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偶的诗句有哪些【摘抄文案100句】
一、拟人对偶的诗句
1、——晏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3、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4、对偶句有整齐凝练的特点,请据此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所用的对偶进行简要分析。
5、(3)拟人:拟人也就是比拟,拟人就是拟人化,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7、第四句结句:‘怎胜梅魂雪底诗’。这一句是全诗的亮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是结句。
8、(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9、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0、这个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本应是:
11、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2019全国II卷)(借代)
12、1.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13、什么是正对?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这样的对偶形式。
14、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或分享(朋友圈)吧!
15、春望(三四两句)作者:(杜甫)年代:(唐)体裁:(五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7、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拟人,对偶)
1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也会有怨恨的情绪。
19、邻句互文。就是说,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这类句子又分两类:
20、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对偶)
二、运用对偶的诗句有哪些
1、句法,就是语句的构成方法,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一副对联中,上联有几个字或短语构成的,一共几个音节,短语类型如何,下联要一一对应。
2、(答案)B项(解析)B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着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C项,出自宋代秦观《春日》,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D项,出自宋代刘攽《新晴》,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上下联的语法特征要一致
4、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格式一致的一项()
5、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2019全国III卷)(比喻)
6、A、一忽儿间,映出天光的波影,湖水妆容淡抹明丽起来;阵阵荷香,异常清朗的空气,混合成夏日早晨特有的气息。
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8、同句互文。就是说,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比如:
9、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10、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11、比喻反问排比、拟人
12、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13、我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起承转合,首先为什么写‘有感’呢?这是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铺垫的,是借樱花之题发挥意境的。
14、(解析)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作进一步调整。
15、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6、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17、A、形形色色络绎不断风姿绰约风韵犹存
1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9、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自己无尽愁绪。这是用词或词组作比。
20、对联指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句。对联的要求既要“对”,又要“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三、含拟人对偶的诗句
1、下列诗句按照比喻、对偶、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上联:檐下蜘蛛一腔丝意(方位名词、名词、数量词、名词)
3、7、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比喻)
4、上下联平仄要相调,末字要平仄相合(这点高考一般不涉及)
5、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6、壮士将军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
7、因为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死的有壮士也有将军,同样,归的也有壮士和将军,如果这样写就累赘了,不写又显得缺失了,所以,作者巧妙的把“将军”和“壮士”分置,不但前后互相交错,而且还起到了补充作用。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9、(新创)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花红。”请简要分析这副对联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10、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拟人)
11、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1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3、暑连连,荷田田,大明湖便是济南的清凉散。
14、我再举一首暗喻贬低的七绝来说明一下,这是我在春天赏樱花时写的。
15、作者一反多数作业中的歌颂赞美之习,把樱花拟人化了,从诗里不难看出,对樱花的贬意,‘七日寒绯’本身是短命的,‘缀满枝’、‘轻匀’‘任参差’也看出樱花的轻佻相。
1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拟人、对偶)
17、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1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只对偶,不对仗。
19、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20、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四、有对偶和拟人的诗句
1、A.相互映衬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
2、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设问)
3、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顺利完成,中国人在这奔流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4、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5、有些诗句含有多种修辞的:
6、借代:诗词对联的借代,可不是会计记帐的那种借代法哈。
7、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8、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很多,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含有拟人手法的古诗不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9、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2020年江苏卷)(对比)
10、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借代,比喻)
11、花语吾本是,荷花女,衷肠未诉泪如雨。君若看到荷花泪,可知荷花几多苦?吾本是,荷花女,只是与君心相许。今宵为君把歌唱,句句都是伤心曲。吾本是,荷花女,朝朝暮暮为君舞。看尽人间多少事?知己只有吾和汝。吾本是,荷花女,梦里与君做诗侣。但愿天下有情人,总有一天成眷属。吾本是,荷花女,一片芳心请记取。他年荷花盛开日,朵朵带去吾祝福。。
12、浪费怎么不是犯罪?()
13、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梅竹何日报新春?愁绪万千萦苦身。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14、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
15、▼点下方卡片发送消息:修辞练习,即可获取
16、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有湖泊的城市,便显示出它的幸运来。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一汪湖水,能够平静地稀释着翻腾的暑气。在喧嚣忙乱的都市里,一汪湖水,能够温柔地安抚着躁动的心绪。
17、第一句是‘起’:‘七日寒绯缀满枝’,不直接写樱花而写‘七日寒绯’,表明它是短命的花,‘缀满枝’意在指樱花争先恐后,粉墨登场,抢占枝头,这一名是起句,属于‘景起’,见景而发,平铺直叙
1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五、关于拟人和对偶的诗句
1、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2、以上的例子都属于互文,它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对偶)
4、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6、对偶修辞手法构成及表达效果
7、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8、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
10、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11、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1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
13、BCBBBD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16、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7、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的人为避讳一些事,例如唐代的人,写唐代的事,一般以汉代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就是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不是白居易故意使用或者写错的,是当时没办法的事情
18、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如何正确理解互文句的句义勒?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0、上下联字数要相等,避免同句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