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精选27句)

2023-07-06 11:01:15

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

1、见了官老爷叫舅——高攀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

2、灯市上卖得最红火也最便宜的就属火葫芦灯了,看似简单实则作功复杂,将竹子劈成细细的竹丝,然后编织成一个足球大小圆圆笼子,最后糊上一圈红纸。火葫芦灯打着最方便,几乎家家都有火葫芦灯,新年过后,撕掉灯上糊的红纸,灯笼变成了鸟笼子,抓来的小鸟、麻雀关在笼子里养着玩。相比之下,和它大小一样的小红纱灯就比它高贵一点,小红纱灯灯架是由小手指宽的薄竹片扎成,只因为它的一圈糊的不是红纸而是红色的绸纱面料,又贴有“长命富贵”四个金字,一下子就将身价提高了不少。

3、大亮纸灯笼像个花篮,是用细扎丝把芦苇杆儿扎成六棱柱骨架的造型,再糊上透明的玻璃纸,玻璃纸上印着《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西游记》等各种经典神话故事或五福图案,透光性特别好,非常亮,也十分漂亮好看,价值上算比较贵的灯笼。打大亮纸的娃比较得意自豪,却要非常小心地刻意保护,因为这灯笼不经碰,见火焰一燎,就是一个窟窿。娃们家爱开玩笑,往往越是小心,就越是要碰。打大亮纸的娃只好远远的走在队伍的前头,或者是跟在后头,提防伙伴随时发起的“袭击”。

4、    过年就是过灯节,白天出门去看灯,各类的灯展、灯会、猜灯谜的活动丰富多彩,晚上回来又开始了自己家里的打灯笼,反正天天都是灯。

5、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歇后语是照(舅)旧。朱元璋跟姐夫比武时,不小心重伤了姐夫。姐夫因为会看相,在生命垂危之际,就让儿子李文忠挑起灯笼照着朱元璋,要在临死前给朱元璋相相面,一看之下,认定朱元璋是帝王之相,就请求朱元璋将来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要给外甥封个官。(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

6、女儿新婚以后,在婆家过的第一个春节里,娘家人会送一对儿大红灯笼,外带一对儿小灯笼(上世纪“破四旧”期间,人们不敢张扬送灯,纷纷改送手电。),关中人称之为“追灯”,蕴含“盼子”之意。由此又衍生出“躲灯”的习俗:大凡新婚夫妇,当天要随娘家送灯人回丈人家,躲开新年间无休止的应酬,安安静静在丈人家休养生息,保持旺盛的精体力地进行生子大计。虽说时间只有三两天,娘家人的拳拳贴心的关心,的确很暖人心。

7、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8、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9、十里乡俗不同,在老西安人的风俗习惯中,舅家被尊称为“老威家”,老舅在外甥家有无可替代的权威,“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但凡外甥家与弟兄分家红白大事,必请“老威家”到场决策定夺。

10、    一通鼓响,新的对联被主家手扶上墙,在邻居的指挥下就方方正正地贴上了门墙;又取下旧灯笼,把新灯笼装了灯头挂上门楼,三通鼓响过,发了礼品,又放了一挂鞭。红彤彤的一地炮皮,和门墙上红艳艳的春联儿在门前大红宫灯的照耀下,红红亮亮地,年气就进了院子里。

11、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礼仪,不能成才。

12、一般灯市上卖的羊灯四只羊腿都是直的,羊蹄是用纸折叠而成,羊头上没有羊羝角只有两只羊耳朵。

13、媳妇生了孩子之后,过年初二回娘家,称呼就悄然而变,不再叫“回娘家”,改称:给娃他舅拜年去!这次回到娘家给每个成了家的孩子他舅都要提上礼物逐一拜年。接下来,不管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个个都要给外甥送灯了,头一年给外甥送灯必定要送一对大红绸子宫灯。以后年年外甥给他舅拜年,年年他舅都要给外甥送灯,羊灯、兔灯、飞机灯等等,外甥喜爱啥灯送啥灯,但都少不了一对火葫芦灯,一捆蜡(烛),外捎六根麻花,名曰:坠灯,样样不少。那年头,对于好多当舅舅的人家来说,每年给外甥送灯,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花销,钱花了,心疼了,最后却让外甥一把火化成灰烬,“他舅把钱花扎咧,外甥把灯撇(pia)嚓咧。”

14、解释分析:这是一句逻辑推理型歇后语,来源于北方农村有个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一个灯笼,从出生后一直送到外甥的第一个本命年结束,也就是十二生肖完成一个循环,以此表达长辈的美好祝福。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15、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谐音类的,例如:

16、大年初一到十五逢八仙庵庙会,庙里烟火缭绕,庙前长乐坊一条街成了西安最大的花灯市场,街道两旁树干上拴着的一条条绳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一盏盏造型别致的花灯看的人眼花缭乱,一声声卖灯人的吆喝声诱得你停步不前。

17、蜻(qīng)  蜓(tíng)  迷(mí)   藏(cáng)

18、从初五到乡路上满满是挑灯的人流,有经验的人会从送灯阵势上,立刻分出那家是追灯的,那家是送灯的。一根儿活竹子(或甘蔗)挑俩大灯笼,这肯定是给新婚女儿追灯的。娘家用"活竹"提醒女儿:扎下根,担起繁衍婆家家族的重任。而后兴起用甘蔗挑灯,寓意就要浅得多了;手提或用竹竿儿挑着小灯的大部分属于给外甥送灯的。

19、中国还有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个风俗一直会延续到这家的孩子长大到12岁。送灯笼必须在正月十二之前完成,一般都是早早地给送过去。因为舅家把灯笼送过来以后,孩子们都会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把灯笼打出来在灯笼会上显摆一下,攀比一下,谁家灯笼送得早,谁家灯笼送得好。

20、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21、“完灯”也叫全灯,是送灯礼节的结束仪式。在关中一带,孩子长到12(有的地方定在13)岁,不管贫富,家里都要给孩子举行隆重的完灯仪式,标志着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时期。在盛大的完灯仪式上,主家遍请亲朋好友,舅家也在必请之列,并且是坐上席的厉害角色。虽说外甥大了,不再需要舅家的关照。可是,甥舅之间总该要有个全活礼不是。舅舅也会按照当地习俗,给外甥再送最后一次灯。

22、十(shí)五(wǔ)个(gè)吊(diào)桶(tǒng)打(dǎ)水(shuǐ)——七(qī)上(shàng)八(bā)下(xià)

2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安的羊灯最有名的就是东关南街古新巷贺家羊灯了。

24、送灯笼不光要买灯笼,还得带上一把子10根的“漆蜡猴儿”,另外还要配上12根一大捆的大麻花。大麻花很好吃,咬到嘴里嘎嘣脆不粘牙,更象征着一年12个月里亲情和睦相互照应长相来往。外甥外甥女多的,他舅用两根长甘蔗挑一长串子的灯笼,再提上一曲橼笼漆蜡猴儿和大麻花,兴高彩烈地去送灯。放在过去,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却也是外甥外甥女们的一种幸福和荣耀,也是当舅的脸上的光彩。

25、  斧头降(xiáng)煨罐——恰恰有余。

26、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歇后语是照(舅)旧。这个歇后语的出处,跟一个历史上著名皇帝的一段趣事相关。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秋天落叶的成语(精选6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