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论造句(精选60句)
同日而论造句
1、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同日而论造句)。
2、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3、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4、2020年四川省美术学与设计学类专业文化本科线为355分,在此基础上,省内部分高校另设特殊投档要求。
5、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6、万紫千红:现多指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
7、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关联词和副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确指的“这么”,“无论”和“不管”后应用不确指的“多么”)
8、他们的生活与农村富裕的地主和居住在城市的地主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9、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0、这两个人迟到的原因不同,怎能把他们相提并论呢?
11、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12、(2)学生才疏学浅,先生面壁功深,学生岂敢与先生相提并论?
13、释义: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4、甲乙两人的成绩相差那么远,怎么可能等量齐观,一律叙奖,这是很不公允的。同日而语造句这两件事本质完全不一样,若同日而语,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15、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16、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17、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千言》
19、你将每天进步多一点,不知不觉,超越身边的人
20、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21、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
22、尼罗河谷与硅谷不能同日而语,至少目前还不能。
23、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24、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25、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6、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日前”即“前几天”,指的是过去,它不能与表现在的“正”连用,应将“日前”改为“目前”。)
27、我知道论两人的战术造诣,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8、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29、提起学习,尤其是面对繁重的高中课程,大部分同学第一反应肯定是枯燥和乏味。究其原因,多半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比游泳,姿势不对、发力不正确、呼吸没有节奏肯定游得又累又慢,甚至会呛水。因此,要想恣意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乃是第一要义。
30、我曾在《书法报》上写过一小文,说刻印择句自订有六不刻:一是口号、警句、劝世语不刻,因为我不是贤者,自己做不到的没有权利教人;二为俗句不刻,所谓俗句指类似相命签条上的文句,可当今的“书山有路学海无边”这样的句子连薛蟠都自叹不如;三是流词不刻;四为古典名句不刻,古典名句好是好,可惜老掉了牙;五是穿酸学究句不刻,因为我学问不够,不能真懂好些词的含义;六为华丽不着边际的词不刻,盖其不合敝人脾性也。我之所以如此挑挑捡捡,作茧自缚,是因为平日好挖苦人,怕也遭到相同的回报,故多加检点而已。
31、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
32、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33、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34、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35、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36、注:“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很多”的意思,不能用具体量词修饰。
37、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38、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表现在的“正”与表过去的“了”混用在一句子中,造成时态的混乱,应将其中一个删除。)
39、你把我跟尓豪相提并论?这简直是个侮辱,我没有办法跟你有共鸣、你的共鸣是让我放弃全部自我,听从你的命令、如果我这次迁就了你,去做了我自己认为荒唐的事情,下次你会要求我亲吻雪姨的脚,你看错我了,我不是耶稣基督、
40、(3)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41、漫谈专栏作家常把他们相提并论,因此一个婚礼也许临近了。
42、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43、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44、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45、共产主义是科学,而迷信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46、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同日而语的人,因此他决定教导我战争法则。
47、今年初夏,我有幸参加全国二届篆刻展的评选工作。当有一方“出门便有乐”的印章出现时,所有的评委都笑了。平心而论,此句造得挺顺口也无语病,只是不知说些什么。幸好我还善解人意,试作如斯解:作者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或是男儿,每当作者出门办公,便享受到小宝贝倚门喊“拜拜”的乐趣。确实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还有一位年龄较大的作者刻了一句“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下我可猜不出典故了,更不知出于哪家的逻辑。另一评委读后不尽然争辩,说那“天”字明明是个“而”字,我们一读,一起大笑。
48、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4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大。其他六国联合进攻秦国,称为合纵。秦国为了分裂其他六国,经常联合弱国去攻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
50、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51、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应在“自己”前面加上“老人”)
5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53、又过了几个月,到了冬天的11月,景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婴没能保护好太子,觉得愧对满朝文武。从此,窦婴称病在家,过起了隐士生活。
54、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
55、 他刚考上高中时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相比确实大不相同。(“和”前后的顺序要互换)
56、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应删去“忘”)
57、(4)虽然他的学习成绩跟好的相比还有差距,但与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58、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59、相提并论 (xiāngtíbìnglùn)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