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国英雄故事(精选57句)
中国爱国英雄故事
1、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2、1939年11月14日下午二时,广西北海冠头岭上的桂军观察哨,在望远镜里突然发现大批日军船舰驶来,立即报告北海守备部队最高指挥官:第46军175师524团团长巢威上校,鬼子来啦!这位巢上校乃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一期毕业生,是桂军的本土青年军官。巢威迅速赶到制高点观察哨位后,发现日舰已经在距离海岸8000米处抛锚,立知鬼子登陆在即。
3、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4、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
5、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d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d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中国爱国英雄故事)。
6、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d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7、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作了感人心魄的动员讲话。他说:“3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根据地。从撤出路西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把它收回。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现在三年时间到了。我们是豫皖苏人民的子弟兵,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子女,我们的兄弟姐妹。3年来,我们日夜盼望着能早日收复失去的根据地。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敌伪军消灭掉。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中国爱国英雄故事)。
8、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掉据点,全歼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
9、我还得告诉你,我是厌恶战争的。但我们中国是为了抵抗暴力而战,这种战争是维护正义和人道的,日本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大的斗争里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个人会屈服!
10、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
11、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12、2020年6月15日,陈红军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13、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14、会后在全d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初,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5、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大胆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设想,让武汉在短短24小时之内,迅速建成3所“方舱医院”,增加了4000多张床位,是火神山医院床位的4倍还多。
16、“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这是韦昌进,在1985年7月老山地区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不满20岁的他不顾右胸被弹片击穿,左眼球被弹片打出,全身22处负伤,强忍着剧痛只身坚持战斗7小时,为歼灭爬上阵地的敌人,向排长呼唤炮火,不惜牺牲生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也要保住阵地。
17、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化专家,病毒终结者,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了确诊速度。
18、6月5日,国民政府再次在汉口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各界知名人士和市民2万多人到场祭奠。
19、三年级各班学生以高昂的积极性参加了本次活动。同学们的故事内容方向性强,爱国色彩浓重。大家气宇轩昂、精神饱满,讲的故事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声调、语速、情感都表达得恰如其分。
20、由于朱祁镇轻信他的老师兼总管太监王瑾,在蒙古瓦剌强盛之时,草率亲征,明朝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并且俘虏了皇帝朱祁镇。而此时蒙古瓦剌首领也先趁北京防守空虚而进攻北京城。当时很多人都主张都城南迁,在那次讨论的朝会上,于谦出场了。
21、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d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22、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3、“我决心在这场战斗中,不怕苦,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宁上前一步死,不后退半步生,让自己的青春在战场上发光吧”——这是王建川,一个不满20岁的新兵,在1984年1月入伍时向d支部写下的决心书。同年4月入伍仅3个月的王建川壮烈牺牲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用生命践行了他曾郑重作出的承诺:“为了祖国,哪怕牺牲生命,血染战旗,也在所不辞!”
24、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
25、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26、这是彭雪枫将军1941年9月6日写给妻子林颖的一封信。
27、 在20世纪80年代那场边境作战中,无数九岁的青年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抱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脚踏雷区,冒着炮火,迎着弹雨,前仆后继,向着胜利的目标一次又一次发起冲击,负伤倒下再爬起来,重伤昏迷清醒后继续向前爬,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宁可自己鲜血流,不让祖国寸土丢”的铮铮誓言!为了守卫国土,为了保卫边疆人民,他们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创造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奇迹,铸就了“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谱写了新一代中国军人忠勇无畏和血性担当的青春壮歌。
28、该书按照全民国防教育读物和少年军校培训的教学参考书来打造,既可以为地方相关机构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少年军校培训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29、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d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30、面对鸦片奴化中国百姓、和大量白银的流失,林则徐站出来大呼: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
31、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d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15年8月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黄毓全名列其中。
32、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
33、可以视为整个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又如一曲胡笳,散尽匈奴军。当祖逖在长江上立下誓言,不能扫平中原胡虏,誓不再渡此江时,恐怕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收复了中原大片土地后,却传来了好友刘琨被害惨死,加之东晋王朝的猜忌,终于祖逖悲愤攻心,终于撒手而逝,不过他确实兑现了他的誓言,没有扫平中原,再也没有回去江南。
34、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35、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着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刻到贵国去亲自见到你,和你共度友爱的生活。我决不会因为你们国家的军阀对我们侵略而仇恨你,我深深了解你们那被疯狂的军阀压迫的痛苦。
36、郑成功,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37、“一定要拿下主峰,坚决完成任务。我是共产d员,副连长,在这关键时刻知道怎么做,你从左,我从右,一定要把部队带上去,死也要死在主峰上!”——这是张大权,一个27岁的突击队长,在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的战斗中,面对强敌毫无畏惧说过的话。不是豪言壮语却感天动地,3次负伤,肠子被打出来,坚持不下火线,壮烈牺牲在老山主峰上,用行动见证了一个军人对祖国的忠诚。
38、中共代表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参加追悼会,献上花圈和横幅,横幅上写着“捐躯报国”。中共创办的《解放周刊》为此发表评论文章,标题是《英勇的中国空军万岁!》。
39、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
40、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41、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42、国民d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d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d,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43、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亲征,敢于发声,家喻户晓,一声号令,全民不动,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国士。
44、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她和演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偏僻落后的地方巡回演出,并努力学唱中国民歌、昆曲、京韵大鼓,甚至京戏。每当登台演唱时,蒋英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
45、为了不影响部队的士气,也为了保护身怀六甲的彭师长爱人林颖,师领导决定暂缓公布彭师长阵亡的噩耗,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枫师长牺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
46、大家好,这里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红色文化讲坛第一期,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抗日航空英雄陈怀民的故事。
47、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8、而他们的结婚“信物”——黑色三角钢琴,在蒋英的据理力争下,最终与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
49、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
50、你是否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一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这是一首纪念边境作战英雄的歌,正是这首《血染的风采》曾经掀起了全国亿万人民“崇尚英雄精神,学习英雄事迹,捍卫英雄荣誉”的热潮。
51、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
52、原来,早在日本陆海军集结于三亚的时候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就判断其有在广西沿海登陆的征候,為此特别下达命令:一俟日军登陆北海,即奉行“焦土抗战”之政策焚毁城市,并且之前已经运来大批炸药和汽油,各起爆点由工兵安装,汽油分发给各片保长。行营在命令中还强调“违者以违抗军令罪论处”!现在日军已然发起攻击,烧或者不烧,只等最高指挥官巢威一声令下了。
53、中华民族英雄辈出,生生不息,我们的军队勇往直前,攻坚克难,战无不胜!一寸河山,一抔热土,英雄们都用血肉之躯,一缕忠魂誓死捍卫!蹚雷开路,前赴后继,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上,将热血融入南疆嫣红的泥土里,滋养着边关富饶的土地。倒下的身躯留在老山脚下,加入那特殊的青春方阵,静静地守护着祖国的边陲;侥幸生还残缺的身躯遍及祖国各地,以各自的方式继续发光发热,激起一朵朵奋进的浪花,驶出一条条独特的航路。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屹立的丰碑,每一位英雄都是祖国坚实的脊梁!
54、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很明显,写作的目的就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的是难能可贵!
55、在陈红军生前部队门前,有一座“铁拳”雕塑,上面写着“铁拳尖兵忠诚守防、祖国山河寸土不让”,这句话激励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们,在海拨5000多米的高原坚守下来。
56、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故事大全《关于爱国的故事》。"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