德潜文中知其流落人间,庶几一遇为快。丙寅冬,或以书画求

16、至正七年(1347),年岁渐老的黄公望回归浙江省富阳县富春乡,同门师弟无用师同往。黄公望为无用师描绘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方完成,这就是《富春山居图》。

17、“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说明了题这一款时,画尚未完成。先题款,明示画是“无用师”所有,要拿这卷画的人,且先看看这段题款,就无庸再议。说来在画尚未完成,题上所有人,古画也仅见这一例。也说明这卷图画了三四年,还没有完成,之所以如此,这应该跟江南水乡生活有关。题中说:“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著笔。”江南行多水程,与行李相随,船行平稳,“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遂旋填札,阅三四载。”可看出画常是先把大轮廓底定,再“遂旋填札”。因此,从卷最末可看出远山一列,勾线涂抹,起伏的山形重叠在一起。

18、■王刚“砸宝”案原告败诉,背后原因揭晓

19、■上海观复落成了!这座全球最高的博物馆长啥样?

20、「主题」B04丨《女史箴图》千年演绎,千年传奇

四、梁诗正富春山居图题跋

1、少有大志、青年有为的他历任书吏、掾吏,后蒙冤入狱,饱尝磨难,遂不问政事,浪迹山水,并入道教全真派。大约在知天命的年岁,此公选择于富春江畔隐居,并投入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等名家,晚年大变其法,跃身“元四家”之首。

2、常熟市黄公望文化研究会

3、“辛亥春,携卷至田盘,与名境相印,又一胜事。御笔。”

4、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著笔。无用过虑。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公元1350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5、1347年,黄公望78岁了,当他再次踏足富春江时,不禁逸兴思发。这里的山水,明秀中透着幽趣,清丽中饱含灵气。更何况,这里有严子陵钓鱼台。终生不仕的严子陵,无疑是元朝文人的一个精神象征。同行的无用师感叹富春山水,请黄公望将其描画下来,于是黄公望便在南楼铺开纸卷,着手作《富春山居图》。开始时,他并未刻意去画,只在闲暇时,兴之所至,随意画上几笔。因经常云游在外,三四年过去了还没画好。后来,他特地将画卷放进随身的行李中,早晚有空就接着画,终于在82岁那年完成此画。

6、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椽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住杭州筲箕泉,去世时86岁。

7、另,对黄公望的籍贯、姓氏,学界也有争议,这是因为他成名时已是全真道士、浪迹江湖有关。

8、《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元画静谧萧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9、虽然题跋可比之为艺术日记,然而真正分析,如果这是真本,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事实上仍存在巨大的问题。

10、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文人画笔墨要求的影响极其深远。

11、点击“半日闲谭8328”关注我

12、↗点击关注“联拍在线”

13、然而,元朝建立初期,贵族统治者并未采取科举取士的用人制度,而是将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不同等级的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大不相同,蒙古人地位最高,掌握最高统治权;南人即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地位最低,几乎毫无政治权力可言。

14、虽然当年打包的清单可能已经佚失,借由整理《清高宗御制诗文集》及《南巡盛典》部分在旅程中受皇帝题咏赏鉴的作品,仍可窥探两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南巡行李箱内曾经存在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的挑选与旅行路线、名胜典故的关连不浅。至今还有不少如《南巡纪程图》一类宛若现代旅行书的行前准备文献可供研究。六次南巡出发前夕,由他行前的题跋诗文,可以感觉到乾隆皇帝难以掩饰的期待兴奋之情。

15、《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乾隆皇帝的题跋

16、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董其昌通过任中书舍人的朋友,设法购得《富春山居图》,在与此图卷相伴的近二十年中,他把图卷作为经典的范本,整个收藏欣赏过程几乎成了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并与其创导的“南北宗论”学说相契合在一来。在董1596年《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至少有三处引发我的兴趣:

17、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赏鉴的书画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量最丰。

18、吴与董一样是万历十七年(1589)的进士。吴出身于久有名望的学者官僚家庭,然而吴的仕途却是很不幸的,吴因一时冲动为吏部外郎赵南星辨护而遭贬职。

19、■往事|看了梁思成的手稿,才相信林徽因没选择徐志摩是对的!

