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的书(精选86句)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的书
1、一如既往的奢华放任,徐志摩为了养家,忙于奔波,为了省钱,坐上了不花钱的邮政飞机,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2、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3、因为徐志摩的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1922年,一个曾经美好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徐志摩离婚后,心花怒放,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却悄然回国了,不久与他人正式结婚了。徐志摩的追求变成了泡沫。有人评述,时值芳年的林徽音为什么没有嫁给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呢?因为林徽音凭直觉,觉得这个诗人的热情不足以信赖。
4、出身于商业世家的徐志摩第一次婚姻是所谓的商业联姻,1915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娶了家中同样殷实的名门之后张幼仪,温柔贤淑的张幼仪不久就担负起了照顾公婆,掌家理财的重任。直到1921年到英国探望徐志摩才真正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当然也是张幼仪单方面的幻觉,此时的徐志摩已碰到了人生中最值得爱的对象,最具才情的美女林徽因。16岁的林徽因,那一双如秋水的剪瞳脉脉含情,那一抹淡淡的忧愁一下子撞进了24的徐志摩的心里,为此不惜与结发妻子离婚。然而不久便得知林徽因已与自己的恩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订婚,从此只能把这份爱深藏心中,以朋友相称默默为对方祝福。
5、那时,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徐志摩非但没有怜惜,反倒冷漠无情地说:“把孩子打掉!”
6、徐志摩排斥张幼仪那样贤妻良母式的付出型旧式女子,却甘之如饴地包容了陆小曼这样自私前卫的新式女子。
7、那一刻,张幼仪终于明白,这份委曲求全的婚姻,除了伤痛与羞辱,再无其它。
8、他负气出门,赶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这对于他是一剂解其愁闷的良药,所以他义无反顾。也是这一出走,便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四岁这一年。
9、为了养这个金窝里的老婆,婚后的五年里,教授徐志摩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都还不够。当时的徐志摩,眼见经济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只得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五所大学任职,这辛苦程度不用说大家也想得到。
10、后来张幼仪还和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起这些事,哈佛大学毕业的张邦梅以此写了本书,叫《小脚与西服》,出自徐志摩的一句话,也是他执意要跟张幼仪离婚的理由:小脚和西服,怎么相配?
11、不爱时,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渣男,是她付之一切也暖不热的心;爱上了,即使刀里火里,他也心甘情愿且专情如一。
12、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看来最为狗血,活脱脱就是狗血剧的剧本。
13、从民国诗人徐志摩的例子便可以知道,男女之间违犯道德的行为会给人生带来不幸的后果,甚至会给社会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14、徐志摩最后选择了陆小曼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们俩其实才是真正的一类人,但其实也仅限于两人结婚之前。在两人结婚之前,徐志摩不仅是一个大才子,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身份,那就是富家公子。
15、可以想见,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并不幸福。徐志摩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维持这桩婚姻,勉为其难地苦熬着。此时他心中想着的还是林徽因。要不然也不会急匆匆去北京见她。
16、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
17、张幼仪听后,心内万般悲凉,却仍带着一丝希冀无助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的书)。
18、其实我觉得有些时候就算是胡适,张幼仪的什么侄女啥的说的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主观性强,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徐志摩的,关键是徐志摩自己的东西,诗歌散文书信日记,而这本书就是着眼于这个的。
19、徐志摩最后选择了陆小曼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们俩其实才是真正的一类人,但其实也仅限于两人结婚之前。在两人结婚之前,徐志摩不仅是一个大才子,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身份,那就是富家公子。
