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精选80句)
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1、虽然如此,但柏拉图仍是在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人性理论上,对人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他对“至善”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对终极人性的统一认识。
2、苏格拉底曾说,他并没有多少理论,只是通过引导,将思想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或通过提问,让学生们自己判断与摸索,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使我想起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人的一生,像在麦田中前行,有人优柔寡断,“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良机。也有人把握当下,不失时机地摘下饱满的麦穗,见好就收。人生短暂,选定方向,抬头看路,低头拉车。人要有志,但若无“足下”,何来“千里”?
3、紧接着的问题是:一个人如何有权拥有本来属于别人的东西呢?这是有关转让的正义原则(theprincipleofjusticeintransfer)的问题。诺齐克的答案很简单:如果最初的占有是正义的,那么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物品的任何转让同样合乎正义。“从一个正义的状态中以正义的步骤产生出的任何东西,它本身便是正义的。”这是第三个步骤。诺齐克指出,除了重复应用这两条原则,没有人有资格可以正当地持有任何物品。但当有人违反这两条原则时,我们则需要一条对不正义占有或转让的修正原则(aprincipleofrectificationofinjustice)加以补救。这是最后一个步骤。诺齐克声称,这三条原则已经穷尽了分配正义中的所有问题。(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4、苏格拉底生前“述而不作”。他的生平和学说,主要来自门人弟子的记载。下面摘录两个故事:
5、I. 《游叙弗伦篇》、《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
6、柏拉图的理想世界论指出了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反射出了更高层次的世界的阴影。柏拉图主张在这个更高层次的世界里存在着最理想的国度,这种形式实现了真正的光明而不仅是阴影。我们所品尝到的食物的甜美只不过是“甜美”的理所反射的阴影,而我们所见到的光辉四射的太阳也只不过是“光明”本身形式反射的残影。
7、接下来几篇则被视为过渡期或转型期的对话录:
8、苏格拉底一生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他没有著作,其留传下来的言行都是由他的弟子柏拉图等人所汇编的对话中总结出来的。
9、无论是生前还是死亡之后,都有许多人追寻着苏格拉底的步伐,同时也有一大批人在反对他的思想,这也能说明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
10、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11、公元前399年6月,苏格拉底这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蛊惑青年。
12、“除非我们能由哲学家担任国王进行统治、或是现在那些被称为国王的人真正适当地学习了哲学,使政治权力和哲学能完全相融合,并且将现在那些只从事政治而不钻研哲学、或只钻研哲学而不从事政治的家伙完全驱逐出去,否则,我们的城邦永远也不会获得安宁、人类也不会免于邪恶的灾难。”(《理想国》 473c-d)
13、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我们了解他主要通过他的两个学生:一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一是柏拉图。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主要记载见他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而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的很大部分众所周知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这两个人的著作分别多大程度上代表“真实的”苏格拉底。一般认为,色诺芬的记载具有较强历史价值,而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还要更多地到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寻找。但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的思想,有多少真正代表苏格拉底,有多少代表柏拉图本人,又是另一个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作品更多反映苏格拉底的思想,晚期作品更多代表柏拉图本人。虽然学界对柏拉图作品的时间本身亦有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对话录中,《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欧绪弗洛篇》等是了解苏格拉底最重要和可靠的来源。
14、罗伯特•保罗•沃尔夫(RobertPaulWolff)193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57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71年以来,他一直执教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授课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和微观经济学等。沃尔夫编、著有21部著作,内容涉及康德哲学、社会与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法哲学、休谟哲学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等。其著作被翻译成超过12种语言,销售量超过75万册。
