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风原文(精选100句)

2023-09-12 09:14:20

杨绛散文风原文

1、《我们仨》(散文),三联书店2003年初版(简装本);2004年初版(精装本)。

2、杨绛先生和钱钟书有一个女儿叫钱瑗,小名阿圆。

3、一定要有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要求。活着不是为了获取什么,人生也不是为了走向何方。铭记自己的理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没有人认同又算得了什么。自己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没有人相信就自己一个人走,连头也不回。坚定是自己唯一的方向,坚强的人永远百折不挠。

4、这让我们想起,杨绛早年就是以戏剧家身份出名的。她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写过三部喜剧,搬上舞台后都大受欢迎。四幕剧《称心如意》(1943年作)的结局如同剧名,以戏剧冲突、人物矛盾的彻底化解收场。剧中的女主人公李君玉仿佛林黛玉的命运,父母亡故后从天津投奔上海的几个舅舅家,被当作可利用的工具往复寄居篱下,在饱尝人间冷暖后,却意外得到老舅公的宠爱,成为其丰厚遗产的继承人。剧中处于三角关系的年轻人也化解了风波,最后各有归属。五幕剧《弄真成假》(1944年作)的女主人公是和《称心如意》同样寄居高门大户阔亲戚家的文化青年,同样也是写处于三角关系里的年轻人,结构相近而花样仍可翻新,这是杨绛表现其创作才能的独特方式。《弄真成假》的女主人公张燕华超越了《称心如意》女主人公李君玉的虽冷眼旁观但缺乏行动力的状态,作者将与后者搭戏的男朋友身上所存的勇气和见识都一并赋予了前者,而同时作为整体色调上的调和安排,减弱了男性角色周大璋的品质,使其因家境贫寒而一度想要追求张燕玉寄居家庭里的阔小姐。周大璋靠谎言维持着虚假不堪一击的体面,而张燕华最终设计使他乖乖就范,两人婚成。剧中的男子在结尾对着新婚妻子终于承认:“我还有不叫你称心的?……我这一辈子,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吗!”[31]这种“大团圆”结局,带有风俗喜剧的中国气息,缓和了人生和社会的矛盾冲突,远离了政治和时代的环境压迫,带有一种作者自身的主观意愿。杨绛将这一创作意图,解释为是对沦陷区时代上海人民精神需要的满足,使他们“在漫漫长夜的黑暗里始终没丧失信心,在艰苦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32]。喜剧作者将剧中的冲突回归于一个和谐与平衡的结局,其实未必是无视现实和时代,我们或许反而从中察觉一种更为清醒的历史观念,未被潮流所裹挟,并不轻许人们能够因察知和改造社会时弊就可以取得他们想要的幸福。(杨绛散文风原文)。

5、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于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么?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几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饨。

6、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7、[34]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张泉译,第274页。

8、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杨绛散文风原文)。

9、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钱锺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10、《杨绛文集》(全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再版。

11、[7]杨绛:《萨克雷〈名利场〉序》,《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

12、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么?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13、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无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14、这样写的好处:一是在结构上首尾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二是在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对待风,要有一定的放松,也要给予一定的约束。

15、杨绛先生曾在2002年写过一篇文章《翻译的技巧》,其中总结的几个翻译技巧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借鉴:

16、八段锦是古代人发明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通过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能活络经脉,打通气血,具有抗病、强身、延年的作用,常练习获益多多。

17、杨绛(绛,“季康”吞音),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8、看杨绛先生和钱年轻时的照片,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19、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20、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21、[23]杨绛:《〈杨绛文集〉自序》,《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〇一三》,第249页。

22、[50]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第158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3、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见别人家楼顶的铁皮像一块块布一样飘着,可见这风的力量太强了,一块又一块的铁皮从楼顶吹走。

24、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25、高中国文老师在班上讲诗,也命学生读诗。她的课卷习作曾被校刊选登。一篇《斋居书怀》写得有模有样,“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老师批——“仙童好静”。

26、[1][14][22][35][47]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第253页,第327页,第144—149页,第202页,第281页,三联书店2017年版。

