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精选100句)

2023-06-14 08:57:19

朱可夫

1、这场突变,无疑是朱可夫个人的重大悲剧。从此以后,他赋闲在家。即使1964年勃列日涅夫将赫鲁晓夫赶下台后,朱可夫也没有被起用。朱可夫的晚年就是在凄凉中度过的。

2、战后,朱可夫担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驻扎在德国境内。不过,斯大林却以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盟军将领都已经回国了为由,把朱可夫也召回了苏联国内,其实这是变相地让朱可夫脱离军队。

3、这就是令朱可夫铭记一生的“火星行动”,当然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如日中天,形同战神,苏联也极力掩盖朱可夫的缺点和败绩。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的象征”朱可夫是这句名言最贴切的典范!一将功成万骨枯,朱可夫这位常胜将军的功成之路,也同样是用无数士兵的献血堆出来的,但相比其他国家,俄国人付出的代价更高。(朱可夫)。

4、救了赫鲁晓夫反被赫鲁晓夫拿下不过,顶峰也意味着下降的开始,朱可夫这位在政治上不甘寂寞的老帅也不例外。

5、为什么说朱可夫即使打了很多的胜仗,但仍然是自己士兵的损失远远大于德军的损失呢?

6、戴着人工呼吸器,朱可夫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

7、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多彩的,朱可夫母亲乐观,坚韧,永不服输的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

8、为了干掉贝利亚,赫鲁晓夫想到了刚刚回来的朱可夫。朱可夫与赫鲁晓夫自然是一拍即合,对于差点清洗了自己的贝利亚,朱可夫可谓是恨之入骨。

9、第二个例子是1943年一位步兵营营长的战斗经过记录,一位名叫B·佳特洛夫的营长在回忆1943年12月的一次战斗经过时写道:“开始冲锋了。我们摆起了一条散兵线,弯弯曲曲像条黑色的长蛇。紧跟在它的后面又是一条散兵线。而且这些黑色的弯弯曲曲、又蠕动着的长蛇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是那么的荒谬,那么的不正常!黑白相映,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于是德国人的子弹像雨点一般飞了过来。许多火力点也开始了射击。大口径的机枪开始从第二条防线的堑壕里向外扫射。散兵线纷纷倒下。

10、▲苏联红军发起密集冲锋营长拼命地喊着:‘冲啊!……去你妈的!冲啊!……向前冲!冲啊!我枪毙了你!’但是,已经不可能再次发起进攻了。想像一下吧,在枪林弹雨中怎么可能从地上爬得起来……不管怎么说,指挥员们到底还是把‘黑色的农村步兵’组织起来进行了几次进攻。但是,这是徒劳无益的。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密集了,还没走上两步,就都像柱子一样纷纷倒下。从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苏联人进攻时,导致他们毁灭的最大障碍是进攻时的密集冲锋,苏联人进攻时,一波接着一波,德国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般,这样的强攻结果就是一波波的苏联人倒下,因此苏联人的战术素养非常值得怀疑,他们明显没有德国人“会打仗”,感觉苏联人步兵进攻战术似乎还在沿袭冷兵器时代的模式,靠人海战术往前平推,不惜牺牲任何士兵的生命以谋求胜利。

11、把朱可夫的败仗罗列出来,天天在说,这无疑是给人一种朱可夫总打败仗的感觉,但是朱可夫的胜仗现在就是无人提及了,这的确是给人一种朱可夫不会打仗的感觉,但是如果朱可夫不会打仗,那么莫斯科在1941年就被德国人打下来了。

12、当年,列宁格勒地委书记基洛夫由于在一次d内大会上的讲话,掌声持续十五分钟,而斯大林获得的掌声仅十分,而遭到暗杀。于是,斯大林趁调查基洛夫死因展开的大清洗运动,将苏联军队的中高层指挥人员屠杀殆尽。然而,当他想要再故技重施时,三位苏联元帅立即就站出来阻止了。

13、朱可夫的败仗相对来说,主要是在第三次勒热夫战役中没有削平德国人的勒热夫突出部,这次战役现在被提出来的非常多,但是除了这一仗以外,朱可夫打得败仗还有哪些呢?也就还有在柏林战役中,在泽洛高地前的进展不够迅速,耽误了三天的时间,在朱可夫指挥的其他战役中,朱可夫都是能够完成斯大林交与的任务。