20、本来这时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但是色迷心窍,徐志摩没有回头,最后的结局就是陆小曼离婚了,另一个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了。这件事成为当时轰动京城的新闻。陆小曼的父母不高兴,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气,他们中止了对徐志摩的经济供给,并且根本不见这个新媳妇。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他与陆小曼结婚时,训斥他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21、我们也会在爱情里,因为一时情迷,而下错了赌注,把自己的一生赌成了人生无法收拾的惨局,
22、最终徐志摩走了,他的离开让陆小曼改头换面,她既没有选择再嫁辱没徐志摩的名声,同时又和从前的生活进行分割,鸦片是戒不掉了,但是也不再去那些社交场所,而是开始在艺术方面进行一些钻研,这正是徐志摩生前所期望的。
23、在感情方面,林徽因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徐志摩早就想同张幼仪离婚,但是促使这一切最终发生的则是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热恋,徐志摩为了摆脱有妇之夫的名头,从而顺理成章的追求林徽因,才会毅然决然的抛弃刚生下自己第二个儿子的发妻。
24、如果大家认为陆小曼的花销就这些的话,显然是不了解陆美人。在这上面所有之外,陆小曼还需要租小汽车、请专职司机、专职医生等等。
25、陆小曼自1925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徐志摩就深觉压力山大。这点,从两人平日的生活就可以看出。
26、张幼仪曾经也上过一些学,为了婚姻她不得不终止读书,虽然她沉默少言,但是为人聪慧,并不是个木钠愚钝之人。
27、晚年时她回忆起这段记忆,话语里仍充满了悲伤:“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28、她说:“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29、可是,她到底还是错了,错就错在,她不该爱上一个从来没有试图去爱过她的人。
30、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意义非同寻常,在徐志摩的文学道路上,是林徽因激发了他,因为在伦敦,林徽因喜欢文学,徐志摩才投其所好开了文学创作和同文学不断交织的人生,从而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与居于伦敦的诸多文学大师相交,更是在狄更生的介绍下进入剑桥王家学院,可以说以近代留学欧美,在文学方面成就最高的一个。
31、就像张爱玲所说: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32、1955年,林徽因香消玉殒,金岳霖为她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33、几天之后,徐志摩便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可怜的年轻孕妇,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杀,但是后来想起了《孝经》上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于是便打断了自杀的念头。她重新开始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后,开始求救于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兄弟们都向张幼仪伸出了援助的手,劝她千万不要打胎,说,若是生出了孩子,兄弟愿收养。得到手足的帮助鼓励,张幼仪在德国生了第二个儿子。
34、但是,徐志摩之所以声名远扬,更多地是由于他的爱情故事——他与三位名女子的情感纠葛。
35、徐志摩不顾娇妻幼子,远赴海外求学,还与名媛林徽因相识相恋,甚至在妻子张幼仪怀有身孕的前提下,向妻子提出了离婚。隐忍坚强的张幼仪毅然同意,并在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办理了离婚手续。徐志摩张幼仪成为了民国首对采取西式方式离婚的夫妻。
36、诗人徐志摩的出现完美地满足了陆小曼对婚姻爱情的所有臆想,他们在经历了重重阻碍和磨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一起了。
37、她知道丈夫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洗礼的人,为了迎合丈夫的喜好,在婚礼当天,她还特地选了一件西式风格的礼服,但是徐志摩对她的刻板印象太过深刻,甚至嘲讽她小脚跟西服不搭。
38、林徽因始终保持着理智并且清楚的知道,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夏花一瞬,只能漂亮的潇洒的擦肩而过。
39、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40、林嫁给了梁启超的大公子,夫妇举案齐眉,生活事业双丰收,又儿女双全。梁思成曾经说,夫人徽因敏锐灵性的设计深深影响了他的设计风格。林生了一双儿女,再冰,从戒也很有才,可谓家学渊源。只是林过早地离开了人间,美丽的花早夭。人间四月花鲜艳,无数泪水滴腮边。
41、徐志摩本身并不情愿,但摄于其父的压力,勉强答应。张幼仪婚后很受公婆喜爱,但始终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即使生下长子徐积锴后,夫妻感情依旧没有改善。
