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有哪一些(精选37句)
关联词语有哪一些
1、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关联词语有哪一些)。
2、( )你的学习再好,( )不能骄傲。
3、表示转折关系:表示情况与预想相反,或者前后逻辑关系对立。
4、今晚的月亮是( )圆,( )亮。
5、人类( )有肤色区别,( )没有优劣之分。
6、五壮士( )痛击敌人,( )将他们引上绝路。
7、表示选择的关联词主要有要么…要么、与其…不如、是…还是、宁可…也不。
8、这本书( )我的,( )小明的。
9、⑵( )美好的情感是珍贵的,( )请你加倍地珍惜我们的情感。
10、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11、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12、( )集体已做出决定,你( )应该服从集体。
13、分析:生活富裕和浪费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不能富裕了就随便浪费。
14、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15、 为了突出成语的重要,特将成语单独作为一部分。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如:杯弓蛇影、天衣无缝、一鸣惊人等。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16、⑶杨柳( )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 )能扎根在寒冷的北方。
17、(3)张老师( )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 )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他( )有空儿,( )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18、常见关联词: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可……也、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不管……都、不仅……还、不仅……而且、不但……还
19、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20、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21、“不是……而是……,是……不是……”和“是……还是……,不是……就是……”。
22、表示递进的关联词主要有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不仅…还等。表示假设的关联词有即使…也、要是…就、如果…就、倘若…就、即便…也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主要有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等。
23、●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听写的词语+知识点,可打印
24、 ⑷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25、 ⑸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6、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 )堆雪人,( )打雪仗。
27、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即使……也……,是……还是……,不是……就是……
28、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9、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30、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生活。
31、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关联词有哪些,关键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有并列、转折、递进、条件、假设、原因、选择、承接这八种关系,不同的关键词有不同的意思,下面分享关联词有哪些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34、诸葛亮( )精通兵法,( )熟知天文地理。
35、分析两个句子的关系,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也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一种题目。完成这道题目的方法跟在分句中选择并填写关联的方法一样,就是想要抓住两个句子中的关键意思,再分析两个句子的关系,最后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朗读来检查是否准确。
3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玩,()回家看看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