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摘抄文案100句】

2023-05-16 08:57:48

一、勒石燕然

1、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2、班固《燕然山铭》(典型汉隶,似为班固手书)

3、桑干学派尊重真实的历史,倡导客观观察,努力挖掘文化宝藏,贡献新的观点!!!

4、永元二年(90年)六月,北单于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朝见。但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

5、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的骑兵军车和辎重都与大将军卫青相同,但没有副将,将李敢等人全都任命为大校,充当副将,从代郡、右北平郡出塞二千余里,穿越大沙漠,与匈奴左部的军队遭遇,擒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祀天神,姑衍山祭祀地神,又登上翰海旁边的山峰眺望,共俘获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又封其部将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从骠侯赵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封校尉李敢为关内侯,赐食邑。低级军官和兵卒升官,受赏的人很多。而大将卫青却没有增加食邑,部下军吏士兵全都没有被封侯的。

6、⑼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赢得,剩得,落得。

7、公元88年,窦宪率汉军,南匈奴,乌桓,鲜卑,羌族等多民族武装出击匈奴,于公元89年,在稽落山大破匈奴,斩首一万三千级,收获马牛羊等牲畜百余万头,匈奴先后有二十多万人投降,基本把北匈奴打残。

8、汉明帝于永平十六年(73年)组织反击,派遣窦固等四路大军出击北匈奴,占据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与其争夺西域。然而随着明帝驾崩,北匈奴利用汉朝大丧罢兵之际,勾结西域的焉曹、龟兹等国围攻汉廷西域都护府。

9、安大学碑刻专家高建国。两位亲历者讲述了这一重大

10、历史上西汉经营西域,注重立足楼兰绿洲,先在南道站稳脚跟,再和匈奴争夺北道。先南后北的优点在于根基稳固,缺点在于失之迟缓。在耿秉的时代,匈奴已经在西域经营数十年,再用这种方法,只能让匈奴在北道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11、窦宪东汉时期名将。东汉时期的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是亲汉,而北匈奴是反汉。因当时的北匈奴内部发生变乱,也刚好南匈奴想请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于是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军率兵讨伐北匈奴。一举荡平北匈奴。

12、汉武帝将很小的霍去病接入宫中收养,并且亲自教导他兵法谋略。可以说,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是半个父亲与师父。而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年仅十七岁便随军出征。一路建功立业,第一次打击匈奴就因功封为冠军侯,后累至骠骑大将军!

13、而窦宪身上不安分的基因,似乎比他爷爷和他老爸都多。

14、东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东汉建国第65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而还!

15、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也并非一无所获。汉朝在匈奴领土上设立了朔方郡、五原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郡等,但是燕然山、狼居胥山等广大漠北地区,被汉朝认为是荒蛮无用的地区,更何况匈奴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只是暂时逃走,漠北地区远离中原,条件恶劣无法常年驻守,所以在获胜后汉朝势力迅速撤退,所以漠北并不能算是汉朝领土。

16、章和二年,汉章帝驾崩,幼主刘肇才几岁,窦太后执政。

17、今年7月29日至31日,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苏木境内的一处汉文摩崖石刻进行了实地考察。此摩崖位置在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刻在杭爱山一个支脉的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经过两天的艰苦工作,考察队完成了对该摩崖石刻的拓片、照相等工作,并对石刻文字做了仔细的核对和辨识。考察队最终确认了该摩崖石刻的20行约260多个汉字中的220多个汉字,确定该摩崖石刻即为东汉永元元年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文字形式为典型汉隶,内容和《后汉书·窦宪传》完全匹配。文字内容如下:

18、⑿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

19、齐木德道尔吉介绍,实际上早在1990年就发现了班固所撰《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据蒙古国的同行讲,两位牧民在崖下避雨,猛一抬头发现了模模糊糊的石刻。但直到2017年7月底也没有解读出来。2014年,蒙古国方面联系到了齐木德道尔吉。蒙古国方面此前把踏勘照片、拓片寄来,但由于太模糊无法解读。2017年7月29日至8月1日,齐木德道尔吉和高建国来到蒙古国,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校长喇呼苏荣博士、著名史学家巴拉吉尼玛教授以及国家电视台的玛西巴图等一行在杭爱苏木境内扎起帐篷进行实地研究。

20、西方历史记载,数百年后,西方出现匈人大帝阿提拉(被称上帝之鞭),依然保留黄种人特征,曾率军野蛮冲击罗马帝国!为罗马帝国唱响挽歌!