20、收获往往就是在不经意的坚持中得到的。

五、富春山居图题跋解读

1、《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中乾隆皇帝所记载的历史事件

2、《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黄公望题跋

3、因画上题款为:“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此图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故此卷《富春山居图》为子明卷。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

4、如果是《富春山居图》中的富春山,那是黄公望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这个山应该在今天的浙江省富阳市富春江畔。《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5、结茅离市廛,幽心幸有托。

6、 “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我们要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做件有意义的事。”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口中这个有意义的事,指的是2011年1月16日下午3时在《富春山居图》创作之地富春江畔的富阳市举行的一个签约仪式,台湾财团法人、广达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百里受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委托,与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签署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正式启动展览的各项准备工作。

7、此画左下角“河中马远”出于后添,观察画中岩块造型、人物轮廓、衣褶勾勒习惯、树木出枝角度等部分,应出自明代马轼(活动于十五世纪前、中期)手笔。此作也确实表现出马远绘画的风格特色,难怪乾隆皇帝视之为马远佳作。

8、田英章钢笔楷书实用技法

9、「主题」B06丨《富春山居图》山水千载,终求其理

10、■盘点2016|海外大行中国瓷器成交TOP果断收藏了!

11、释文:者是也。因以二卷并观,始悟旧藏即《富春山居》真迹。其题签偶

12、黄子久《富春山居图》系纸本,长尺许,阔三丈余,写付无用和尚者,起至正七年,成至正十年。未成时,恐人巧取豪敚,先书无用本号,后缀成立,见子久跋语中。后有沈石田、文文水、王百榖、董思白、邹衣白五跋。其元人及明初人跋,归石田时已经脱落矣。按子久於元四大家中为冠,而此卷又为生平神来之笔,比之右军兰亭不虚也。入国朝,归高江村詹事,詹事以六百金收之后归王俨斋司农,亦如其直。司农没,仆人挟之来苏,逾月无售者,旋转之维扬矣,计詹事、司农品地声势,极一时之盛。今不三四十年,如春花飘零,云烟解散,而山人笔墨长留人世间,洵穠华难久而漠寂者多味外味也。雍正戊申观於黄鹂坊某氏,时六月二日。

13、=====点赞即是布施|分享传递智慧|=====

14、■扎克伯格回应中国网友鄙俗提问:为何娶“丑女”?为何捐450亿美元?

15、纸本33cm×6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6、“无用师卷”题款的年代纪年“庚寅”(西元1350年);而“庚寅”这一年与《富春山居图》却有巧合之遇,画成于“庚寅”,也毁于清顺治七年(1650)的“庚寅”,因而离散。去年又是“庚寅”,大陆的主事者,呼吁两卷能同时地展览,在有心人的奔走协商下,使得今年6月1日于台北故宫以“山水合璧”展出,联辉终于成真。

17、黄公望因为是张的书吏,好多文书、帐目皆出于其手,也被牵连下狱,时年47岁。而恰恰就在这时,元朝举行了第一次开科取士,他的好友杨载就是这一科的进士,热衷于功名仕途的黄公望却因身陷囹圄失去了这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这对他来说是又一沉重的打击。

18、实事求是说,乾隆对书画的收藏并非一味积累,他对书画还算是一位会拨冗吟咏玩味,寻觅作品会心处的收藏家。

19、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前后,七十八岁的黄公望从松江归富春江,携好友无用禅师同行,由于二人交情颇深,黄氏遂答应做一山水画赠之,其后三四年间,他呕心沥血、辗转两岸,将毕生心得与才学诉诸画笔,终于1350年始告功成。

20、原来化粪尺的构造怎么简单,砌个小屋子,中间砌堵墙,中间开两个洞(高处底板500mm)。然后上面做个钢筋砼盖板,加两个检修人孔,一切ok。当然,其中的一些构造原理还是不错的。中间那堵墙,是用来挡住便便的,开两个洞,防止便便过来,只让便便分解成的污水通过,到了另一边,水就通过涵管排到排水沟或污水沟。上面图中是砖的,现在都比较有钱,大部分化粪池都做成钢筋砼结构的。那样,便便的家更加牢不可破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古诗富春山居图【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