15、这本书中,苏格拉底和格⽼孔、尤苏戴莫斯的谈话就是这样的典范。
16、还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展现了苏格拉底的过人品格。《会饮篇》中描述了他完全不为美貌所诱惑,在战争中英勇善战,忍耐力惊人:无论对饥渴还是寒冷的忍耐,都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冷得可怕的冬天,他赤着脚站在冰上,穿着平时的衣服,却比那些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更若无其事。他为了追求哲学放弃了让自己生活富足的机会,一生生活在贫穷中。在政治生活中,不管是要对抗僭主还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他永远毫不动摇地坚持真理。所有这些,都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对追求真知和至善的完美诠释。
17、“理”应该被视为一种永恒的东西,亦即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而且静态的。由于它们是完美的模型,它们并没有理由被改变或进化。依据这种逻辑,以及柏拉图所提出的理论,一个人可以想像宇宙中存在一个更高的至善状态,这种至善状态下任何形式都是最终极的、或最完美的。所有形式都分配到了一部分的至善状态,而所有形式都在现实世界反映出了一部分的真理。
18、40岁时,苏格拉底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入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被剥夺权力后,雅典城邦实行了直接民主制度,公民大会对一切重大问题进行投票表决,同时设置了五百人会议,管理港口、军事设备和其他公共财物,并为议会准备日程。五百人会议每年抽签轮换人选。这种业余人员组成的政府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上: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
19、(摘要)有关苏格拉底的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阿里斯托芬、柏拉图与色诺芬。但是,学者们对哪些资料更为可靠一直争论不断,因此,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真像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三种不同的有关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的诠释路径或解决方式。本文尝试对这几种不同的诠释路径进行梳理,认为只有对比性的诠释进路才更为可取。对比性诠释虽然以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为主,但并不排斥其他作品的参考价值,反而推进这些作品中的文本间性研究。
20、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21、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22、⽣活得最好的⼈,是那些努⼒活得好的⼈;最幸福的⼈,是那些那些意识到⾃⼰在越过越好的⼈。
23、他的学生曾去神殿向神求签来询问谁是全雅典最聪明的人。神告诉他说无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个学生回去把此事告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出于自身的怀疑便开始在全城之中寻找一个比他更加聪明的人。他拜访了雅典的许多权贵,其中有当时掌权的众多政治家、闻名一方的著名诗人、负责实际建设工作、建出众多美轮美奂建筑的工艺家。但这些知名人士却全部让苏格拉底大为失望。
24、只有到了文艺复兴,当西方世界对于古典文明的兴趣开始复苏时,柏拉图的哲学才又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成了文艺复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为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到了19世纪,柏拉图的名声恢复了,至少跟亚里士多德的不相上下。
25、诺齐克的哲学启蒙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曾自述,十五六岁的时候,他手拿这本书在布鲁克林区的大街闲逛,渴望得到大人的注意。他虽然只读了一部分,而且也不大懂,“但却被其深深吸引,并知道内容十分美妙”(TheExaminedLife,p.303)。但真正令他投入哲学思考,并决定以此为终身事业的,却是哥伦比亚的哲学教授摩根贝沙(SidneyMorgenbesser)。事缘在一门有关二十世纪社会政治思想的课上,诺齐克提出任何想法,摩根贝沙都可以提出质疑,指出他的观点要么忽视了某些重要分别,要么忽略了其他反对的可能性。诺齐克愈受挑战,愈希望将问题弄清楚,结果他上齐了所有摩根贝沙开的课。后来他戏称,他是“主修摩根贝沙”(majorinMorgenbesser)。
26、作者简介:周南,福建古田人,1952年生,福建沙县插队知识青年,福州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农兵大学生,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董辅礽讲座教授。
