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谚语及物候知识(精选82句)
农谚谚语及物候知识
1、人们在时间的交替中生活,在季节的变化中变化。二十四节气在讲述气象变化的同时,也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在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它不仅是指导春耕、夏耘、秋收、冬储的农业事典,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着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人们围绕每一个时令节点,自发地组织农事生产,有序地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使传统的知识体系在丰富多彩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中得以存续。至今依然是进行农时预报和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参照。
2、(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4、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疑惑,你能把它解决一下吗?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6、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因此,主要适合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黄河中下游地处北纬30-40度,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农业十分发达。人们依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由于二十四节气对农业活动的指导性强,并且通俗易懂,所以,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之间得以推广,并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
7、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清明和冬至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心目里和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和极尽赞颂之情一样(人们把月亮和太阳神格化,编创出大量的神话传说就是最好的说明),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8、 师:很好,抓住了关键的句子,这样解决问题既便捷又准确。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9、“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10、 段落内部(句子、词语)之间也很严密。
11、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12、透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农谚,用乡人们最质朴的眼光审视自然,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就会发现是多么富有哲理啊。
13、 生2:“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14、每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始终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空间是固定的、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物最初是自己感知到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间天长了、天短了;什么时间冰化了、河开了、风来了、雨来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冬蛰的昆虫苏醒了,大地可以耕种、种子可以发芽、庄稼可以生长了;什么时候候鸟飞来了、飞走了……这些气候和物候的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15、这个题目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而且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种种物候现象比喻成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研究的重要性。
16、(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17、预设:(1)学生抓住首先,第二等标志性词语,教给学生用标志性词语分析写作顺序的方法;追问11段的标志性词语,明确11段是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
18、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二十四节气显然是一种具有特定科学内涵、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创造,这是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可以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很好的典型范例。
19、印象里,许多不会识文断字的祖辈们,一年到头忙于田间劳作,挂在他们嘴边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通俗易懂的农谚了。
20、在他去世的前一天,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记下:“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21、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农业部的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同约定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村民委员会、遂昌县非遗保护中心、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村民委员会,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文化馆等相关社区,将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体系得以存续。
22、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 螳螂乱飞,有阵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23、二十四节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如“两分两至”和“四立”,用于划分一年四季;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如反映热量状况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五个节气,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暑程度,还有反映降水现象的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此外,白露、寒露和霜降虽然表现的是水汽凝结现象,但反映的却是温度的逐渐下降过程;第三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如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种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与农业气象关系密切,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24、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25、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26、农谚俗语,涉及各类知识,内蕴颇丰。在我年少的心目中,父亲无所不知。
27、谚语作为人类智慧高度概括并以口头形式广泛流传的、短小而精准的语言形式,虽说是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丰富的创造和积累,但是,居住在广阔地域上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人则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各类谚语。有涉及生活知识的谚语,有讲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谚语,有寓教于乐的谚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反映了中国人生活的全部侧面。其中,尤以反映中国人祖祖辈辈农业生产活动的农谚最为珍贵。农谚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又把自己的劳动和生活有序地安排在时间的进程中。这是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创造和传承的宝贵的口头传统,这种升华为精准短语的农业生活经验,是规律的总结,也是劳动生活的指导,最鲜明可感地刻画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的影像。