14、朱可夫5岁那年,朱可夫家遭受了一场灾难:屋顶因年久失修倒塌了,全家不得不迁移。朱可夫的父亲说:“必须离开这里,否则我们都要被砸死。现在天气暖和,我们可以住在草棚里。至于以后,到时再说吧。说不定会有人租给我们一间暖房或谷仓。”

15、此次战役狠狠打击了纳粹德国,大涨了同盟国的士气,是二战中的几个转折点之同时也是朱可夫军事生涯中的辉煌之作。朱可夫以大胆的决策,犀利的进攻,再度为苏联力挽狂澜,也为自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6、1945年6月24日为了庆祝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上午10点,骑兵出身的朱可夫元帅再次跨上白马,代表苏联最高统帅检阅部队,这也成为了朱可夫永远的经典形象。

17、5月2日,新任柏林守军指挥官魏德林将军前往朱可夫设在柏林的指挥部投降时,他带来了一条令苏军懊悔无比的消息:希特勒已在两天前自杀身亡。二战中最亮眼的一颗胜利果实——俘虏希特勒,原本已紧握在朱可夫手里,现在却再也不可能获得了。相反,朱可夫要想尽一切办法向所有人证明:希特勒死了而不是逃了。事实也是如此,德国投降后,苏美英皆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确认希特勒是否真的死亡了。

18、就是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其母仍坚持供小朱可夫上学,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而且培养出积极乐观坚韧的性格。

19、与德军相比,苏军的整体指挥官素质比较低,而一支军队的战斗风格和战术素养是和他的指挥官的能力分不开的,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几乎很少有苏联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时候,多数都是占人数绝对优势的苏军以大量的伤亡代价歼灭少数作战素质较高的德国军队,然后战后再源源不断的用生力军弥补战斗损失,这样苏军又能持续保证兵力优势。

20、这样就是为什么斯大林听说中国的淮海战役,中国以60万兵力战胜了美械装备的80万国民d军队,其中还歼灭55万时,高呼这简直就是东方奇迹,因为他们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斗,与中国人灵活机动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斗方式还存在较大差距。说句不好听的,朱可夫的这种依靠比敌人付出更多的伤亡代价方式取得胜利,在中国早就被当做败军之将了!

21、1923年4月,年仅26岁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39团团长。当时苏联组建了第一批坦克团,而朱可夫的团则被遴选从事这种新武器的试验,这使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到机械化作战的实践。1924年7月又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开始狂热的学习。结业时,他专门骑马返回部队,历时7昼夜,行程963公里,对沿途的地形进行了勘察。

22、尽管工作很累,但看书、学习成了朱可夫最大的乐趣。他常跑着去送货,把舅舅给的车马费省下来,用来买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学完了公办中学的所有课程,并通过了考试。当然,他依然关心国、内外的大事,看报纸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23、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朱可夫顺势异军突起。1955年,根据赫鲁晓夫的提名,朱可夫接替布尔加宁出任国防部长。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朱可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24、但由于斯大林在世时树立了个人权威制,任何人不经他允许,不能插手其他部门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某些权力机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克格勃就被贝利亚垄断。贝利亚可以随时调动克格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要是想搞掉马林科夫他们也不难。为了夺权,赫鲁晓夫决定动用军队先搞掉贝利亚。此时,他想到了早在战前,在他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时就已熟识的朱可夫(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是布尔加宁)。实际上,朱可夫与贝利亚早在斯大林在世时就有矛盾。当时,贝利亚怕朱可夫威胁到自己,将朱可夫列入了一个“军人阴谋集团”。但斯大林并没同意打倒朱可夫,他对贝利亚说:“你不要找朱可夫的麻烦了。我了解他,他不是叛徒。”斯大林此言救了朱可夫,但从此朱可夫就与贝利亚结下了仇。

25、如日中天的赫鲁晓夫自然是其他两方联手攻击的对象。彼时的赫鲁晓夫也露出了破绽,其激进的“反斯大林”举措造成了苏联国内政局的混乱,在国际上也引发了一系列反苏事件。这就是用来攻击赫鲁晓夫的最好子弹。