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1、窦宪之死,意味着东汉第一个外戚专权时代的结束。

2、今天看来,宋意的见策确有独到之处,北匈奴灭亡之后,鲜卑果真成为东汉中后期的北方大患。然而当初汉廷却同意了南匈奴之请,这其中还涉及到一则宫廷丑闻。

3、而代表着汉军胜利的燕然勒功之举,又因班固的文章,千古流传,成为了后世文人、将士对于汉家军威的直接印象以及立功塞外的精神寄托。“燕然刻石”、“燕然勒功”之句在后世的唐诗宋词、明清文章中屡屡可见。最有名的当属宋人范仲淹的名句“燕然未勒归无计”:虽然身处西北边关,但是未有燕然勒功的功绩,哪里还有回家的打算。

4、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封狼居胥”与“勒石燕然”并称古代武将最高荣誉,而完成这两项壮举的人物分别是少年英雄冠军侯霍去病与外戚权臣窦宪!对于霍去病我们总是用无尽的辞藻去赞扬,可是对于窦宪我们大多数人却十分不了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我看来无非是以下两个!

5、本品为石燕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yrtiospirifersinensis(Graban.)或弓石燕Cyrtiospirifersp.的化石。煅制取净石燕,捣碎,置人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冷,研成细粉。

6、事实上,窦宪仅仅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官。这就像官府编书的时候,列出一长串作者,往往是越靠前的,写的字越少。越靠后的,甚至根本就没出现的,才是真正的作者。窦宪当的就是这个最靠前的第一作者。

7、窦宪是个暴脾气,妹妹窦太后掌权后,窦宪报仇心切,私自杀了当年的办案官员,窦宪此举被认为是目无国法,惹得窦太后大怒,要法办他。

8、明帝即位后,开始收拾窦家的愣头青们。最终,窦穆和他的两个儿子——窦勋和窦宣,都死于狱中。

9、齐木德道尔吉分析认为,现在已经解读出220个汉字,石碑上刻的总共有260多个汉字,史书中记载的《燕然山铭》是292个字。虽然差几十个字,但所差的基本是古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像“盖”这种助词就没往上刻,而整个内容是一致的。

10、霍去病举兵北进,封狼居胥,临瀚海,打的漠南无王庭。而窦宪则导致匈奴西迁,成为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迁移,也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当然,窦宪是为了避祸,是有私心的,但后人并没有在意,因为,胜利者你是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去指责他的。

11、所以,要记住真正的英雄,才是对历史的负责。从今往后,再说到燕然山远征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真正的功臣——耿秉。

12、面对窦固的犹豫,耿秉奋身而起:“我愿担任大军的先锋!”说完就上马率领本部士兵北上。其他各路大军迫不得已,也只好跟着耿秉开始疯狂的行军。

13、窦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因此封窦宪为大将军,让他独掌军政大权。窦宪由此骄横跋扈,不可一世。而窦宪在朝政中也被描述为“威震朝纲”,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只需知会一声。窦太后便会下旨赐给他。

14、近2000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后汉书》记载的班固所撰《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

15、自此,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亚欧大陆的东方上演了长达三百年的战和情仇。这其中既有匈奴人白登之围的铁骑无敌,也有昭君出塞的和睦相处,但让后世中原王朝津津乐道更多的却是卫青的封狼居胥、陈汤的虽远必诛,班超绝域轻骑催战云、耿恭孤军千里守边城。而这些汉家军威在燕然勒石之后达到了鼎盛。

16、⑽: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赵扩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17、1990年蒙古国两位牧民发现此石刻,但无法解读

18、窦宪、耿秉随后登上燕然山,由班固作铭,刻石记功,后称”燕然勒石“。

19、不过,窦宪开始只是想招降北匈奴,因为让它投降一样可以达到“灭”掉北匈奴的目的,但与汉朝和好的南匈奴坚决反对。

20、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三、勒石燕然的典故

1、※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南宋建安黄善夫书坊刻本《后汉书·窦宪传》部分影印图

2、燕然勒功,读作yān rán lè gōng,亦称为“勒石燕然”,是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封燕然山铭》碑文上记载“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燕然勒功”、“勒石燕然”作为重要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3、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

4、霍去病把持朝政的权臣窦宪窦宪此人的姐姐是汉章帝的皇后,因此他与霍去病一样是外戚出生。然而窦宪却仗着姐姐的实力,欺负汉元帝年幼把持朝政!

