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报德的故事(精选67句)

2023-07-23 10:07:22

感恩报德的故事

1、而在推崇儒家传统的中国,“感恩”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在这个浓浓温情的日子里,让我们来细数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感恩的诗词故事。

2、风云际会中的施恩与受恩、感恩与报恩,毕竟更偏向于一种道德宣扬的故事脚本;历史大人物的恩情反馈,毕竟少见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存在于寻常人家的恩情,中国文化也有自己的词汇表达:

3、这两个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李密的《陈情表》里就有“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5、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因而,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词句才得以广为流传。

6、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

7、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8、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共商天下大事。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联吴伐魏,南征孟获,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对知遇之恩的感念和报答,更是对建国立业的矢志不渝。(感恩报德的故事)。

9、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11、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

12、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13、《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14、  想不到当年的一个决定救了祖姬,祖姬父亲微乐报恩,于是在战场上结草困住秦将,帮助魏颗获得大胜。所以后人把它们结合成一句成语“结草衔环”,形容感恩图报。 

15、既然儒家经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国天下看做是最高追求;

16、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报答。

17、“结草衔环”这个成语广泛用于感恩报德,里面包含着老人在战场结草绳替女儿报恩以及黄雀衔玉环回报救命之恩的两个故事;“退避三舍”,最早来源是晋文公报答楚成王在他避祸流亡时的收留之恩;“一饭千金”,是韩信报答民间老妇在他走投无路时的一饭之恩。

18、比喻退让回避,避免冲突。故事: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避难楚国,得到楚王的厚待。

19、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20、翼粉们已开启“学霸”和“玩霸”模式,还记得你们有趣又难忘的假期之旅吗?

21、(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22、http://haiyinmusic.jd.com

23、“我一直在希望有一天能回来看看,可是各种各样的情况使我不能回来。多么可怜的、可怜的故居啊!”

24、成语故事感恩图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xū)带领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再攻打我国,我一定重赏他!”可惜一连三天都没人想出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一个年轻的渔夫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道:“你需要多少士兵和马车?”渔夫摇摇头说:“我不要那些,也不用食物,我只用我这根划船的桨。”说完,渔夫便跑到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着船桨。伍子胥看到后,问渔夫:“年轻人,你是谁啊?”渔夫回答道:“你没看到我手里的船桨吗?当年我父亲就是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啊。”伍子胥想了想,便说:“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一位渔夫救了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就是他的儿子。你怎么在这里呢?”渔夫说:“还不是因为你们要来攻打我们。郑定公说谁能让你们退兵,他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救过您的面上,就不要攻打我们了。”伍子胥感叹一声,说:“是你父亲救了我,我才能当上大将军的。好吧,这个恩情我一定会报答的。”说完,伍子胥就下令撤兵回国了。后来人们就用“感恩图报”比喻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要感激,并要想办法报答。

2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

26、“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27、而我们中国本来是没有感恩节的,我们的感恩节是从美国引用而来的,国人建议中国也设立一个感恩节,于是,慢慢的中国的感恩节也开始盛行了,因为感恩节提倡的感恩很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所以我们更是从小就被要求开始过感恩节。

28、这当然也是好事。但我们集中在每年这一天而特别抒发的善意与谢意,居然是由西方的宗教情结启发出来的,这未免是一种文化上的遗憾。

29、(解释):感:感激;荷:承受。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30、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1:舐犊情深曹操手下的主薄杨修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他才思敏捷,但却恃才放旷,经常在曹操面前耍一些小聪明,惹得曹操很不高兴。曹操每次与曹植议事,见他对答如流,心中不免产生疑问。曹操的长子曹丕买通曹植左右,把杨修事先替曹植准备好的答案偷出来进呈给父亲。曹操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又是杨修捣的鬼,便更加疑忌杨修。后来曹操出兵汉中时,找了个借口把杨修给杀了。事后,曹操遇到杨修的老父亲杨彪,关切地问:“先生近日为何瘦得如此厉害?”杨彪回答道:“昔日汉武帝的近臣、匈奴贵族金日?有两个儿子,汉武帝非常宠信他们,让他们在宫中侍奉。后来金日?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宫中,就一狠心把他俩杀了,免得以后生出祸患。我自愧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但毕竟还有老牛舔小牛那样的亲子之爱。”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痛惜爱子被杀的心情。曹操听后,心里也十分过意不去。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2:一饭千金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3:知遇之恩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31、草原上的天是那么蓝,白云真的好像棉花糖耶!

32、    一人一故事是一种即兴剧场,没有精细的布景,没有华丽的妆容,甚至没有表演的剧本,却非常注重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在剧场中,观众会被邀请作为“说故事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经历、故事,演员通过肢体、音乐、叙事等形式即时呈现给观众。事先不会商量,角色安排、出场顺序、台词动作等等的一切在演出开始前,都是未知。演员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演出作为礼物送还给观众。

33、确实她的青春艳丽已经消逝,然而她那难以言表的端庄华丽,她那难以言表的迷人妩媚却依旧当年。

3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5、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 

36、其实,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传唱的价值理念,因而,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词语才会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37、杰米的父亲听了这话有些后悔。可他刚一回头便被狠心的老婆一把拉了回来:“行了,快回家吧!”