26、朱可夫的母亲毫无怨言地干着。为了不饿死,村里及周围村庄的许多妇女也都是这样干。她们把年幼的孩子丢给步履艰难、年事已高的奶奶、爷爷照管,自己不顾道路泥泞,也不管天寒地冻,外出为别人从马洛亚罗斯拉维茨、谢尔普霍夫等地运货。

27、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是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同时也告诉我们,很多杰出人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

28、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29、朱可夫的第二任夫人去世后的第二年,朱可夫因病去世。尽管朱可夫元帅去世,但是他的冤情仍然没有得到平反,朱可夫还有三位千金,所以苏联对他的三位千金十分怀疑,于是当时世界闻名的情报机构下达了残酷的命令,那就是全体24小时都监视朱可夫的千金,而这个情报机构就是克格勃。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朱可夫的三位千金都没有一点隐私,做什么事情都在情报人员的眼皮子底下。

30、作为骑兵连长,全连100多人,在坦波夫省这次战斗,他遇到2000余名哥萨克骑兵——100余人对2000余名作战,朱可夫临危不惧,连续坚守了7个小时,打退了对方6次进攻,守住了阵地。

31、朱可夫回国后,得到了莫斯科人民的热情欢迎。此时,他的光芒几乎已盖过了苏联领袖斯大林,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人物,这是斯大林最不能容忍的。恼羞成怒的斯大林一开始还假意让朱可夫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但很快就把他从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主要领导的名单中剔除了。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此后斯大林又开始给朱可夫罗织谋反的罪名。

32、他的舅舅是个皮毛匠兼皮货商人,11岁的朱可夫先从学徒做起,干够四年半才能出师。他每天6点起床收拾作坊,给师傅们打下手,晚上很晚才能收拾完睡觉,而且时不时地挨师傅的打,就连舅舅也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他一顿。

33、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一直是苏军最高统帅部成员,从1942年8月起到战争结束,一直担任最高副统帅。多次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被派往前线,并曾先后担任过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

34、10月10日,斯大林给朱可夫打来电话,正式通知他,最高统帅部决定任命他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35、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

36、朱可夫的母亲叫乌斯季妮娅·阿尔捷米耶芙娜。她出生于邻村——乔尔纳亚河附近的格里亚齐村一个很穷的人家。她也是在那里长大的。朱可夫的父亲和母亲结婚时,母亲35岁,父亲已经50岁了。他们两人都是第二次结婚,都是在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就丧偶的。

37、苏联著名的叶廖缅科元帅曾经点评过常胜元帅朱可夫的军事艺术特点,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比敌人兵力多至少2-3倍,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

38、德军在奥得河和柏林的部队装备包括10400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但是在其前线的很多地区,弹药的储备却仅够维持10-14天的激烈战斗,而燃料的储备不足也大大限制了坦克的调遣,并仅够飞机发动一次攻击。而且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大炮都是由高射炮组成。

39、然而会议上,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以“反社会主义煽动”逮捕朱可夫身边的将领的行动从1947年底进行到1949年。

40、为了让自己耗尽心血的著作得以出版,朱可夫不得不向曾经的下属低下头,为此朱可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加上了这样一句话:

41、1941年9月底,中路德军的兵锋已经直指莫斯科,希特勒也信心满满:“进行最后一次打击的条件终于成熟。这一打击应在冬季到来前致敌于死命。”鉴于局势严重,斯大林想起了朱可夫,决定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由朱可夫指挥。11月1日,斯大林问朱可夫,形势是否允许莫斯科举行阅兵式,朱可夫作了肯定的回答。11月7日清晨,红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全副武装的红军威武地走过红场,直接开赴前线,这次阅兵式向世界宣告,苏军必将打败法西斯侵略者。

42、荣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功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年),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43、任命布尔加宁同志、霍赫洛夫同志和克鲁格洛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

44、最终结果是,1947年他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45、弹药运输--仅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就需要7147000枚炮弹。10万辆卡车(大多数是美国提供的福特和斯图德贝克卡车)满载士兵、供给和弹药不停运输。再往东,成千列火车和几万辆卡车把数以百万加仑的航空汽油和33万吨的炸弹运到了前方的近100个机场,苏联的7500架作战飞机将会从那里起飞展开行动。