28、明确:什么是条理?条理就是说话的顺序。写文章也要讲究条理,不论叙事、写景、状物,都要根据表达需要,安排好顺序。请同学来说说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29、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品味了说明文的语言。关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物候学知识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兴趣。同时也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专心研究,也许你就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下课。
30、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
31、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2、 依据课下注释,本文选自《科学大众》。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这门科学介绍给农民和想要了解这门科学知识的一般读者。作者运用群众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深奥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让老百姓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也体现了科学家人文情怀。
33、生:文中用了很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第7自然段“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0天”、“10天”,用具体的天数表达得很准确。
34、天空在清明以后,开始高远起来。土地上的庄稼,迅速拔节。不久,阳光和雨水会把大地酿造得一片金黄。
35、 生5:“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感情。
36、人们对于节气和物候的理解,早已注意到了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带来的差异化规律。即使同在春季、同处于一个节气,不同地域也都会有不同的物候表现。晋南有农谚曰:“桃花开,杏花落,种上玉米没有错”。临汾市翼城县海拔480米左右的平川地区,在“清明”初期就开始播种玉米;但位于海拔1040米的隆化垣上,种植玉米就到了“谷雨”初期。桃花盛开的时间相差半个月,播种的时间就退后半个月。因此,节气农谚用“桃花盛开、杏花始落”的物候现象来确定玉米播种时间,符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和生态环境,比单纯依靠天气预报会更加“舒适”,也更加符合天时,有可能获得高产。晋南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因此,长期以来,在晋南农村人们已经形成了以抗旱为中心的小麦春季管理模式。“人勤春来早。”“立春”刚过,晋南农村就要开始春浇小麦了。当今,农村讲求科学种田,节气对农业的影响也与时俱进。“春浇加春追,枕着馍馍睡”。在河滩肥水浅薄地块,农民顶凌耙耱,春浇前先给小麦实施春追化肥,就是当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具体表现。春分时节,晋南农村已经是一片花的世界了。此时,樱桃花始开放。随着近年来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广大农村形成了新的节气谚语:“春分三候,樱桃授粉。”确保樱桃花朵正常的授粉受精,才能使形成的幼果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至于脱落。人工授粉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提高果树坐果率。此时,晋南农村的果农抓住农时,进入了果树管理的大忙季节。即使在四季特征并不明显的气候区域,也有依节气轴线所产生的一系列农业谚语指导生产。这种谚语交口相传、世代相袭,为各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如,福建农谚“惊蛰犁头动,春分地气通”;湖南农谚“清明到,把种泡”;安徽农谚“清明下种,谷雨栽秧”;东北农谚:“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
37、通过柏老师的介绍,我们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从网上也是重温了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我发现每个节气的内容都十分丰富,除了直观提示天象与物候的关系外,还包括与节气关系密切的农业生产仪式、民间风俗习惯、诗歌民谣谚语以及各种传说故事等节气文化。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养生知识也是非常受关注。那下面我们就请柏老师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38、父亲对气象农谚俗语相当的熟稔。在乡下生活,看云识天,那是农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最基础的本领。
39、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40、 师:哪位同学想和大家交流你的思考成果?
41、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 )
42、大气现象千变万化,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数还是能测的,气象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气象学分支学科很多,也尤为复杂,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论出门还是农业生产、森林防火、航空、海洋、水文以及医疗等都广泛应用。
43、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44、2018年9月26日,通过历史和气候渊源方面的考量,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将晋南翼城历山地区确定为“七十二候历”起源地。晋南翼城历山地区属黄河中游,这里四季分明,“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主要就形成于以历山为中心的区域。这里至今仍存有非常丰富、有活力的节气景观:不仅留存有华北唯一一片原始森林,而且在其周边翼城、垣曲和平陆有着相对衡定的生态圈环境。近一个世纪以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节气和物候的表现出一定的变化。但在历山地区,对气候生态形成重要影响的无霜期、初霜日、终霜日等气象指标则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个区域现存古代典籍《夏小正》记载中的几乎所有动植物。从地形状态看,这里海拔高度跨越2000米范围,山川水旱皆有,梁峁沟壑俱全,有着良好的“节气”“物候”表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其气候表现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关键时间段相符程度高。来到这里,能够体验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和重要的物候表现。
45、今天我们与您聊聊“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来一次精神的相遇。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柏芸。刚刚我们聊了一些申遗背后的故事,也听了非常恢弘,又十分接地气的申遗宣传片。下面我们来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小时候可能我们都唱过二十四节气歌,但是从来没想过“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就请柏芸老师来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46、通过找中心句,概括文章要点,体会说明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47、老家山高坡陡,每家每户耕种的水田都是就着山势、地势围建而成,一般只有靠近底部的水田不存在缺水的情况,所以,如何让水田存水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48、 “迎接”将秋天写得很有情意,好象是位善解人意的老人。
49、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
50、人们根据月初、月中日月运行位置与天气、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早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已有了和现代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名称的记载。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黄道上的经度)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51、所以我懂得父亲,当他在立秋的时间里驻足,他一定就看见了五谷丰登的胜景。那是他内心的花朵——硕果在泥土上最美丽的绽放!