5、近日,考古界传来了好消息,原来,窦宪的勒石燕然是真的!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在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古称燕然山发现了当年班固所刻的石碑。

6、但是汉族并未为此收获“丝绸之路”的胜利,而收获到真正的收益!

7、⑴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8、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9、(名家论史)马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日本“太小人”

10、废:废黜道,施政法则焚,烧百家之言,引申为各种书籍连起来的意思:(秦王)于是废黜前面皇帝的施政法则,烧毁各种书籍.

11、好文推荐:点击文字,立即查阅

12、(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蒋经国的一生

13、此摩崖位置在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刻在杭爱山一个支脉向西南突出的红色岩石上,当地称此山为InilHairhan(北纬45°10′403″,东经104°33′147″,海拔1488m)。摩崖石刻宽3米、高约0.94米,离地高4米多。

14、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15、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

16、燕然勒功,封狼居胥,是古代中原王朝展示武力功业的巅峰记忆。

17、然而,窦宪一意孤行。一年之后,他所拥立的北匈奴单于反叛,北征之功,只停留在了石刻下。反叛的北单于没过几年即被覆灭,但所造成的草原权力真空,却给了鲜卑人崛起的机遇。

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9、两千年前的汉朝,匈奴民族也同样厉害,不仅战斗力爆棚,还非常难缠。

20、当时继位的汉和帝年仅十岁,因此女主称制,窦太后临朝。故而,作为太后的兄长——窦宪则是青云直上,执掌大权。

四、勒石燕然读音

1、(养生必读)破译“女神”宋美龄的长寿密码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摩崖”即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该处摩崖很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边塞纪功碑铭,此前,原刻于陕西省褒城县(今汉中市汉台区褒河镇)古褒斜道的南端——东北褒斜谷之石门隧道的西壁上的《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公园148年),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这次该摩崖石刻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4、此战之后,匈奴远远逃向漠北,延续数百年的汉匈战争得以结束,北部边患由此彻底解除。

5、“秋膘”您得这么贴:“姑姑筵”,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都馋这口!

6、❽李白|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7、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王朝,

8、此后数千年内,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始终是败多胜少,在最为衰弱的北宋,即便连燕云十六州都无法控制,遑论兵锋直抵大漠深处。因此,留给后代子孙的更多是“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崖山灭宋”、满清入关等等这样屈辱的记忆,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9、石燕丹方炉甘石(炉甘石人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煅一炷香,以罐通红为度,取起为末,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如松花色)四两硼砂(铜杓内同水煮干)石燕琥珀朱砂(水飞)各取净末一钱五分鹰屎白(如无,白丁香代之)一钱冰片麝香各分半上为极细末,研至无声,每用少许,水蘸点眼大眦。枯涩无泪,加熊胆、白蜜。血翳,加真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热翳,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老翳,倍硼砂,加猪胰子。

10、熟悉历史陌生化(重新解读),陌生历史普及化(详细介绍);通俗之中最专业(文章质量高),专业之中最通俗(重用户体验)。

11、⑶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12、《普济方.身形》卷四十九引《卫生家宝方》方。乌髭黑发。香附子(生姜1斤取汁浸3宿候香附子透焙干炒焦研)0.5斤,生干地黄(焙)、细辛(焙)各2两,石燕子1(醋淬碎研)1对,青盐5两,炒石榴皮3两,皂角(烧存性)7条,麝香(另研)少许。为细末,入麝香搅匀。临卧揩齿。

13、使至塞上: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14、近日,内蒙古大学发布消息称:“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

15、山不甚高,山顶一块红石崖

16、另外,从军事史的角度上看,窦宪作为指挥东汉第二次征伐北匈奴战争的汉军统帅,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稽落山之战和金微山之战等重大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因而备受贬斥,以致于他的历史功绩也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了。其实,客观地分析窦宪的一生,其有些行为虽令人愤慨,但他对东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作为当时无可争议的优秀将领,他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酉迁。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他所奠定的中国北疆新格局,既是东汉光武、明、章三代的凤愿,是中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窦宪的历史功绩是不应抹杀的。

18、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帝国新星,却在二十三岁就生病去世。汉武帝为了祭奠他将他陪葬茂陵,还在去世前将他的弟弟霍光安排为辅政大臣。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留下的只剩他的传奇故事!