42、毕竟他一向以来就是嫌弃张幼仪不够浪漫,可是林徽因真的如同他想象的那样浪漫,那样文艺么?先说说林徽因是不是一个文艺的人,其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她在北京定居的时候,她家的可以说是整个北京城规格最高的文化交流中心,而这仅仅是因为那间房子的女主人叫林徽因。那么林徽因有没有徐志摩想的那么文艺呢?绝对没有,这从几点就能看得出来,首先就是林徽因的不告而别。
43、林徽因出生于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杭州,是书香门第的后代,她自幼习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但才情了得,又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柔媚,可谓是当代完美女性的典范。
44、如果这算伤人的话,那当徐志摩为了跟林徽因在一起,毫不留情的向她提出离婚时的决绝,则让张幼仪彻底寒了心。
45、林徽因则说:在徐志摩脑海里,她是被徐志摩以诗人的浪漫思想所想像出来理想恋人,而她并不是那样。
46、毕竟他一向以来就是嫌弃张幼仪不够浪漫,可是林徽因真的如同他想象的那样浪漫,那样文艺么?先说说林徽因是不是一个文艺的人,其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她在北京定居的时候,她家的可以说是整个北京城规格最高的文化交流中心,而这仅仅是因为那间房子的女主人叫林徽因。那么林徽因有没有徐志摩想的那么文艺呢?绝对没有,这从几点就能看得出来,首先就是林徽因的不告而别。
47、她不远万里,压抑着多年的思念和急切,看到的却是丈夫的不耐。
48、如果说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难忘的人,那陆小曼可说是徐志摩爱到骨子里的人。
49、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50、她曾经有过一段好姻缘,丈夫王赓是政府高官,收入颇丰,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陆小曼来说,这样的婚姻无疑于天作之合。
51、为了让陆小曼继续过着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后又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
52、陆小曼也是个有才华的女人。她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会弹钢琴,又精于油画。他们相遇在交际舞会。徐志摩是一身笔挺的西装,陆小曼身着华丽夺目的洋裙。伴随着华尔兹在舞池中盘旋,举着红酒杯与名流交谈。两人的目光交汇眼波流转,心底的电流在刹那间接通。
53、相比过得滋润的陆小曼,徐志摩自己的日子却让人看着心疼。婚后的徐志摩,经常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有一次胡适妻子还看到他衣服上破了两个洞,让其脱下来缝补。想想陆小曼那十口大衣箱,再想想徐志摩衣服上的破洞,真真令人心痛至极!
54、于是乎,在这种奢侈生活下的陆小曼,很快把陆定留下的钱花光了,徐志摩去世前,两人甚至就已经到了负债累累的地步。但陆小曼似乎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前半辈子一直被人养着从未尝过挣钱滋味的陆小曼,似乎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55、后来徐志摩又来逼她离婚。他们在一个朋友家里见了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办。”徐志摩用狠硬的态度说“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张幼仪见他如此无情,对第二个儿子的出生也毫不理会,知道无法挽回,于是被迫签字离了婚。
56、徐志摩回到家里,开始对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开的嫌弃,对她说“我要离婚!”但张幼仪还是默默地为丈夫洗衣服、做饭伺候丈夫。当时,张幼仪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国陪读的,两岁的儿子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看。21岁的张幼仪已经又怀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劝她去打胎。张幼仪便说打胎很危险,徐志摩却冷漠地说:“坐火车肇事还会死人的,难道你就不坐火车了吗?”
57、在他心里,并不是张幼仪不够好,只是因为她不是他爱的人而已。
58、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并非没文化的乡村女人。她的相貌也不差,也是大家闺秀并个性极强。
59、徐志摩在林徽因作报告的那天坐飞机赶回来,在济南遭遇空难,林徽因的心空了,她知道,她是最懂徐志摩的人。
60、可是林家上上下下开了个大会,都举双手反对,林徽因的几个姑母也见识不凡,认为他能抛弃幼仪,保不齐将来也会抛弃徽因。因此,他空有的唏嘘感慨!找个男人,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百姓,还是厚道靠谱第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抛妻弃子总是不被主流认可!
61、这样的家庭用一句时兴话形容,那就是:典型官二代加富二代啊。按道理,这样的家境,陆小曼又是独女,女儿守寡后,不说让她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保障她衣食无忧是完全没问题的啊!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偏偏,陆小曼在守寡后过得穷困潦倒,一度只能靠情人翁瑞午变卖家产才能勉强度日,这到底是为何呢?