27、诺齐克有关社会正义的论证有几个步骤。第他首先指出,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一些基本权利,最根本的是自我拥有权(rightofself-ownership)以及免于外人干涉的权利。这些权利构成一种诺齐克所称的道德的“边际约束”(sideconstraint),禁止任何人用整体利益或其他价值之名,侵犯一个人的权利。权利的至上性构成诺齐克整个理论的基础。但拥有自我,却不表示人自动有权拥有外在世界中本来不属于任何人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地。因为资源有限,而每个人总想占有更多的财产。诺齐克于是提出一个有关土地及资源占取的正义原则(theprincipleofjusticeinacquisition)。他认为,只要人们满足一个洛克式的附带条件(Lockeanproviso),也即在占取时没有令其他人的情况变得更坏,例如留给其他人足够多和同样好的资源,这种占取便是公正的。这是第二个步骤。
28、当时,雅典有这样一条法律:被判处死刑的人如能逃往国外就可不被追究;如不想流亡,还可用钱赎罪。在收监期间,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他的弟子们有的劝他远走他国,有的愿代他赎罪,但都被他拒绝。他明确表示他不会潜逃或赎罪,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无论用什么手段来苟且偷生都是向邪恶屈服,都是对德行的背叛。后来他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O岁。
29、事实上,早期希腊哲学是以唯物主义精神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第一性原则,虽然它的形式相当原始。我们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哲学时曾说过,在脱离原始神话后,古希腊哲学的第一形态是唯物主义,此种万物主义精神基本贯穿了整个前苏格拉底时期。
30、苏格拉底认为,人在获得新知识新思想的时候是十分痛苦的,如果一位孕妇在生孩子的时候,没有人帮助的话,那么极有可能遇到危险,这和人们获得新知识是一样的,如果他们在产生新思想的时候没有被人正确的进行引导,那么他非常容易在某个时间段导致自己的精神死亡,而精神死亡的外在表现就是走上了一条邪路,他把自己比喻成助产士,这也就是说他要引导所有的青少年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即使这一个过程会让青少年们十分痛苦。
31、苏格拉底是一个勇者,也是一个智者,他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神明赐予雅典的礼物,他无惧无畏,为整个国家献出了生命,他有逃跑的机会,可是仍然选择死亡,而原因竟然是为了维护要杀死他的这个国家法律的权威。
32、同年春天诺齐克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发表连续六讲的“洛克讲座”(JohnLockeLectures)。该年在美国本土,诺齐克更破天荒地与罗尔斯、德沃金、汤姆森、斯坎伦(T.M.Scanlon)及内格尔等六位道德哲学家,共同上书最高法院,要求法院保障宪法赋予人民个人自决的基本权利,容许医生协助绝症病人安乐死合法化。在这宗充满争议及引起全国关注的诉讼中,这支桑德尔(MichaelSandel)笔下的自由主义“梦幻之队”,能够放下彼此的哲学分歧,联手直接参与公共讨论,在美国司法史上极为少见。而罗尔斯和诺齐克这两位一左一右的自由主义巨擘,能够在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上达成共识,共同发表宣言,更成一时美谈。而细读该文,我们将发现,他们皆深信自由民主社会最根本的价值,系于个人自主(personalautonomy)。例如在宣言的结语,他们便声称:“每个个人都有权利,做出‘那些关乎个体尊严及自主的最切身及个人的选择’。这种权利包括行使某些对一个人的死亡方式及时间的支配的权利。”
33、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是真正通过自己学习,获取许多知识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深刻研究了荷马史诗,并且学习了父亲的雕刻手艺,在30岁的时候,他成为一个不收任何报酬的教师。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种种作为感到十分满意,他自封为神赐予整个雅典的礼物,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与人讨论问题,他一辈子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室外生活的,在街上遇到人就探讨各种问题,他的涉猎十分广泛,不仅仅是在政治哲学上要学习,甚至是寻常人的生活技能上,他都不乏学习的兴趣。
34、《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初版封面(1974年)
35、对话录里关注的话题都围绕于人性和政治美德之间。而在这两者之下进行的讨论还包括了宗教虔诚、自我克制、勇气、友情、以及爱情。经常被提起的问题之一在于美德是否能被传授,以及美德究竟是什么。而知识和舆论、感觉和现实、自然和人为、身体和灵魂、快乐和痛苦、犯罪和惩罚等等,这些议题都在超过一篇对话录里被讨论过。其他包括了灵魂的不朽、艺术和文学的作用、对妇女和奴隶的对待、政府的形式等等,很少有人类知识领域是柏拉图不感兴趣的,也很少有知识领域是柏拉图所不曾深刻探讨的。
36、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37、柏拉图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亚里斯东(Ariston)、母亲是培里克琼(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第四。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有“平坦、宽阔”的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38、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