19、首战发生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窦宪并未亲自出马,“代替”他亲自出马的是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他们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北单于见势不妙逃了,窦宪亲自领兵追击,一直追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

20、直到汉和帝登基,窦宪的妹妹摄政,窦宪才又大权在握。

五、勒石燕然的诗句

1、如果给他一个机会,喜欢“刻石记事”的他,也许会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不作死便不会死”这样的墓志铭。

2、❸文徵明的逆袭:8岁不会说话、30岁屡试不第、90岁成一代男神

3、公元89年,北匈奴争立,内部矛盾重重,东汉王朝派车骑将军窦宪等率军出塞三千里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获得大胜。随军的班固写了《封燕然山铭》,刻在摩崖上。这段历史《后汉书·窦宪传》中有详细记载。然而,长期以来,《封燕然山铭》的石刻具体地点在哪里一直没人知道。此前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的专家从阿尔泰山往北找,都没有踪影。

4、如《大雅·裕高》中有“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之句。班固只用“元舅”一词,就将窦宪的尊贵显赫表露无遗。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就感叹到“若班固《燕然》之勒,张昶《华阴》之揭,序亦盛矣。”战是胜战,文更是好文。两相结合,怎能不流传千古?

5、窦宪这次仅动用了一万多人,取得的战果是斩杀北匈奴一万三千人,接受了二十万人的投降,缴获牲畜一百万头。

6、⑺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7、燕然山的远征,同样是耿秉的计划加一线指挥的胜利。

8、然而,窦宪却选择了第三条路:窦宪仗着自己功大,想“结恩北虏”,从投降者择一人立为北单于,“置中郎将领护,如南单于故事”。

9、“封燕然山铭”真迹发现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关于永元元年那次远征的激烈争论。争论双方主要围绕这次远征有无价值、是对是错展开。却都搞错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这次远征的指挥官究竟是谁?

10、这一连串的激战,充分展现了耿秉的用兵思路:精心筹划,勇于冒险。以大纵深的分进合击,或一举全歼敌重兵集团,或通过夺取关键性军事枢纽迫敌投降。而且,耿秉深得士兵信赖,善于机动战,深入敌后,却敢于不设立防御阵地,原因一在于他靠机动本身让敌军处处被动,二在于他非常注重在外围形成轻骑兵的远距离搜索警戒。这是对李广、霍去病军事特色的继承与发扬,更与二战期间德苏第一流的装甲集群指挥官的机动战思路如出一辙。

11、第二个就是两人出征的性质不一样,霍去病的出征是因为国家的需要,当时汉朝和匈奴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所以非常的需要向霍去病这样的人站出来,展示国家威望,但是窦宪却是不一样,他是因为犯了罪,而在两汉时期,去攻打匈奴又是最为正确的政治倾向,于是窦宪便去攻打了匈奴,他是为了去逃脱自己所犯下的罪过。

12、在此种情况下,南匈奴正式上书汉廷,请求与汉朝军队共同出兵击灭北匈奴。于是,永元元年(89年)夏,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率骑八千出塞,史学家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13、重大发现:“勒石燕然”处被找到!

14、把五千年历史写成故事给你看,了解“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的故事主题是国外发现的一块石刻。

15、《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

16、结果是魏晋以后,内附的南匈奴、羯族等的大动乱,以及鲜卑各部等的扩张,种族仇杀愈演愈烈,各族人民受无穷之灾难!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17、"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

18、石燕湖成人票是160元,包含大门票天空玻璃桥丛林穿越亚热带森林乐园旋转木马激战鲨鱼岛空中漂流(具体开放项目以景区当天公示为准)学生票是7折,112元,包含项目是一样的

19、其实,一言以蔽之,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安,忘战必危。

20、可是,燕然,你到底在哪里?勒石,又是位于何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写出后世描写李广的诗句【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