46、苏联档案中写道,当局在这次搜查中搜到了大量贵重物品,包括“218匹皮毛和丝绸织品、21把猎枪、许多陶瓷古董、17世纪法国艺术家的作品等”。

47、中央主席团会议召开前,赫鲁晓夫秘密知会了朱可夫:“中央主席团会议要讨论贝利亚的问题,可能要逮捕他,你带上几位可靠的人,时刻准备行动。”

48、魏延有反骨,就是老叛徒的意思;冯玉祥是反复无常,做人虚伪的典型。

49、朱可夫一动身,赫鲁晓夫马上中断了在克里米亚的休养,返回莫斯科。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基辅军区。在那里,赫鲁晓夫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向军人们暗示他准备罢免朱可夫。稳定了军队后,赫鲁晓夫从军区回到莫斯科,在1957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苏联陆、海军d的政治工作的决议》。然后,迅速在各军区、舰队,及各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召开的d的积极分子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决议》是冲着朱可夫而来的,这一点已不言自明。

50、中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当属“德械师”、“苏械师”、“美械师”。“德械师”、“苏械师”在后来战场上的表现属于:战斗力强,但由于缺乏补给,战斗力无法获得长时间保证。由于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到二战结束,美国一直在援助中国。所以“美械师”一般能够获得补给,当然不会很多,但总比没有强。可惜的是,“美械师”一直被当做宝贝式的藏着掖着,为以后做准备,战场情况不严重,轻易不肯使用。

51、1945年5月8日,德军元帅凯特尔代表纳粹德国在柏林以东卡尔斯霍斯特镇的一所军事学校的会议厅里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代表苏军,英国空军上将泰勒、美国斯巴茨将军和法国塔西尼代表盟国远征军,接受了德军的投降,纳粹德国就此灭亡。因柏林战役所建立的殊勋,朱可夫被授予“金星”奖章。苏联《红星报》在报道中写道:“德寇投降后,我们在柏林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朱可夫元帅……见到那些阿谀逢迎,服服贴贴的德国人时,元帅的目光流露出轻蔑……元帅参加了烈士们的葬礼,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为了祖国和自由与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他抓起一把泥土,撒进坟墓里,接着又朝军旗走去,吻了吻它的一角。”

52、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防方面军合并为西方方面军。

53、凭借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作为与库图佐夫、苏沃洛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

54、▲斯大林的不惜一切代价命令,缺乏对士兵们生命应有的珍惜

55、这种无畏的进攻气势,对德军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可怕的心理震慑。此时的德军已经经受不住朱可夫部队狂潮般的攻击,开始从泽劳弗高地向柏林退却。到4月18日早晨,这个被称为“柏林之锁”的高地被朱可夫的部队打开了。

56、前苏将领中有这样一个将军,他出身贫寒,从普通士兵做起,凭借着不懈努力学习,凭借着英勇战斗,凭借着指挥千军万马,直至做到苏军元帅。

57、随后赫鲁晓夫论功行赏,朱可夫自然居于首功,晋升为主席团正式委员,进入了苏共中央的最高决策圈,这是朱可夫政治生涯的顶峰。

58、朱可夫也因此被晋升为元帅,并且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甚至在d内的威望和声誉也极高。这就让斯大林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甚至想在d内掀起第二次大清洗,将朱可夫和他的势力彻底铲除。只是这个时候的斯大林已经不是10几年了,他可以轻松凭借基洛夫事件掀起大清洗运动。

59、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与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60、▲苏联元帅的合影,正是由于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

61、出身贫寒的小朱可夫,童年时光里,物质生活条件是悲惨的,父母虽辛勤工作,但穷的甚至无屋可住。

62、当时斯大林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当时政府权力多掌握在他的心腹贝利亚手中。

63、1957年,马林科夫与莫洛托夫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制定了一个逼宫计划。

64、尔后,指挥苏军完成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使苏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在战略反攻阶段,又直接组织和协调实施了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和柏林战役,直到最后捣毁法西斯巢穴柏林,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军投降,走上军事颠峰。

65、正常的话,一个“美械师”装备:冲锋枪1080支,卡宾枪540支,M1903步枪4500支,重机枪72挺,轻机枪约270余挺,火焰喷射器约27个,60mm迫击炮约170门,81mm迫击炮约36门,75mm山炮12门,105mm榴弹炮12门。