62、嫁给梁思成后夫妻二人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考察与保护。
63、幼仪也出任过东吴大学德语教师之职,还是上海女子银行的总经理,这当然得益于张家一门四女八子个个响当当,也有幼仪自强不息的成分,后来她在五十岁又找到知心爱人,享年八十八岁。这是后话,儿子阿欢也长大成人了。陆小曼也是绝代风华的大才女,出身名门,是有名的名媛。王庚的妻子。王庚被徐夺妻之后,陆打掉了胎儿,终身没有再怀过孕。她也为爱情做了牺牲了,陆徐两人也许没有婚前的激情了,结婚后聚少离多,摩擦不断,加上徐家不接纳陆,只接纳幼仪,所以过的也不好。后来,徐飞机失事,幼仪为徐收尸,处理了后事,又为徐父养老送终。而陆也在五十岁出头,红颜不复美丽了,还过早调谢了。
64、在婚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她遇到了爱情,然后把他当成后半生的命运,为之放弃自我,放弃大放异彩的人生,而最终结局,却终是如张幼仪般,即使如何卑微,终换来对方的嫌弃和抛弃。
65、此外,陆定在找老婆方便也相当幸运,他的妻子,陆小曼生母吴曼华不仅才貌出众,还是名门闺秀,她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
66、徐志摩虽然会写诗作文,但对爱情婚姻轻率的行为,违背了人伦道德,可以说对父母不孝,对子女不慈,对妻子不忠贞,对朋友无信义,并且他身为人师带坏风气,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幸的。
67、陆小曼从小家境优渥,父亲陆定是北洋的财神,又只有她一个女儿,可谓是在金山银海中长大的,也正因为此,养成了她大手大脚的习惯。
68、林徽因和徐志摩是一对金童玉女或者说是才子佳人的言论,曾一度风靡不止,但其实这两人还真就不适合,否则林徽因也不会说徐志摩喜欢的其实并不是自己,而是他幻想中的那个林徽因。那么徐志摩幻想中的林徽因是什么样的呢?绝对是浪漫的,而且肯定不会是一个工科女,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69、他为她写下无数浪漫的情诗,他们一起坐在康桥柳树下看夕阳,一起看夕阳下闪着金波的潺潺流水,任那细雨笼罩的绵绵情丝围绕飘散。
70、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
71、她曾是他眼中的寄生虫,附属品,想用卑微的爱,来换取他的重视,却一次次被他所伤。
72、书中选配相关图片近200幅,栩栩如生地反映林徽因及其家人、友人的风貌。
73、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74、完婚后,徐志摩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达成早日延续徐家香火的愿望,他对张幼仪例行公事般地履行了夫妻职责,便离家求学去了。
75、徐志摩的诗词《再别康桥》非常著名,特别是其中那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76、所以当时徐志摩的日常生活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吃喝玩乐,再加上吟诗作对。而陆小曼则也是这样的人,她与王庚生活不到一起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王庚不爱她,而是王庚的重心还是放在了事业上。但其实在当时看来王庚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好男人,一个工作狂却每周都要分出一到两天来陪陆小曼。可和当时随叫随到的徐志摩相比,王庚自然还是差了一些。若是说徐志摩追求的是浪漫,那么陆小曼则就像是诗中的美女。
77、1921年秋天,林徽因认识了浪漫诗人徐志摩,他完全被她聪颖的才气和清雅的气质吸引,于是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78、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79、在面对抉择时,她是果敢的,发现婚姻的症结所在时,她想尽一切办法去化解。面对爱人对她的刻板误解,她曾极力讨好,想要扭转他的看法;面对爱人的拒绝,她懂得主动出击。
80、尽管陆小曼也才情过人,但是放到现在,她可说是一个只懂享受的渣女。
81、对于徐志摩张幼仪的婚姻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张幼仪的四哥看中了徐志摩的才华,率先与徐家议亲,欲将自己的还未毕业妹妹嫁给徐志摩。
82、陆小曼生于一九零三年,一九六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陆小曼江苏长州人,民国时期著名女画家,写作也非常棒。
83、其实,女人会花钱也没什么,但太会花钱了还是会让一般男人吃不消。根据相关人员的叙述,陆小曼花钱那可不是一般女人的花法啊,她不善理财,没有固定收入,但却打牌、跳舞、包戏院捧场、赌博、炒股票等,样样都会。
84、后来陆小曼这样说的:我决心要把志摩的书印出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认识他。这本日记的出版是我工作的开始……我预备慢慢地拿志摩的东西出齐了,然后再写一本我们两人的传记,只要我能够完成上述的志愿,那我一切都满足了。
85、此后近30年,翁瑞午接替徐志摩一直负担着陆小曼的生活,这以后的陆小曼,得以再次依附男人过活。只是,可能是徐志摩死后有所悟,也可能是意识到翁瑞午没那么有钱(有很多孩子要照顾),陆小曼一改奢侈作风并戒了鸦片,开始过上了相对简朴甚至称得上穷困潦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