39、如果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得到学术界一致推崇,是因为它对国家及正义的理解,符合了很多人本身已有的道德直觉及对政府角色的理解,那么《无政府》的成功,却更多是因为它极具挑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在欧美盛行,主流观点认为要建立一个正义社会,政府便须通过累进税及其他措施进行广泛的财富再分配,缓和资本主义的贫富悬殊。诺齐克却以其犀利严密的论证、活泼生动的文风和令人拍案叫绝的例子,尖锐地指出,任何超出古典自由主义“守夜人”(nightwatchman)角色的国家,都是不正义的。这在理性或情感上,均大大挑战了很多人的道德信念。当代著名伦理学家辛格(PeterSinger)便曾指出,《无政府》的出版是当代政治哲学一件大事,因为在认真回应诺齐克之前,任何哲学家都不可再视“社会正义要求财富再分配”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命题。这是持平之论。很少人会完全接受诺齐克对国家的理解,但读完《无政府》,却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国家的性质,以及一个正义社会的道德基础何在。所以,在七十年代的哲学界,罗尔斯和诺齐克分别提供了两种值得重视的自由主义版本:一左一右。规范政治哲学在历经半世纪的沉寂之后,重新在英美哲学界蓬勃起来。
40、英国的Lewis Campbell是第一个率先使用文体学(stylometry)证明以时期来分类柏拉图著作是可行的学者
41、依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国家是由许多不同的灵魂所构成的,自然而然的会从贵族政治转变为阶级政治、接着转变为寡头政治、然后是民主政治、最后则会转变为专制政治。或许苏格拉底试着警告后人的是,一个国家会由许多无所节制的灵魂所统治,而那些具有智慧的灵魂应该试着劝告或节制那些热衷权力、金钱、名誉、和名声的人们。
42、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极力为苏格拉底的守法和虔敬进行辩护,认为苏格拉底被控告崇拜新神灵是因为他宣称有“神圣的指引”(divinesign),实际上,按照色诺芬的记载,苏格拉底所听到的“神圣指引”与当时的雅典官方权威所听到的声音没有不同,只是雅典人误解了。所以,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不是一位具有威胁的宗教革命家,对雅典根本不构成威胁,因为他没有做过不敬神的活动。如若这样,为什么苏格拉底还会以引进新的神明、不钦敬雅典诸神的罪名而被判死刑呢?显然,柏拉图《申辩》的记载更为真实。按照柏拉图的报道,苏格拉底不仅不相信希腊传统宗教中的诸神,认为神圣的存在不依赖于诸神,而且苏格拉底所听信的“神圣指引”根本不同于雅典传统宗教人士的神圣经验。
43、借由苏格拉底的角色发言,柏拉图主张一个社会应该如同个人心灵的结构一般,划分为“欲望/勇气/理性”这三个部分。
44、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诺齐克首次在这里承认《无政府》的论证有严重不足,并不再坚持早年放任自由主义的立场。例如他认为政府应该抽取遗产税,因为代代累积的遗产所造成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他同时承认放任自由主义对政府的理解过于狭隘,因为它未能充分考虑民主社会中公民的互相合作及团结的重要性。诺齐克这番率直的表白,一定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也需要极大勇气。他如此剖白:“我早年写了一本政治哲学著作,标示出一种特定的观点,一种于我现在看来是严重不足的想法(我稍后会对此再作解释)。我特别意识到,要渐渐淡忘或逃避一段智性的过去(intellectualpast)的困难。其他人在对谈中,常常希望我继续维持那个年轻人的‘放任自由主义’的立场——虽然他们自己拒斥它,也可能宁愿从来没有人曾经主张过它。”
45、苏格拉底看到了接下来的混乱,于是,他下定了决心要改变现在的社会情况,他认为雅典之所以陷落,是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他要查出雅典这一个城市真正的病因是什么。苏格拉底看穿了当时的人们信仰的神明,其实无法提供给人们有益的帮助,他明白人们信仰神明是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灵寄托,那么,如果有一个良性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岂不是更好?
46、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47、雅典学院的细节。柏拉图手指向天,象征他认为品德来自于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亚里斯多德则手指向地,象征他认为知识是透过经验观察所获得的概念。
48、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49、转变期:《高尔吉亚篇》、《泰阿泰德篇》、《美诺篇》、《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智士篇》、《政治家篇》、《会饮篇》、《斐多篇》、《菲力帕斯篇》
50、柏拉图将这些“哲学家国王”定义为“那些爱好真理的人”(《理想国》 475c),并且以船长与他的船只、或医生与他的医药的寓言来正当化这种主张,既然航海和医病都不是所有人能有资格实行的专业,统治也应该由专业的人进行。《理想国》里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专注于建构一种教育体制,希望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适合进行统治的哲学家国王。
51、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良好教育,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道德理性,才算明白了人之为人的特性,从而为道德培养确立了一种人性根据。这表明苏格拉底的人性论是一种人文主义人性论,这种人文主义人性论又为其道德主义政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苏格拉底十分热爱自己的故乡,对于神明也有着万分的崇敬,他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者,他认为,自己不能够让雅典的法律失去公正性,失去权威性,自己落到这个下场,那一定是因为自己做错了某件事,同时,如果自己马上要面临死亡,那么自己就不能够抗拒,因为这是神灵对于自己的召唤,既然神明在召唤自己,那么为什么要抗拒死亡的呢?