66、在拿下贝利亚后,围绕国际、国内的重大方针政策,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的矛盾日趋尖锐。赫鲁晓夫力排众议,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造成苏联国内政局混乱,并诱发了国际上的一系列反苏事件,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苏共中央主席团内部,对赫鲁晓夫不满的人渐渐占了上风。他们频频密谋,准备一举罢免赫鲁晓夫的d中央第一书记职务。

67、为了争夺这座象征第三帝国政权的庞大建筑物,朱可夫的部队和装备精良的德国d卫军部队进行了一场近距离的血战。即使在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各层数以后,在上面楼层的守军仍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又一层楼地与德军搏斗。直到夜间,苏军才终于在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升起了苏联的旗帜。

68、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朱可夫传》、《回忆与思考》

69、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70、▲勒热夫战场上的德军依托良好的防御体系击败了进攻的苏军

71、此时,包括柏林守军在内的整个防线上大约集结了100万人,有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和五六十岁的老人。由这些人在战壕里拿着反坦克手榴弹和近距离反坦克火箭炮与苏军的坦克部队作战时,还是能给苏联造成很大破坏。

72、然而,斯大林突然暴死后,赫鲁晓夫和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找到朱可夫,希望他支持高调贝利亚。

73、第79军包围并攻占了柏林臭名昭彰的摩亚比特综合监狱,解放了数千名苏军战俘,他们随后被武装起来编人步兵营。由于在监狱中遭受了数年的非人待遇,这些战俘早已不习惯军事纪律,很多士兵都已堕落为一群专事强奸、抢劫和杀戮的酒鬼。

74、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到任后,马上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开辟野战军用机场与日军争夺制空权,经空战后,苏军完胜,取得战场制空权,并与斯大林联系,迅速增加兵力兵器。

75、朱可夫于1931年2月晋升为骑兵第2旅旅长,1932年2月被任命为骑兵总监部副总监,1933年3月任骑兵第4师师长,1937年秋到1938年春为骑兵第3军、第6军军长,1938年在中国任短时间军事顾问后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1940年6月,朱可夫任基铺特别军区司令,被晋升为大将。

76、而到了柏林战役,应该说朱可夫是有一些被斯大林照顾的意思,不过朱可夫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是在白俄罗斯战役之后,之前朱可夫作为大本营代表经常是协调几个方面军的行动,象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乌克兰等一系列战役,苏军都是取得了胜利,把这样一个指挥能力较强的将军派到最重要的是柏林方向也是合情合理的。况且,现在站在上帝视角说斯大林照顾,那就是扯淡了,别忘了在1944年战争还没有结束,虽然都明白纳粹德国大局已定,但是对于还在进行的战争,谁也不会掉以轻心,把苏军中最强大的一个方面军交给朱可夫指挥,这的确是照顾朱可夫,但也是给朱可夫最重的担子,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直接进攻柏林。

77、就在斗争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刻,朱可夫走了进来。他对与会的主席团委员说:“同志们,今天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要拉拢我!要我站在他那边!”听到这话,会议室顿时哑场了。会议主持人布尔加宁见势不好,只得宣布休会,会议在第二天继续举行。这样,马林科夫等人试图一举罢免赫鲁晓夫的计划遇到了挫折。在朱可夫的帮助下,于1957年6月22日召开了苏共中央全会,最终给马林科夫集团每人戴上一顶“反d集团分子”的帽子。在赫鲁晓夫论功行赏的名单中,朱可夫自然排在首位。他获得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升迁:从候补主席团委员,晋升为主席团正式委员,从而进入了苏共中央的最高决策圈。朱可夫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78、总之,无论真相如何,即使朱可夫写了大量的材料承认错误,言辞诚恳,但斯大林还是将他从中央委员会开除,并降职调任敖德萨地区司令员。

79、然而1957年赫鲁晓夫和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

80、到1945年4月,苏军已经进逼德国首都柏林。斯大林将苏军高级将领从前线召回,研究对德国的最后进攻。在会议中科涅夫和朱可夫争相请战,而“狡猾”的斯大林并不明确表态,而是让他们分别制定方案,最后确定了“谁先打到柏林归谁”的模糊原则,实质上就是让两位元帅展开“比赛”。

