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偶手法的诗句有哪些【摘抄文案100句】
一、含有对偶手法的诗句
1、记得拉至文末为“诗心雅韵”点“在看”哦!
2、“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和“白首”对偶,“红颜”意为少壮之年,“白首”意为垂老之年。二者对仗,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年的整个生涯。再与“弃轩冕”(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和“卧松云”联在一起,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
3、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正确的方法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7、(明考型)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8、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9、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1、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是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自成对偶。如(4)中“晓风”“残月”互对;(5)中“野水”“田水”互对,“晴鸠”“雨鸠”互对,而上下联又遥相成对,十分工稳。隔句对又称扇面对、扇对,是两联诗句中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对第四句。即单句与单句对,双句与双句对。如(6)中“昔年”和对句的“松折”不能对仗,而是和隔句的“今日”形成对仗。
12、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13、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4、“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千年”与“一日”,一长一短,已经成为鲜明之对比,再配上“速”与“长”,对比更加强烈。
15、近体诗中的对偶句很多,一般一首诗中四句都有一对,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如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看句子的结构和用词,上下两句都有相似之处,一般词性相同,句子结构相同.
16、——李商隐《菊花》
17、对偶也叫做“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古诗中对偶一般指的是两句相对。把上句叫出句,也叫上联;下句叫对句,也叫下联。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19、刘勰在《文心雕龙》卷七《丽辞》中说:“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把“双比空辞”叫作“言对”,“并举人验”叫作“事对”,“理殊趣合”叫作“反对”,“事异义同”叫作“正对”。
20、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二、有对偶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16位名家,16首元曲,说尽元曲百年风华
5、在语法上和甲事物搭配的词语,本来不能和乙事物搭配,搭配之后,虽然不合事理,但依靠上下文语境,往往能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
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7、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8、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9、(6)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重逢思城事,雪销花谢梦何如?(郑谷《寄裴晤员外》)
10、王力在《诗词格律》说:“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诗歌的对仗,贵在自然天成,自由抒发感情。
11、(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1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14、所谓正对,就是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丽辞》中说:“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同时说:“孟阳《七哀》云:‘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对之类也。”
15、正对中上下联在意思上是相近或互补关系,所以运用正对来描写景物,就能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相互补充,从而突出景物的特征。
16、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17、■□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18、(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睛后雨》)
19、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0、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三、对偶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3、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4、譬如数目词,在古汉语中,不仅可以和所有的可数名词组合,而且可以与量词一起同许多不可数名词组合。也能跟部分动词组成词组。尤其是每个词组的可对词组也十分广泛,因而在组织对仗时,选择的余地较大。以“雨中”这个表示处所的词为例。翻阅了部分唐诗,在四十八首使用“雨中”来组对的对仗中,发现和“雨中”对偶的词竟有三十四种,如“云外”“关外”“钟外”“楼上”“江上”“沙上”“窗下”“灯下”“山下”“霜后”“秋后”“烟里”“城里”“波际”“草际”“风前”“江南”等等。
5、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6、破屋偏遇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自写项羽自刎乌江边崇祯命毕老树间不闻衷肠失天下误信谗言毁江山
7、■□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意思的修辞方式。
8、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9、对偶是最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在古今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偶在形式上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韵律感,节奏明快,便于朗读、记忆和背诵。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12、素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一种。
13、比拟可以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14、——于谦《立春日感怀》
1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万里”言其空间之广,“百年”言其时间之长。再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创造出悲怆深沉的意境,深刻地描绘出诗人的羁旅孤独、悲秋苦病的情思感叹。
17、首先,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即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18、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19、■□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20、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四、含有对偶手法的诗句
1、诗词的二十四种修辞手法
2、谈谈诗词中修辞手法——通感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文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不相须,自然成对。”对仗(对偶),这里主要是指律诗的要求而言的。“律”即是严格的规定和法度。律诗是一种极为讲究平仄和对偶的严谨诗体,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讲求对仗(有些首联和尾联也有对仗的)。
4、示现是一种修辞方法,就是把实际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活灵活现。示现分为:追想式示现、预感式示现、悬想式示现。
5、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6、(4)描写西湖雨后初睛的美丽景色的正对。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析语言
12、孩子写作业太慢,原因有这几种,趁早改正!
1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5、每天8分钟,一年365个经典古诗文名句,让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浸润式学习我国传统文化!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8、■□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修辞手法。
19、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2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由“塞上”“镜中”构成“塞上长城”与“镜中衰鬓”成对偶,突出了壮志未酬身已老的愤懑而又无奈的心情。
五、用对偶手法的诗句
1、(诗词微塾)格律诗节奏的基本规则
2、2021高三语文模拟题及解析
3、对偶句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以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5、——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6、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7、——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顾”和“朝”词性也不同,但“三顾”和“两朝”却有对偶性,这两句也就成了对仗。第由于数量词、颜色词和方位词表示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当它们与标志某事物的词组成词或词组时,就会赋予该事物以某种特性。如“千山”、“万水”、“一叶”、“白山”“黑水”、“红颜”、“白发”、“东奔西走”、“天南海北”、“上窜下跳”等等。诗人就会利用这种特性创造对偶词或对偶句之间的特定关系,或使其相互呼应,连成一气,或使其形成强烈的对比,或使其色彩鲜明,或使其意义普遍。试举数例。
9、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10、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11、■□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4、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钩。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6、(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7、必修上《师说》知识点梳理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七绝》)。“黑发”对“白首”与李白的“红颜”对“白发”一样,表示人的一生,但后面搭配的词组不同,句式和表达的诗意都不同。
19、对于合掌,这里需要多说几句。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讲诗词对仗时对合掌下的定义是:“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大忌。”由于合掌是上下两句毫无新意的重复,所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文字空间,而且也使人生厌。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