53、III.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会饮篇》、《斐多篇》
54、所以在苏格拉底之前,智者学派也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智者学派所说的“人”,一般说来,只是强调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只凭个人的感性经验和欲望、利益行事,只从个人中心出发评判事物。
55、苏格拉底关于正义、善恶的观点,其实和⽼⼦不谋⽽合。善于恶好与坏,其实并不好判断。
56、雅典一味发展文化不发展军事,带来的后果就是被斯巴达人踏平,雅典虽然也尝试着进行反抗,可是无奈之下,还是接受了来自斯巴达的征服者,从此之后的雅典,再也不可能恢复曾经的繁荣。
57、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首次描述这种办法。因为这种反诘法,苏格拉底被视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之父。
58、诺齐克的第二本书,是1981年出版的《哲学解释》(PhilosophicalExplanation)。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厚达七百多页,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及价值三大部分,讨论一系列康德式的问题,例如事物存有如何可能、知识及自由意志如何可能、客观的道德真理及人生意义如何可能等。其中他对哲学怀疑论的批判及对知识的基础的看法,引起最多的注意。值得留意的是,在这本书中,他从事哲学的方式有了一个明显转变。他不再接受以严格演绎进行论证的分析哲学方法,因为这种从一些基本原则演绎出整个系统的进路,就如一个摇摇欲坠的高塔,只要底部不稳,便会整个倒塌。他转而提出一个“帕特农神殿模式”(ParthenonModel)。顾名思义,“首先,我们将各自分离的哲学洞见,逐柱逐柱地竖起来。然后,我们再在一个以普遍原则或主题的大屋顶之下,将它们联结统一起来”。这样的好处是,即使神殿某部分被破坏,其他部分依然可以屹立不倒。他继而指出,传统塔状论证结构的目的是证明(proof),总希望以论辩的,非此即彼以及一拳击倒的方式强迫别人接受最后的结论。而他则倡议一种以解释及理解为主的哲学多元主义(philosophicalpluralism),一方面在哲学解释中尝试肯定各种不兼容的观点,同时又可根据某些共同的标准将其排序。诺齐克似乎认为,在很多哲学问题上,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各种理论不一定互相排斥,而可能各有洞见,从不同角度对真理的探寻做出贡献。
59、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来追求德行。
60、所以,这样的新思想,也就从侧面变成了对于人类认知自己无知的教导。苏格拉底的这样种种作为,也让他被当时重新归为奴隶主民主制度的雅典统治者判为蔑视传统神明、引进新兴神明、腐化当时青年等一系列十分可笑又莫须有的罪名,最终他被判处以死刑。
61、不过,许多以年代分类的排序依然具有高度争议性。现代学者通常同意的排序是如同以下的:
62、苏格拉底的一生正好经历了雅典的衰败阶段,他也曾加入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但他所关注所思考的却是,雅典有如此伟大的文明,为何也会衰弱。是战争失败吗?还是人民太穷?
63、所以你看,即使苏格拉底是一个流氓,他也是一个神圣的流氓。
64、苏格拉底认为,“自知”不仅体现在道德方面,更体现在知识方面。它不仅告诫普通人,更是对自然哲学家们的警示。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知识,并把实践理论、思辨理性、道德哲学和知识论统一起来,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寻求一种确定的、永恒的哲学真理。
65、苏格拉底时刻提醒着自己身边的人们,让他们明白,万事万物都有道理,我们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过有道理的生活,他把哲学这一个十分难以理解的学科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是“爱智慧”。
66、假如你是一个同时代的雅典人,你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见到这位伟人,都能够感受到他是真正活到幸福之中,这样的思想境界,着实让人感到敬佩。
67、1994年诺齐克被诊断出身患胃癌,医生甚至估计他最多只有半年寿命。但诺齐克对生命始终保持乐观幽默的态度,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继续著书教学,对生命没有任何抱怨。正如他说:“我五十五岁的寿命,已较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人长命了。……在我余生中,我没有任何强烈渴求去改变我的生活。我没有心怀跑去大溪地的秘密欲望,或想变成一个剧院歌星,又或想成为一个赛车手或院长。我只想一如以往地,爱护我的妻子和孩子,和他们玩乐,并且做我平日一样做的事情:思考、教学和写作。”
68、出于仰慕,最近去希腊首都雅典,我特地去寻访雅典学院(AcademyofAthens)主楼外的苏格拉底大理石坐像。苏格拉底右手支着下颚,仿佛在思考(见图1)。雅典学院是希腊的国家科学院,在那里安放一个“高高在上”的苏格拉底的雕像,蕴含着继承先贤智慧的寓意。
69、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70、《苏格拉底的困惑》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诺齐克(RobertNozick,1938-2002)的一本论文集,收录了他之前出版的不同性质的论文,甚至有哲学小说,可说是相当奇特的一本著作。本文不拟在此详细介绍此书内容,而是尝试为诺齐克的哲学人生绘一速写,以让读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71、“我⼀⽣⼀世没有做过不义的事,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申辩了。”
