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诗词名篇(精选50句)
家国情怀诗词名篇
1、只有国好,才能家好。这应该是深植于我们中国人精神里的一种常识性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家国情怀诗词名篇)。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7、为国担忧以至夜不能寐,这绝非言过其实,而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李白对国事的关心,确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宋·陆游)
9、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10、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11、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12、(优惠券仅限200张,先到先得,领取后7天内有效)
13、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14、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15、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16、经管系一队、信息工程系一队、信息工程系二队获三等奖。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释义:只知道要为国家的利益在战场上战斗到死,哪里需要使用马的毛皮把自己的尸体裹住运回去呢。
19、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20、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2、《礼记·大学》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唐·王昌龄)
2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25、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6、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27、“夜阑卧听风吹雨”,因“思”而夜未眠,于是,在风吹雨打的黑夜里自然联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进而“阵云高,狼烟夜举”的疆场影像浮现在眼前,最终幻化成“铁马冰河”的梦境。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镜中衰鬓已先斑”,一腔平寇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了,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可悲。然而,“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伟大夙愿,是诗人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的表达,也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的体现。
2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0、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阮籍《咏怀》释义:感时局艰危,思立志报国,从蒿莱中拔剑出行。诗人用拔剑这一动作来表现为国尽忠的志向。语句慷慨,正气长存。
3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宋·陆游)
32、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33、释义: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
34、历代诗人对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评价都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在编选唐人绝句时,也列它为第一。
35、借用西汉傅介子刺杀贪财的楼兰王,为国立功的典故,来表达边塞战士的爱国热情。语气慷慨,气势雄壮。
36、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7、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38、关于家国情怀的古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9、——唐.王昌龄《出塞》译文: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40、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41、并不是因为听到了陇头流水声思念故乡而断肠,也不是因为听到雍门凄凉的琴声而落泪,是因忧国而悲痛,见百姓被蹂躏而伤心。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写照。诗人用婉曲手法,折来绕去地暗示,从而使语意突出,语言含蕴。
42、——宋.陆游《病起书怀》译文: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释义: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44、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45、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46、七年一班五组同学带来的《太阳吟》深情而富有感染力;七年五班四组的同学朗诵的《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其亲切,并含情脉脉。
4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魏晋·曹植)
48、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49、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