81、不过,沙波什尼科夫同样看出了西南方面军部队所面临的危险,与他的副手华西列夫斯基(AleksandrMikhaylovich Vasilevsky)少将一起试图说服斯大林无论如何让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东岸。

82、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上入侵苏联计划。

83、按照苏联笑话的一贯传统,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朱可夫压根没什么d性”。这倒还真不是对苏联战神的污蔑或者指责,而是一个现实。

84、朱可夫认为赫鲁晓夫实力最强,选择支持他。在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试图逼宫发动政变时,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他说“军队反对(罢免赫鲁晓夫)的提议,没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85、机会很快就来了,但却是在遥远的东方。自1935年以来,日本关东军就一直在在蒙古国和伪满边境制造摩擦,并不断增兵,与蒙苏军发生冲突。为防御日军可能的进攻,朱可夫被派往远东组织军事部署。

86、1924~1930年间,朱可夫进入著名的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深造,他不仅果敢顽强,而且足智多谋、有见地。学习期间,他常常提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见解。

87、朱可夫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军事“奇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击战法侵占了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主张收缩兵力,于7月29日正式提出放弃基辅的建议,结果不仅被斯大林指责为“胡说八道”,而且半小时后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调任新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次日,朱可夫即到任,了解情况,着手准备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的耶利尼亚地区发动一次进攻战役。这是朱可夫在苏德战争中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略性战役。1941年8月30日至9月8日,他成功地实施了这次进攻战役,彻底铲除了德军在耶利尼亚的突击部,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上改善防御态势,赢得了时间。

88、尽管暴躁的军士们吓坏了涉世不深的新兵,但朱可夫却很快适应了军营的生活,并且在各项训练课目考核中,成绩优秀,成为去教导队参加培训的30人之一。到了教导队,他遇到了更暴躁的军士,久而久之,朱可夫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粗暴地对待部下。

89、此后的战局开始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苏军不给德军以喘息之机,先后在库尔斯克战役和第聂伯河战役中重创了德军“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12月中旬,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斯大林要求在一年内把德军全部逐出苏联领土,将战争推列国外。朱可夫受命主持制定了连续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的计划,也就是著名的“十次斯大林打击”。已经渐露窘境的纳粹德国在挨了这一系列的闷棍后,被逐出了苏联领土,损失160万人,仆从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并对德宣战。

90、“火星行动”作战体现了朱可夫的典型风格,苏军7个集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以泰山压顶之势对德军发起向心攻击,但是朱可夫明显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德军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将城镇乡村修建成要塞据点支撑防线,精确部署了交叉火力网杀伤突破敌军,此外这次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拥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战役爆发后先后有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了莫德尔。

91、8月,中央集团军群为了消除南翼威胁发动戈梅利战役,围歼了苏第13集团军(隶属新成立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第5集团军分兵力,使得战线对德军极为有利: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各自向东伸出一个突击集团,隐然呈现将苏西南方面军合围在基辅一带方圆500平方千米之内的态势。

92、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朱可夫突然非常耿直的说道“同志们,今天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要拉拢我!要我站在他那边!”听到这一耿直的发言,与会的各方突然哑口无言。

93、1912年,16岁的朱可夫出师了。让他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回家看一看父母和姐姐了;但让他心酸的是,生活的艰辛,让父母明显得苍老了许多。随着见识的增多,朱可夫再也不想安分地当一名皮毛匠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

94、▲1925年,列宁格勒工农红军现代指挥员骑兵培训班。

95、柏林攻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战斗也即将结束,但朱可夫在卫国战争中多次临危受命,挽救败局所谱写的军事史的神话却永远留在了史册,他赢得了人们永远的崇敬。

96、朱可夫全名: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是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

97、只是战后的1946年3月,朱可夫失去了斯大林信任,被免去陆军总司令一职。这个细节被科涅夫详细记录,而朱可夫则只字未提。

98、比如,姐姐玛莎因学习不好留级了,朱可夫的父母也是旧有观念,认为女孩子“无才便是德”,决定不让她上学了。朱可夫据理力争,指出姐姐留级的原因,是家务活太多,上学时间少,并希望姐姐继续上学。父母被说动了,玛莎很感谢他。

99、因为朱可夫没有什么d性,永远只站在实力强的一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中秋节的词语句子(精选7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