27、喜马拉雅听书电台搜索:家庭亲子教育资源集锦

28、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

29、[32]杨绛:《〈喜剧两种〉一九八二年版后记》,《杨绛全集》第5卷,第192页。

30、20世纪50年代,钱锺书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由于中文版《毛选》当时也在修订,译稿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多次推翻重译、再推翻再重译。“杨绛笑把他们的翻译比作荷马《奥德赛》女主角为公公织的布,织了拆,拆了又织。”[1]《奥德赛》女主角指的是珀涅罗佩(Penelope),丈夫奥底修斯(又作奥德修斯)外出参加特洛伊战争20年未归,一百多位追求者登门要她再醮。珀涅罗佩机智地借口为奥底修斯的老父织造葬服,白天纺织,晚上拆毁,第二天重新纺织,就这样拖延了三年多时间,最终因女仆告密而被揭穿[2]。后世拉丁文学诸多大家都强调珀涅罗佩“贞洁妻子”的形象,历经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而越发深入人心。历来又好以珀涅罗佩与海伦作为女子贞静与轻浮两种性格的对照[3]。批评家们会重视珀涅罗佩织布图案上的审美趣味,强调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女性视角[4]。用典着眼于织造,尤其是将之与文本的不断重新书写联系起来,西方近世思想家也有这样设喻的,比如H.阿伦特曾论思想对于言辞的消解,也比作珀涅罗佩的织布[5]。因此,杨绛玩笑话里的荷马史诗典故,既具有悠久丰富的传统,又在当代仍产生富于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可以说是颇有机锋,看似漫不经意道出,实则包含了杨绛自己对于写作文本的某种隐藏的立场与态度。

31、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32、在生活琐事家务活动上,钱锺书不得章法,杨绛是他生活的助手,是他物质世界里的依傍。

33、[40]参见IanWatt,TheRiseoftheNovel:StudiesinDefoe,RichardsonandFielding,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p.

34、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35、“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搜狐网)

36、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37、收拾东西之前听妈妈讲台风的注意事项,这次的台风名叫:“山竹",我非常兴奋又非常的害怕,但又期待着台风的到来,我可是从小到大,都没见过12级台风。回到床上我想象着台风的厉害,想象着能够把树连根拔起的大风是多么可怕!在妈妈的陪伴下,我睡了……

38、1946年《文艺复兴》创刊号所载杨绛短篇小说《ROMANESQUE》

39、在她96岁高龄之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40、[45]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1986页,三联书店2007年版。

41、余言欲撰小说,请默存为小说中人物拟作旧体情诗数首。……余乃略陈人物离合梗概,情意初似“山色有无中”,渐深渐固,相思缠绵,不能自解,以至忏情绝望犹有馀恨,请为逐步委婉道出。[42]

42、1928年,杨绛17岁,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杨绛与朋友四人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大学当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43、《干校六记》(散文),三联书店1981年初版;三联书店1986年二版。

44、百年来,她经历过很多人世变故、天灾人祸,但她却总能本着一份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度过。

45、钟书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

46、“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

47、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

48、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至高境界。 

49、与钱钟书在海外游学时,她一路旁听自修,两人无事便一起对坐读书,一同翻译英国文学。在后来的文革时期,杨绛也会利用间隙时间自己学习西班牙语,就连邓小平也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因为那时的杨绛还在经历文革摧残,邓小平对此不可思议。

50、《洗澡》这是杨绛迄今为止第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51、钱锺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屏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电视剧果然声名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52、杨绛出的书不少,代表作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我们仨》等,却一直坚持不做宣传,说是怕耽误读者。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对此,她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 

