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励志手抄报内容(精选23句)
勤学励志手抄报内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仅有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才有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才能为自我的远大梦想供给得以实现的基础;有远大的志向抱负,也能为勤学苦读供给强大的动力。离开了苦读,远大的志向抱负便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泡影;失去了志向抱负,勤学苦读也难以持久。所以,我们不仅仅要从小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并且要注意树立远大的志向抱负,明确自我的奋斗目标。(勤学励志手抄报内容)。
2、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3、勤能补拙(qínnéngbǔzhuō)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4、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5、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6、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知行合方可成就事业。
8、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9、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0、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就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损失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12、起初,他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每天把全部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后来,就能看许多英文原著了。除了课堂学习,他在课外还读了许多书报,尤其是喜欢读孙中山先生革命派办的《民权报》、《民生报》,以及当时中外进步思想家的著作。由于他的勤奋苦学,品学兼优,使全校师生十分钦佩。1917年6月,周恩来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了。他在南开学校4年,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追求进步、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了。
13、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1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
15、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6、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17、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9、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
20、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
21、习惯的力量是无形而又强大的,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而坏的习惯则像恶魔缠身,处处影响你的生活。所以,当你意识到坏习惯的存在以及它带给你的不便和莫名其妙时,请冷静地反思一下。不停地反问自己,总有一次你会翻然醒悟,然后才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它。就像故事中的保罗·盖蒂,把坏习惯留在昨天的梦里,留在阴雨的夜里。
22、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