72、20岁时,苏格拉底师从阿那克萨哥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他试图自己来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因此,苏格拉底决定放弃对自然的研究。
73、在物质与精神的众多对立之中,最基本的对立是物质是“多”的,而精神是“单一”的,因此物质最终逃不开被分解,精神则是不可分的、永恒不变的。对此,苏格拉底指出:物质是可以感觉并看得见的,而精神则是无法感觉并且看不见的,只能通过人的思想去找寻它。
74、到了1998年,诺齐克被哈佛大学委任为“大学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是哈佛的最高荣誉,当时全校只有十七人享此殊荣。2001年10月诺齐克出版了他最后的一本书《不变性:客观世界的基本结构》。这是一本深具野心之作,诺齐克意图另辟蹊径,对哲学中争议不休却无定论的一些根本问题,提出自己一套解释。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真理?真理和客观性的关系如何?如何回应相对主义的挑战?意识(consciousness)和伦理的功能是什么?诺齐克运用了生物、物理、博弈论等各方面的知识,试图从宇宙进化论的角度,解释科学及伦理世界的客观性。
75、苏格拉底展现了更丰富的一面:即那种不懈的探索所塑造的人格。苏格拉底教导我们的,不纯然是探索真理的方法,更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方法(及引导他的那些信条)。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活在他的探索中,活在他与别人的探索交往中。我们看到,探索的方式如何塑造了苏格拉底,渗透进他的生,他的死。苏格拉底是以身传教的,一如佛陀与耶稣。在哲学家中,只有苏格拉底如此实践哲学。
76、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在酝酿欧洲文化的最初形态时,它已初显规模。也就是说,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其跨出第一步时,就已大体上显示了一种发展方向,孕育了以后成熟期的基本特点。以希腊为起点的欧洲文化,在其最初阶段也显示了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表现在由原始神的世界观发展为宇宙论的自然哲学的世界观,也就是前苏格拉底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特点是探索宇宙具体的“始基”。
77、JohnRawls(1921-20024)
78、苏格拉底的死,尤其是他的尊严与无悔,与他后来享有的声誉具有相当的关系。柏拉图和色诺芬(Xenophon)把他的思想传给后人,苏格拉底的殉难使他的教诲显得越发神圣。但是,他的教诲对于科学和后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追求究竟有什么影响呢?苏格拉底公开反对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说他没有时间理会那些试图探索物理世界本质的人。他相信,他们最好还是去研究伦理学和人际关系问题,以使人们可以学会如何作为好公民而过上心怀满足的祥和生活。表面上看,他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79、那么,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云》,可否视为重新还原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可靠资料呢?公元前423年,阿里斯多芬写成喜剧作品《云》。他有意创作这部滑稽的作品来揶揄苏格拉底,也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有些举止或行动在当时的希腊社会看来的稀奇古怪的。《云》的故事梗概是:喜剧主角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谢若丰(Chaerophon)经营着一个被称作买卖论辩技巧的学园(phrontisterion)。阿提卡的一个富有的农夫Strepsiades让他的独生子Phidippides去那里接受培训,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真理,而是为了不择手段地学会说服别人的能力,以对抗那些一直前来强迫他的儿子偿还因赌输而欠下的一笔可观债务的逼债份子。但Phidippides并不想去学习,Strepsiades只能亲自前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只学习到一个跳蚤可以跳“跳蚤脚”的几倍远、蚊子的嘴是不是发出嗡嗡的声音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发明。苏格拉底是坐在一个被悬挂起来的篮子里出场的,因为他可以离开地面,呼吸上面的空气而更能自由地思想。他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神灵的能力都被赋予自然的能力。他热衷于解释打雷下雨等自然现象,认为宙斯根本不存在。他还说服他的学生放下所谓对神的虔敬与正义,过一种自由的、没有伦理拘束的快乐生活(酒色、宴饮、节庆和赌博等)。一开始,Strepsiades并没有对苏格拉底教授的东西有所不满,直到有一次Phidippides和他意见不合而起争执时挨了儿子的一个掌掴,他才忽然醒悟,儿子堕落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是苏格拉底及其同伙。喜剧以Strepidiades怒火中烧,一把火烧了苏格拉底买卖“思想”的店铺而收场,结束了苏格拉底对学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