53、她拒绝出席中国社科院主办的纪念钱锺书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为的便是恪守她与钱锺书的诺言,“钱锺书生前跟我说,自己去了以后,不要搞任何形式的纪念会。”她在散文《隐身衣》中直抒她和钱锺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54、杨绛创作《洗澡之后》“把故事结束了”的想法,可能缘自她翻译《堂吉诃德》时得到的启发。第二部“前言致读者”中,塞万提斯就提到了自己对于有人托名写《堂吉诃德》续篇的痛恨,这是他继续奋笔疾书的动力:“书上继续描叙堂吉诃德的事,直到他逝世入土。这样就没人敢再捏造些事情来污蔑他。他所干的事已经够多……不用别人再多事。”[28]这种不愿自己文字生涯受到外界无端干扰的思想,几乎就是杨绛本人心绪的写照。从当代文学批评来看,作品文本的“多义性”不再依赖于作者意图的阐发和限制。文本面向读者的开放姿态,往往使得作者如同唯一真理般的权威地位得到消解。杨绛在百岁之龄,深居简出,以“宅女”自居,并无太多理由要维护她作为小说作者的权威地位。因此,看起来是在《洗澡》发表了很久之后,她的身份早已脱离当年创作者的心境和思虑,此时自己也成为了《洗澡》的读者之从前构思考虑时的感受,与寂寞暮年的心境大相径庭。出于“贞洁”(珀涅罗佩)的考虑,她坚持让许、姚二人在姚家老太太的主张下结了婚,而在这个情节还毫无动静的时候,先令男方的前妻杜丽琳与其新欢在荒唐的气氛下不体面地私定终身。小说中以许彦成与杜丽琳办离婚手续来作为前后两桩姻缘的过渡:“许彦成就此和多年的老伴儿分手了。他临走利用学校热水方便洗了一个干净澡,好像把过去的事一股脑儿都冲洗掉了。”[29]

55、我们对女儿钱瑗(小名阿圆),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56、杨绛在表达自己的小说创作观念时,称钱锺书赞许她能够“无中生有”,以此作为小说家的本领[18]。但是,钱锺书未必认为小说家需要全然向壁虚构,他早就认定古往今来的小说家多是要依傍因袭的了,故而并不存在完全属于自己织造成就的文本[19]。需要看到的是,“相反相成,才添趣味”的,乃是客体的“非我”与主体的“我”的彼此冲突。两者之间的冲突才是成就小说文学价值的关键[20]。而杨绛显然是有意要掩饰这种小说观念对她的实际影响,否认其中有真实成分的存在。这主要源于钱锺书的《围城》问世后,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走红之后,惹了不少麻烦,多有探询人物原型的声音。钱、杨二人虽看似一再声明只是捏合了不同的熟人身上的某些特点,并无必要对号入座,但实则有时又留下了更多可供索隐的线索。仅仅唐晓芙这个“作者偏爱的人物”,就有六种原型或影射的说法。钱锺书曾以各种方式表达他对于“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之下人们对于文学作品之本事寻根究底的反感[21]。“《围城》绝非真人实事”,“《围城》里写的全是捏造,我所记的却全是事实”——《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便如此宣布,杨绛试图以此杜绝索隐派考据家的一切努力。小说《事业》对于母校老校长的褒扬,以及描述自己曾经短期担任振华上海分校校长的经历,都是正面意义的,她自己并不否认其中的真实性[22]。然而涉及讽刺笔下人物之缺点过失甚至丑闻时,就一律矢口否认了。这与杨绛晚年总结对自己文章的态度是一致的:

57、[26]其中尤其以范旭仑在杨绛去世后发表的《容安馆品藻录·吴晓铃》一文最具代表性(《南方都市报》2017年5月7日),谓小说人物姚宓有吴兴华夫人谢蔚英的影子。

58、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59、“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60、③女儿丈夫去世后,整理、抄录丈夫的笔记、书稿,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61、人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当有诱惑的时候,更加容易沦陷其中,而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忘却。所以说真正的困难不在经济,环境的干扰更令人无奈。自己所想的,与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有很大的出入。也不是说自己不明白道理,只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了自己。没有外在的约束,没有被命运折磨的压迫感,自己也就越发的迷惘。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就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整个人也荒废了,只是想着过一天算一天,只是想着如何玩乐。思想一消沉,人也就越来越不敢面对现实的残酷了,不想动脑去思考如何解决。因为不动脑子自然是轻松快乐的,看似人生惬意非常,可是当自己的天赋被耗尽的时候,结局就只能更加可悲了。

62、多年前,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

63、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64、“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坐在屋里的书桌前,她写下自己的心语。“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65、 别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做比较,你根本不清楚他们的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66、“作为锺书的妻子,他看的书我都沾染些,因为两人免不了要交流思想的。”“我们文学上的‘交流’是我们友谊的基础。彼此有心得,交流是乐事、趣事。”

