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和对联的区别(精选25句)

2023-05-23 10:14:02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

1、  两处字位同字相对的,兼且也是全句七字均同声:

2、  严格意义的楹联书法,专指以宣纸对称书写对联,经装裱后用于中堂两侧悬挂或陈设于客厅书房墙壁上单纯供人欣赏的综合艺术品。楹联书法出现时间约在明代中晚期,由明末入清的书家,如傅山、王铎、朱耷、王时敏、朱彝尊等已有不少楹联书法作品传世,至清中期,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以及郑燮、邓石如、伊秉绶等一流书家均书写过大量的楹联书法作品,楹联书法从书写格式到题款用印等均日臻丰富和完善。进入近现代,随着楹联文体自身发展到鼎盛阶段,楹联书法也与之一道进入一个巅峰时期。林则徐、翁同龢、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吴昌硕以及同时兼为楹联大家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把晚清的楹联书法创作推向了极致。承晚清楹联书法之绪余,民国时期也是楹联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梁启超、李叔同、李瑞清、于右任等书法名家都留下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楹联书法作品。

3、  由于春联只能在节日期间对门起到装饰作用,门上在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空白,所以出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明代中期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传统的“门文化”就发展出了由竹木等材料镌刻对偶语句,适用于第宅、官署、祠庙以及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等各式建筑,可以长期悬挂的楹联形式,从而把“祈福迎祥”的功能进一步上升为“抒情达意”的功能。

4、古代因有很多学者敢于不断创新,以致,出现了不少文学大家,而现代呢?书比古人念得多,连个“雅俗共赏”的对联韵律还要“执己之见”,缺少包容,悲哀呀!

5、楹联是书面语,更正式,同时,学术性也更强。楹联是一门学问,上下联如何对,是有很多讲究的。

6、客家人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战乱、徙迁的悲欢离合,更对祖国这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

7、  总体来说,要掌握对联的平仄运用,需要熟悉以下四点:

8、  楹联的文学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如诗如画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楹联的文学性是直接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继承而来的。

9、  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10、(清代状元书法对联)亦种奇花亦种菜-----状元科学家吴其濬及其楹联书法

11、“德义渊闳,履禄绥厚。”此联大意是:财禄丰厚是因为德行深厚。

12、  要想在楹联创作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对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3、  罗列了这么多复杂的对联现象,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楹联”的概念呢?

14、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15、  首先,让我们回到纯文本的层面,就像上面三副对联,它们应该是归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字呢?它们是不是属于文体,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文体?

16、  对联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古代蒙学读物,如《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然后是传统的“对课教学”,也即“对对子”。

17、(清官御史对联之二)打虎英雄赵启霖——赵启霖及其联墨鉴赏

18、邮购地址:030012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124号

19、(清官御史联墨之四)早将白水自明心——江春霖书法对联鉴赏

20、  曲阜孔府号称“天下第一人家”,在大门也有这样一副“曲阜标志”的楹联:

21、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

22、  清代李渔曾独创有两种颇具个性化的联板,一是用木板裁为蕉叶形状的“蕉叶联”,一是用竹子制作的“此君联”。《闲情偶寄》介绍“此君联”时说:“截竹一筒,剖而为外去其青,内铲其节,磨之极光,务使如镜,然后书以联句,令名手镌之,掺以石青或石绿,即墨字亦可。以云乎雅,则未有雅于此者;以云乎俭,亦未有俭于此者。不宁惟是,从来柱上加联,非板不可,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抵牾,势难贴服,何如以圆合圆,纤毫不谬,有天机凑泊之妙乎?”由此来看,前述“抱柱联”的出现,应该也是受到了“此君联”的启发。

23、有为当踵武,学以践行,勤能补拙,喜文光辉岭表,不负江山不负时。

24、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姗姗造句(精选3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