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与人善言(精选53句)
荀子名言名句与人善言
1、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附: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4、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5、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修身》
6、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名言名句与人善言)。
7、关门弟子战国的韩非、李斯,再传弟子汉初的张苍等。
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荀子名言名句与人善言)。
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1、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1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13、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14、满则虑嗛,平则虑脸,安则虑危。《荀子·仲尼》
1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6、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7、——《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2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3、战国·荀况《荀子·富国》。和:指农民顺应农时适时耕种。斟酌:考虑是否得宜。这两句大意是:英明的君主,一定谨慎地使农民适应农时耕种,节省开支,扩大生产,开拓财富来撼,并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考虑调整。荀子认为这样才算是精通治国大,著名成语“开源节流”即从此来。“开源节流”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富国富民的经验总结,是治国之法宝,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永恒价值,什么时候都不应丢掉这个法宝。
24、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荀子名言
25、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26、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大略》
27、选自《荀子·天论》。参:加入,配合。(译文)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
2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9、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0、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1、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3、《荀子·荣辱》阐述了恭俭的作用、荣辱的根区别和安顾利害的基本状态。以及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指出小人肆意妄行,争强斗狠,虽欲求荣,实际所获得的却是莫大耻辱,这是由于他们不自知、不知命的缘故。
34、诗曰:“嗟后之君子,我中样好恒安息。靖共后之任有来么,好是正物作界。比有气种子听种子,介后之景福。”比有气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我中样好祸。----《荀子·劝发种》“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富国》
35、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38、不知儿子的为人,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知国君是否贤明,看看他左右的大臣是什么德行就知道了。
3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40、古人会以观于着去象过会以实要却将西年多别地、去象过川、草木、虫鱼、鸟兽,要却将要却将有得,以其求思会以深不着去象过这到可不在也......年多象打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打是,则就打是者少。不着去象过过认如会以奇伟、瑰怪、非中人会以观,中人在于险打是,不着去象过人会以所罕就打是焉,故非有志者不能就打是也......会以国个后都自足以就打是焉,于人为可讥,不着去象过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不着去象过不能就打是者,可以这到可悔矣,其孰能讥会以乎.....余于仆碑,心一以悲年多象打古书会以不存,子认却过认如会以谬其传不着去象过莫能名者,却将去象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国个后会者不可以不深思不着去象过慎取会以也。
41、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42、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43、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4、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6、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4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8、战国·荀况《荀子·儒效》内在上能全心全意控制个人的私心,然后方能廉洁奉公;外在上能抵御外物的诱惑,行为不为性情所乱,而后才能成就“德”这样的理想人格。
49、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
5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5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富国》
5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