67、杨绛的文学创作同时浸润着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她的写作风格流露着超凡脱俗、温柔敦厚、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在西方自由的人文精神关照下,杨绛的小说和散文都表现出了对人性、自然和艺术的发现,然而真正促成杨绛独特创作艺术特征的因素是儒家思想,杨绛的为人为文都贴合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杨绛文学创作的情感张力源自儒家性情的形成,这也正是她隐身哲学的本质所在。杨绛的小学和大学教育都是在教会学校接受的,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浸润。

68、《关于小说》(文论集),三联书店1986年初版。

69、杨绛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也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杨绛先生的话,让你读懂生活的真谛,重新认识当下的自己。

70、《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初版。

71、194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72、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73、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74、一个人在人生路上走,谁又能不曾迷茫,不曾彷徨过呢?梦醒了,调整好自己,未来还是在未知中度过愉快。不喜欢有挑战的生活,就不知道青春是如何的热血澎湃。如果败了,或许不能从头再来,可是人生哪里有多少时间能给我们耽搁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没有资格抱怨,只能够利用好自己的眼前。

75、《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 MP3音频 《妈妈牌生活英语表达字典》的升级版免费下载 百度云链接:http://pan.baidu.com/s/1bnHPfoN 

76、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钱钟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1943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77、短篇小说《鬼》(1979年作,发表于1981年)里“时间的距离”尤其久远,这更属于丢弃了个人记忆的“倒影”所虚构出来的文本。从标题来看,这个作品好像是一个增补,补的是当年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初版《人·兽·鬼》在目录下有钱锺书1946年初作的致谢词,说“此书稿本曾由杨绛女士在兵火仓皇中录副”,似乎让人觉得杨绛对于文本(text)付出了未加以心力、纯粹是机械性的“编织”工作,而其中的图案(texture)设计则全是钱锺书的事业。《猫》确是写“兽”,从中屡见人性(“狗能模仿人的幽默”);《纪念》只写“人”,缺乏了人的灵动,更像是愚蠢乏味的动物(“只像牛拉磨似的绕圈子”);而《上帝的梦》明明写“神”,却将之降格于人的情绪活动(“上帝也有人的脾气”);至《灵感》中,作家死后魂游地府,被自己作品里的人物纠缠不清,当了司长的阎王罚他去充当“性灵”作家“神来”之际脑袋里的“鬼”(即小说人物),称“神者,鬼之灵也”。由此可知,钱锺书处理这组作品的方式,就是“万殊一相”的思想,使隔阂的名物彼此连通。杨绛写《鬼》显然就是沿此思路,小说记述被继兄霸占家产的孤女,受迫卖作人妾又形同活寡,半夜逾墙穿穴,与青年塾师幽会,被当成女鬼。受过大学教育的塾师,心甘情愿地将这番“艳遇”当作《聊斋》里的故事,过后即回家成亲去了,暗结了“鬼胎”终究凭子而贵的姨娘,满心惭愧和感激地受到夫家的重视。杨绛的小说技巧更长于揣摩人物心理的复杂变化,较多体贴与温和的描述,不似钱锺书的冷隽嘲谑笔调。然而从小说的基本构思角度来看,《鬼》仍属于《人·兽·鬼》的写作模式,杨绛从机械性的编织者身份变成了另起炉灶的设计者。这篇小说曾更名为“见不到阳光的女人”(2001),这倒并非平时常见的修辞意涵所可指涉的——古希腊经典文学中,用以表示“生存在世”的固定词语horonphos,字面意思就是“看得见阳光”。杨绛似乎一度想用改换标题的方式,切断这部作品与《人·兽·鬼》系列的联系,但后来又改回原题。

78、毅力是最可怕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经历的痛苦多了,人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坚强,自己选择自己的路是最最幸福。或许自己要承担的更多,可是自己不想后悔。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也不求回报,承受的痛苦再多也是被幸福环绕,或许那就是幸福的滋味。

