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精选59句)

2023-08-05 10:40:26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

1、(点评)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2、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两个卖矛和盾的人,一个说自己的矛无论怎样的盾都戳得破,一个说自己的盾无论怎样的矛都戳不破,后来一个人让他们两个人的矛盾碰一下,他们两人却窘迫地话也说不出。所以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是有逻辑的、通顺的。

3、如果区分得更细致一些,《德充符》中的寓名,字面意义是对形体残疾的描述,论到用法才是寄寓;而其他寓名,名字本身便隐喻某些道家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后一类由道家观念而来的寓名,其中有不少与黄帝有联系:

4、  当时,有个叫薄疑的卫国贤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来,您的国家中饱。”

5、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6、(故事)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逄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

7、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8、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 2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

9、(故事)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10、   卫国国君有一位宠臣,叫弥子瑕,他很得君主喜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有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夸奖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

11、一个国家也有恶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怀绝佳的治国方略与理想,想去帮助、开导大国君王,而那些大臣就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挡道咬人。这就是君王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6虞庆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能言善道是出了名的,据说他能把黄河说得倒流,凋谢的花儿说得再盛开,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的年代,估计会成为一名有大作为的律师。

12、▶ 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而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13、上文中出现黄帝身边的人名,大部分是寓名。出现的篇目,《大宗师》在内篇,《天地》为“黄老派”,其他3处为“述庄派”,大体在思想倾向上保持一致。这些寓名所寄寓的概念,也普遍与认知有关。黄帝在内篇和“述庄派”篇目中,如前文所见,常常作为智慧的象征来使用。然而道家贵无,《庄子》又特别从认识论入手消解万物之间的差别,以达到“道通为一”,“无知”才是比智慧更高的境界,这也正是内篇和“述庄派”篇目中黄帝的形象有时不能至善至美的原因。然而一旦得道,便如《大宗师》所言,美人忘记了自己的容颜,强人忘记了自己的力量,黄帝也反过来忘记了自己的智慧。黄帝周边的寓名,凡是表示认知、感官或语言一类沟通外界的能力的,如“知”、“喫诟”、“方明”,在这类寓言中往往无功而返;表示昏默无知的,如“象罔”、“无为谓”,方能得道。

14、(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15、(故事)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16、(法的作用就像锤子、砧石,矫弓器,用来矫正和维持秩序,法的本质是工具。)

17、(死抱教条,不顾现实,不因时而变,极为愚蠢。)

18、(21)《山木》之王子庆忌居卫。俞樾《人名考》以为周王之子仕卫者。但有些学者以为王子庆忌即吴公子庆忌,如唐明松《人名辨析三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页88至唐文引《吴越春秋》要离刺庆忌故事“遂如卫,求见庆忌”,以为吴公子庆忌居卫。

19、(故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20、(警察审讯技术,要把当事人、利害相关人都隔离起来,不要让他们通口供,同时把得到的说辞反过来说给另一方听,这样能得出实情。)

21、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

22、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23、傅说得之(道),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24、   赵襄主跟王于期学驾车,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输给了王于期。

25、(点评)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26、(故事)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27、(32)《白虎通德论》卷四部丛刊景元大德覆宋监本。

28、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29、公孙仪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要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因此,那时我虽爱吃鱼,却不会有人送鱼给我了,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30、卫国有个人,在嫁女儿的时候说:“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31、(故事)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曰:“道远日暮,安暇语汝!”

32、(故事)一曰:鲁人有自喜者,见长年饮酒不能釂则唾之,亦效唾之。

33、前文中庾肩吾很明显是人取名于神,但《庄子》中的四处肩吾,则是一个人神不分的例子。同见于前文的明目人离朱与神鸟离朱,情况也有相似之处。袁珂《山海经校注》以为离朱与南方朱鸟神话有关,象征着南方、火、太阳等光明的事物,并认为:“世传古之明目人,又或冒以离朱之名,喻其如日之明丽中天、无所不察也。”(30)

34、(点评)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35、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7 

36、《庄子》由于其特殊的寓言体例而保存了不少人物及其姓名。无论这些人物真实或虚构,其身份与形象经历了何种变迁,它们的存在对于人名研究,或者说姓名学研究仍然可以算得上一份珍贵的资源,对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在此简要介绍《庄子》中的人名资源,并且希望由此讨论《庄子》对于人名研究的价值所在。

37、《庄子》多用寓言的写法,使历代学者普遍怀疑其中人物的真实性,因此传统上对《庄子》中的人名研究并不充分。只有《汉书·古今人表》出于人物品鉴和道德评判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史料的真实性方才使用了一些《庄子》中的古史和思想史材料。《汉书》及《人表》的注家,则随之补充材料、校读异文,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王利器、王贞珉《汉书古今人表疏证》。在此之外对《庄子》人名的研究则分散保存在注疏中,主要见于《经典释文》和成玄英疏。大多数注《庄》者更加关注义理,《释文》和成疏却在名物考证上有所用心,多存古注。只是后者受道士身份所限,容易过度阐释。

38、(故事)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

39、《庄子》中不只有人物与神怪同名,另外又有三处古史人物与星辰同名的例子:

40、另一个与思想史有关的家族,是宋国的华氏。《庄子》中最常见的宋国君主为宋元君,注者普遍以为即宋元公。元公与公族华氏的积年斗争,具载于《左传》。《庄子·则阳》有思想家华子,可能便出自华氏;《让王》中又有子华子,与华子同样倡导贵己重生,有可能为一人《吕氏春秋•贵生》及《诬徒》、《知度》、《审为》诸篇,均有归名于华子的言论。华子的思想颇类杨朱,杨朱思想如何作用于庄子,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庄子本是宋人,华子长期家族政治斗争的背景,与宋地的文化影响,或许可以填补这一缺环

41、(故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

42、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4 

43、(上演苦肉计安插内奸来了解当事人的意图。)

44、(君主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势,要善于使用权势来治理国家。)

45、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46、出处《韩非子》卷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6 

47、(故事)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

48、秦王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始皇帝,被拒绝。后来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经死了。

49、寓意: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50、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51、(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不足不是提建议的人的罪。)

52、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韩非子·说难》:“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53、(一个小孩子简单去实践一下就能得出的真相,何必智者苦坐冥想还不一定对,实践是更容易而更可靠的。)

54、(故事)夫矢来有乡,则积铁以备一乡;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备之则体不伤。

55、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中饱私囊》、《三人成虎》《一鸣惊人》等。

56、(36)《国语正义》卷清光緖章氏训堂刻本。

57、(故事)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58、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任劳任怨造句(精选73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