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巧夺天工和惟妙惟肖造句(精选52句)
用巧夺天工和惟妙惟肖造句
1、他学别人惊慌失措的表情学得惟妙惟肖,我们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2、成语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3、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4、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5、《明天要远足》要掌握字词以及两个问句的形式,常以填空或仿写的形式考查。(用巧夺天工和惟妙惟肖造句)。
6、异: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7、天才与常人 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 有区别。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 始终存在着, 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8、《书戴嵩画牛》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9、(题词·提词)“题词”:①指写一段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动词,如“题词留念”;②表示纪念或勉励的话,名词,如“他写了一段题词”。“提词”指戏剧演出时给演员提示台词。
10、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
11、《雨点儿》掌握会写的5个生字,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
12、颔联续写雨后风光,选取的物象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很漂亮。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作品在中两联的对仗上出现合掌,就是由于物象的选取不恰当所致。在选取物象时,做到“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可以避免合掌。
13、AABB式词语: 整整齐齐千千万万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团团圆圆隐隐约约
14、(滥用·乱用) 相同点:都有不合理地使用的意思,贬义。不同点:“滥用”指不必或不该用而用了,也指过度地使用。如“这个人不该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乱用”指该用甲而用了乙,如“不能乱用药品”。
15、异:偏重不再做坏事;偏重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16、例二:请写出一句适合在校园花圃里悬挂的标语。
17、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18、七律:登卦山 柏扭千姿接隐沦,密林过处是长春。人攀石级云门静,风动檐铃寺竹新。山色嵯峨空有象,世情翻覆总成尘。悲欢自在心中了,何必天台问卦因。
19、情感: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0、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21、ABB式:黑魆魆白花花绿油油红彤彤黄澄澄绿莹莹沉甸甸喜洋洋
22、预设:戏曲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指剧中人物上场、下场或一节舞蹈动作完毕后,在一个短暂的停顿中所作的富有雕塑感的艺术造型。现在也指公开露面。
23、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7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5、张爷爷从小就跟师傅学习捏泥人,现在他传承着师傅的手艺,捏出来的泥人惟妙惟肖。
26、《鸟的天堂》中知道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7、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 。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28、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29、圣诞节到了,孩子们大早出门上街堆雪人玩耍。把圣诞雪人堆的惟妙惟肖穿红戴绿面貌祥和,双手拿着圣诞礼物奉送过路往人。愿你纳福吉祥安康快乐幸福!
30、公园里的雕像雕得惟妙惟肖的,每次经过我都喜欢多看几眼。
31、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琴声不连贯。
32、这些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功夫,正是本地绣品迷人之处。
33、(稀疏·稀薄)“稀疏”侧重表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对象多是物体、声响等,如“树木稀疏”。“稀薄”侧重表示浓度小,密度小,对象多是空气、烟雾等,如“高山上空气稀薄”。
34、C.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35、(积聚·集聚)“积聚”指积累,如“积聚革命力量”。“集聚”指集合、聚合,如“把这些零散的资金集聚起来”。
36、(同韵词)刻不容松、如坠五里雾中、一代辞宗、五鼎万钟、养生送终、了然于中、当时谈宗、人情汹汹、言不由衷、春夏秋冬、......
37、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38、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39、陈述的对象(主语)不一样:“惟妙惟肖”陈述的对象是艺术品的创制工艺-手艺或表现手法,“栩栩如生”陈述的是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巧夺天工”陈述的是人的生产-创造-创作本领。
40、他扮演日本鬼子真是演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差点阴来观众一顿暴打。
41、(流失·流逝) 相同点:都有失去不复存在的意思,动词。不同点:“流失”指有用的物质,如矿石、土壤等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如“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流逝”指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
42、《将相和》: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43、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
44、《秋天》掌握“—”的变调情况。会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5、目无全牛 神工鬼斧 巧夺天工 天造地设 鬼工雷斧
46、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47、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姑娘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48、1在于九文先生家中,桌上摆放着惟妙惟肖的皮影造型,书架里珍藏着他与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合影,印证着他的叙述。
49、(场面·局面)“场面”指一定时间、地点所构成的情景,运用范围比“局面”广,可指在一定场合下的情况,如“热烈的场面”;也可指外观和排场;又可指戏剧或电影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合成的情况。“局面”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如“稳定的局面”。
50、(反响·回响)“反响”,名词,指公众的反应、回响;如“她曾经登台演出,反响不一”。“回响”,动词,指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如“这一倡议得到了全厂各车间的回响”;还指声音回旋震荡,如“山谷中回响着开矿的机器声”;也可作名词,指回声。
51、(人世·人事)“人世”即人间,世间,如“人世沧桑”。“人事”:①指人的离别、境遇、存亡等情况;②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情况;③指事理人情;④指人力能做到的事;⑤指人的意识的对象;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