79、杨绛做事踏实肯干,从不抱怨亦不诉苦,为了支持丈夫的学术研究和作品创作,她默默承担家庭的重担,烧煤做饭洗衣服,担水劈柴做手工,家务活全部一力扛下,妯娌之间相亲相敬,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80、她冷静,但不冷漠;嘲讽,但有宽容。在对知识分子进行反思自审时,不因他们命运多熬而停留在一掬同情之泪的地步,不回避对他们身上污垢的抉剔。[50]

81、“洗澡”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谁都没有自觉自愿。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这部小说里,只有一两人自觉自愿地试图超拔自己。

82、看风。今天早上一起床,就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雨,家家户户都在家里躲台风,马路上几乎无人无车。狂风把街上的垃圾吹上了天空,我们美丽的城市就这样被损坏了,心中特别难过这讨厌的台风。

83、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有她一生陪伴在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84、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85、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86、[44]参见赵玉山:《〈槐聚诗存〉勘误》,范旭仑、李洪岩编:《钱锺书评论》卷第220—22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87、论及女儿个性,钱钟书说:“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两位祖父迥然不同的性格,在钱瑗身上都很突出。

88、方法是分清这一句里的主句、分句、以及各种词组;并认明以上各部分的从属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把原句断成几句,重新组合。不论原句多么曲折繁复,读懂了,总分得清。好比九连环,一环扣一环,可是能套上就能解开。原则是突出主句,并衬托出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

89、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钱锺书。

90、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91、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92、内容提要 当代作家、学者兼翻译家杨绛对待自己的文字素来严苛谨慎。她曾将丈夫钱锺书所参与的集体翻译工作中的反复修改,戏称作荷马史诗中奥底修斯的妻子珀涅罗佩(Penelope)的织造,织了又拆,拆了又织。而她自己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这种在已刊文本基础上不断以修订、回忆、更正、补白甚至推翻重来的方式干预传世之作品的习惯,为研究者探寻其写作心态与语言风格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将考察杨绛在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改造和修订行为,揭示其文学观念中的修辞志趣与文体宗旨。

93、妈妈每晚记账,有时记不起这笔钱怎么花的,爸爸就夺过笔来,写“糊涂账”,不许她多费心思了。但据爸爸说,妈妈每月寄无锡大家庭的家用,一辈子没错过一天。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她是个忙人,每天当家过日子就够忙的。我家因爸爸的工作没固定的地方,常常调动,从上海调苏州,苏州调杭州,杭州调北京,北京又调回上海。

94、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95、1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点才德品貌,人家就妒忌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得先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96、比如她在《堂吉诃德》里译的诗句,各体兼备,于众多译本中最为杰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她对小说这个文体包含诗歌时如何展现其特色是最有把握的——这也是《围城》里的现代诗作要让杨绛代笔的原因。可以看到,她在小说《“玉人”》里也让主人公作了些打油歪诗,都颇具谐趣和机心。如“眉是初二月,眼是月初三。二十四小时,等于一寸半”。宋人笔记《玉壶清话》就说到有咏新月诗句,“一二初三蛾眉影尚单”,这素为性灵派诗人所乐道,多有用此典故者。而分别将眉眼比作初二和初三的月亮,形容女主人公细眼弯眉,已是新创一格了;继而又在眼眉间距大上做文章(小说男主人公谓之“有快乐相”),将两个喻体(初二月与月初三)的时间距离换算成两个本体(眉眼)的空间距离,组成了醒目刺眼的嘲谑效果。小说中女主人公感受生命衰老后,发现丈夫却迷恋所作诗词里“玉人”的青春魅力,意识到了家庭婚姻的危机,自然和这首同样出自丈夫之手笔却将自己面相缺憾故意放大进行嘲谑的打油诗大有关系。虽然杨绛存世作品里最早有振华女校时写的五古旧诗[41],但她后来并不再以诗人身份写诗,而是更乐于将此才能展现于小说人物身上。

97、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98、昨晚我和妈妈一起坐在楼顶读杨绛《风》、吹风、谈风。《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9、译者需储有大量词汇:通俗的、典雅的、说理的、叙述的、形容的等等,供他随意运用。 翻专门术语,需了解那门专业所指的意思,不能按字面敷衍,尽管翻译的不是讲那门专业的著作而只在小说里偶尔提到。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战争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选3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