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与中国文化(精选26句)
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1、⑥据霍尔德«旅华实录»一书(1735年巴黎版),这副对联是康熙皇帝赐给在北京的传教士的,刻在天主教堂里。——原编者(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2、 47《明史》卷12《英宗后纪》,第153页。
3、确实,此时的伏尔泰已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反无耻之战”。当他将孔夫子与“西方人”做比,并颂扬中国贤哲的纯洁、简朴时,他瞄准的确实是基督教的狂热、欺骗性与不宽容,因为这些儒家思想的长处恰与宗教狂热的骗术与胡扯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伏尔泰拼尽全力也要揭发和戳穿的。而夸赞一个异国,一个“不在场”恰恰就是为了批评法国的现实——这是哲学家伏尔泰惯用的策略。在费尔奈,在战斗中,他需要一件锋利的哲学武器。此时,伏尔泰确实净化了中国形象,将一切原初的、妨碍武器锋利的细节全部去掉了。然而,并非所有的“净化”皆出于论战目的,尤其是关涉孔子的部分。
4、(20)梅尼克(F.Meinecke,1862-1954),德国历史学家。
5、我来到一个大花园,二僧开始敲锣……数千只从未见过的非常奇特的野兽从洞穴中闻声而出,其中我认识的有野猫、猴子、狼,还有有角的人面动物和其他许多怪物。我问带我来之人,这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这些动物是达官贵人们的灵魂,他们饲养它们是为了敬爱上帝。⑦(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6、所以中国的这种“一”的观念,既是又是混杂的,又是什么都掺和到一块的,一中有多,多中有天人合天、神、人、道、政合一。还有一个观念是“知行合一”,既然以人心、人的道德为圭臬,既然心好了就什么事都好了,所以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格的尊严,只能用一些行政上的刑罚手段管着他;“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则是说人要有尊严,而且有了格调,才能够提高。
7、14﹝法﹞伏尔泰著,粱守锵译,《风俗论》中册,第2页。
8、也可以说,“ 思辨的历史哲学是历史学的形而上学,而分析的历史哲学则是历史学的知识论”(何兆武先生语)。从现在西方一般发展趋势看,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似有逐渐替代思辨的历史哲学之势。20世纪在西方除了汤因比之外或许再也不会出现伟大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家了。
9、关于大同思想网:成立于2012年9月1日。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原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秋风、林安梧、伍继延、何真临、曾亦、杜文忠、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求大同,存小异”,也是大同思想网的基本出发点和立场,希望借此促进各种思想学术派别的平等对话和全面融合、达成共识,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时期的历史变革贡献微薄力量。
10、正是在这场论战中,中国传统的典籍——其中主要是儒家典籍——被耶稣会传教士们大量翻译成了西文。至1789年止,四书的全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均已被译成法文,而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也已通过节译、改写、简介等方式被介绍给了法国公众。
11、文化的交融是双方的选择。可是我们过去有一个特点,总是把中国认为最好吃的,比如弄一盘点心,不管你爱不爱吃,不管你吃辣还是吃咸,都要塞给你。中国文化常常是这种态度。选择的权利应该是双方共同的,而不是我们给人家安排什么,让他们吃,这使得中国文化走出去产生一些障碍。
12、我对《道德经》做过一个统计,就是“天”字用得比“道”字多得多。这里的“天”是一个终极概念、神性概念,但是它和人合因为人性虽然有不同的说法,基本上是善良的。老子也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他才问:你能回到婴儿时代的单纯、美好、善良吗?我还看到一位老师分析: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容易接受?因为马克思主张性善论,西方的许多法制的设计则是出自于性恶的预计。虽然他们没有像中国人这么明确地来谈,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私是私有财产所造成的,如果没有私有财产,人就不会自私。他们所希望的就是能够达到国家消灭、政d消灭、阶级消灭、警察消灭、军队消灭、法庭消灭,实际上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
13、比如,李泽厚是当代很重要的学者,他认为中国美学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陶冶性情,讲究人性的心理,抵制人变成物,变成追求功利的人,注重培养人的性情。今天的物化功利,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用来抵抗物化的审美文化应该是中国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可能现在审美文化也变成物质化的东西,总是在谈文化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文化重在教导我们怎么样做人和生活,而不是单单追求钱。
14、 ⑩﹝法﹞伏尔泰著,粱守锵译,《风俗论》下册,第90页。
15、最早有意识地创造历史哲学的人,应该说是早期的基督教神父圣奥古斯丁,他的《上帝之城》就是第一部这样的著作。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神学的历史观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人类的历史被看成是一幕体现天意的戏剧。
16、(10)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9年10月版,第68页。
17、25﹝法﹞伏尔泰:《天真汉》,载《伏尔泰小说选》,172页。
18、正因如此,两千多年后,当伏尔泰的人本主义有缘遇见孔子的人本主义时,便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个法谚准确地描述了这种精神交汇,叫着:“两个伟大的思想相遇了”(Lesdeuxgrandsesprits serencontrent) 。
19、从赫德尔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都是朝着非经验的或反经验的方向进行的。在黑格尔,“世界精神”是主宰一切历史的唯一因素。人变成了历史的工具,而人本身的作用和意义变成了不是他自己所能了解的东西。
20、他对达朗贝说:“我以孔子的名义拥抱您”;在给达米拉维尔的信中则写道:“以孔子的名义,我再次向您道别”。同样的致敬辞也出现在他寄给爱尔维修、穆勒东、格里姆的信件中……在伏尔泰眼中,这些人如同他自己一样,都是“孔门弟子”。
21、显而易见,处于“反无耻之战”中的伏尔泰对孔子形象进行了“再书写”。许多人都将他在“再书写”中描写的孔子形象称之为“净化”了的形象,并将这种“净化”作用归咎于伏尔泰的实用主义,归咎于他在论战中的策略需要。
22、(16)见伏尔泰:《风俗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页。
23、(44)基佐(F.Guizot,1787-1874),法国历史学家。
24、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晏婴见齐王,齐王夸奖他身边的一名叫梁丘据的臣子,说梁丘据很好,我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我想做什么,他就按照我的意图去做,非常和谐。后来晏婴说,这哪里叫“和”,永远跟着你去做,这有什么意思,没有意义。我觉得今天社会上也有这种问题,高层领导往往听不到底层的声音,因为都被梁丘据这样的人过滤,他们不但说,而且还加油加醋,顺杆爬,越爬越高,或者是抬轿子,把领导的思想硬抬头,然后和真正民意就有了隔阂。这样的人在中国是很坏事的,上层常常是很英明的,一般老百姓也有很聪明的,可能就是因为梁丘据式的人物,使得下面的意志不能上达,形成互相欺瞒,你说好,我说好,大家都说好,没有真实的现象被呈现出来。这个故事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国对对话的理解就是面对面,而不是用一种思想去覆盖另一种,要有不同声音,然后才有中国文化的繁荣。
25、历史是精神的自我实现,是自由的扩大或自由之体现于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之中。黑格尔这个基本观点对后世历史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这些思想为兰克基佐(44)和克罗齐(45)等人所吸收,同时也受到圣•佩甫(Sainte-Beuve,1804-1869)和布克哈特(Burckhadt,1818-1897)以及二十世纪的分析派如波普尔(K.Popper,1902-)等人所反对。(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