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精选53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 2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5、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6、1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7、 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1、1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 文化的核心本来就是最有普遍性的、人的生命的脉博的跳动。所以,正好似人在高兴时发出的高音,在人们胸中张开的弦上跃动,奏出共鸣音,文化作为人类必要的活动,当然会越过一切隔阂,寻找某些人的心的共呜。
13、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4、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5、这时候,需要改变旧文化,创造新文化,以重新表达生命。
16、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7、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18、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19、——文天祥《过零丁洋》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1、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23、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5、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6、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7、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9、 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0、 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1、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32、1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3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34、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35、小人记仇,君子感恩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只有人脏水,没有水脏人。
3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7、 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39、 1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40、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4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唐·白居易·琵琶行)
4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43、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4、〔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45、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46、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47、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8、 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49、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50、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51、1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不见)
52、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