52、目前,我国第37次南极考察已结束,王同学发现,考察团每年都选择10月、11月出发,次年4月左右返回。小王问老师,4月春天了,不是越往南温度越高吗,为什么南极考察团不在趁着天气晴好,在南极多呆一段时间,多考察一下呢?请你帮老师给小王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明确竺可桢写的是北半球尤其是中国的物候现象。)
53、品冬:“风雪载途”写寒冬,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大,寒气逼人的景象。
54、先来看几则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农谚。大家一起读一读,可以边拍手边读。大家发现非常有趣味性,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在农民伯伯的眼里,大自然的语言是有声的,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在科学家竺可桢的笔下,大自然会拥有怎样的语言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55、 师:文章除了运用两字词语外,还运用了一些成语,比如“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等,请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下面请同学们齐读1-2自然段,让我们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
56、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57、(4)桃花、杏花不可以换。农谚: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苔菜。
58、过渡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遣词造句是非常有条理的,也是非常准确、严密的。而在这准确、严密中,我们发现它还非常生动。请看这一段。
59、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化灿烂辉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现太阳在黄道(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与一年(回归年,太阳年)中季节、物候的变化的对应关系,从而总结和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历法,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
60、生:还有第5自然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里也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
61、二十四节气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博物、幼学算术、饮馔养生等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与信仰礼仪、诗词歌赋、说唱戏文、时令谚语、民间美术、棋艺书画等文化表现形式交融共生。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城市雕塑、建筑装饰、音乐舞蹈、文学影视创作、儿童绘本,乃至新兴的数字化知识产品,饱含节气文化的滋养而别开生面。
62、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历法的诞生,起初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太阳的运转带来的气候、季节与物候的变化,明确了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三月,一月分两气,一气分三候,并发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又根据这些关系命名了各个节气,并由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如“芒种”这个节气,说的是这个时期的小麦、大麦等有芒的禾本科作物已经成熟,要抓紧时间收割。芒种同时也是有芒的谷类作物播种的最佳时期,倘若耽误了就有可能造成歉收。在这个时期,农业既要抢收,又要抢播,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所以,节气名称又叫“忙种”。又如小满时,夏熟作物(主要指我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南方水田需要蓄满水,否则,芒种时无法栽插水稻。所以,称之为“小满”。
63、 师:读完了,想想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64、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65、这时节父亲经常要到稻田里看看。如果天不下雨,父亲就会让哥哥和我去找水源,然后采用挖沟渠方式,或将竹竿划破后,制作成简易水槽,将水引到缺水的稻田里去。
66、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城市里的人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距遥远,那么我们还需要二十四节气吗?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我们现在按星期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其实这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安排的机械的生活节律。二十四节气则是认识大自然的变化、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利用大自然的变化而制定的时间框架,它的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多彩意蕴,提醒着人们要回归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入像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时间框架。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漠视自然已经太久了,而要了解自然,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
67、其次,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它是我们在面对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非常精细的、科学的认知方法,是我们对于自然认知和实践的记录手段。
68、总结语:说明文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但是科学家竺可桢却写的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通俗易懂。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考虑到他的写作目的。他想要哪些人看。
69、盛夏的暴雨,令人欢喜令人愁。“一天一暴,田埂收稻”,赶紧收东西,抢暴。村道上,到处是奔跑的人们。
70、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候鸟去来、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71、二十四节气中最主要的时间节点有八个,“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时八节”。围绕四时八节等节气时令,传统社会形成了系列的信仰与仪式活动。
72、小时候,我也潜移默化的接受着这样的农耕文化启蒙。在这样的时节,父亲会带着我和哥哥在房前屋后闲置的红土地里,种上豇豆、四季豆、丝瓜、南瓜和葵花等种子。
73、(豆蝇云形容云很小,遮不住猛烈的阳光,晒得地上人们快要热死。)
74、父亲是一个开明、有思想的人,我常把秋天比作父亲的旷达,淡然。我清楚秋天这个词对于父亲的意义。
75、孩子们从小就开始熟记《节气歌》,可以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开启认识自然万物的感知。顺天应时、循时而动成为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
76、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里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重阳无雨春十三无雨一冬干。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雷轰天顶,有雨不狠;雷轰天边,大雨连天。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77、师:是的,运用具体的数字可以让说明变得准确,所以列数字是使说明准确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有吗?
78、 生3: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北京比广州的纬度高,所以春天来得晚,玉兰花开的也就晚。
79、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实行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的几种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所谓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除阳历之外,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就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加以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我们所称的“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所遵行的夏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历法。
80、父亲的农谚还有许多:譬如“立春三日草返青”“春雪赛马跑”“三月牛上滩”“谷雨种早棉”“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秋后一伏,是稻都出”……
81、 引导语:请大家从修辞和词语的角度,赏析这一段,批注2-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