38、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伤心的时候,有他们安慰的话语;没有信心的时候,有他们坚定的微笑;生病的时候,有他们悉心的照顾……

39、一饭千金(成语故事)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退避三舍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结草衔环《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40、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41、后人有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42、他们的孩子小杰米看到爷爷的生活如此凄惨,十分难过。

43、后人有诗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44、    一人一故事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倾诉、释放的出口。对演员而言,同样如此。演员通过打开自己的“肢体”和“心”去感知,去共情,去诠释别人故事。很多时候,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会有相同经历,也有未曾体验的旅程。有幸触及回忆,也有幸体验别样的人生。

45、《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杨宝小的时候,在山林中见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精心照料。等小黄雀的伤完全养好后,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愿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46、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47、结草衔环(读音):jiécǎoxiánhuán(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专救恩人;衔环:属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48、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

49、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乌鸦老了之后不能自己捕食,小乌鸦就会把衔来的食物反哺给老乌鸦吃,用来感戴上一代的养育之恩。动物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更该懂得感恩和孝顺父母呢?

50、幼年的皮普,父母早丧,13岁跟着脾气暴戾的姐姐一家生活,姐夫乔伊是个铁匠,忠厚和善,像对待朋友一样喜爱皮普,他常常护着皮普,免去皮普遭姐姐毒打。有一天,皮普在坟地游荡,遇见了监狱逃犯马格维奇,受到他的威胁和恐吓,为他偷来凿子和铁锤,囚犯因此得以逃逸。老年皮普幽默的调侃道:“先是太胆小,明知不该做的事却不敢不做;后来也还是胆太小,明知该做的事却不敢去做。”

51、轩轩和蔚然,还记得你们第一次在草原上吃烤羊排的心情吗

52、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53、成长着的我们步履匆匆,变得忙碌,忙到忽略很多身边值得感动的小故事。在小雪后的初冬夜,不妨沉淀下来,去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毕竟,任何事都不是理所当然。感恩,不需要喊响当当的口号,或是发条朋友圈的仪式感。经常心怀感恩之心,并用一己之力去温暖这个世界,最为纯粹,也最为赤诚。

54、这里除了一道昔日花园的围墙之外,再没有当年的房屋,再没有制酒作坊,再没有其他连在一起的建筑了。一切当年的建筑均不复存在。一眼望去,空荡荡一片,外面是一道粗糙的篱笆围栏;但我看到一些昔日的常春藤又扎下了新根,在一堆堆废墟上发出了新绿,虽然那么低低地、那么寂寞地在生长着。一扇篱笆的门半开着,我推开它走了进去。

55、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

56、楚王问将来何以回报,答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后晋国与楚国两军对垒,晋国遵守诺言退军九十里,以报当年楚王之德。

57、当我们无时无刻不体会着“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怎可对脚下的土地不知恩?怎可对己身的文化不感念?怎可对民族的同胞不感恩?怎可对祖国的培养不报恩?所以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于谦说“一片丹心图报国”,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8、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传·宣公十五年》

59、《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故事背景为1812年耶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主角孤儿皮普(Pip)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此小说贯彻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的跌宕起落,表达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该小说自1860年12月到1861年8月连载于作者制作的周刊《一年四季》,百年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

60、有一年,乡间富婆郝维辛要收一个男童,皮普被选中,他自此住进郝维辛和她的养女艾斯黛拉所居住的豪宅,艾斯黛拉很快就迷住了皮普。皮普为卑微的出身和贫苦的家境而懊恼,这让他萌生了发财、作上等人的梦想。好在事随人愿,伦敦有一位神秘人物,愿意资助他进入伦敦,接受上等人的教养和去过富人的生活,年轻的皮普以为有了远大前程,过上了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忽然的飞黄腾达,使他再也听不进铁匠姐夫的建议,也看不起乡村教师毕蒂的朴实生活。他忘记了自己是贫寒子弟和当初希望从事铁匠职业的梦想。暴富后的皮普想以富家子弟的身份追求到艾斯黛拉,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郝维辛安排艾斯黛拉嫁给了乡村土豪。皮普在伦敦有大笔钱能够挥霍,但似乎过得并不快乐和安稳。乔伊告戒他:“一片用努力换来的面包皮比一桌继承来的酒席好吃得多。”果然,那个资助他过上等人生活的神秘人物正是昔日的逃犯马格维奇。好景不长,马格维奇从流放地逃回伦敦被告发,皮普的远大前程似乎要毁于一旦,为了继续享受马格维奇的资产,他再次选择帮助马格维奇逃离警察追铺。不幸的是,他们失败了,马格维奇被拘捕,受到法律制裁,没收了家产,并被关进监狱。皮普也因为无财力,无法还上挥霍的欠款,面临进监狱的威胁。这时乔伊出现了,他替皮普还清了债务,解救了皮普。他告诉皮普:“我一直在存钱,准备与毕蒂结婚(皮普的姐姐已经离世)。现在,我把这笔钱用来替你还债。”此时皮普大受感动,他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繁华的日子和虚荣的爱情都烟消云散了。从此他洗心革面,决定出国做一个本分的劳动者,过平静的生活。十年后,当他再次返回家乡看望乔伊的时候,毕蒂和乔伊已经结婚,过得幸福、安宁。他们时常去教会祈祷,感谢上帝赐予的幸福。皮普路过昔日郝维辛小姐的庄园,遇见了婚姻不幸的艾斯黛拉。他们不再激动,只是手拉着手走向远方的十字架……

61、《远大前程》成书于1860年至1861年之间,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晚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埃德加·约翰逊曾高度赞扬这部小说,认为《远大前程》在“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

62、     心存感恩与向人道谢是两个让人通往成功的好习惯,学习感谢是迈向自我实现重要的一大步,也是我们教育孩子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 感恩让我们成长的路上更美好!

63、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罗斯福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当即给朋友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您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第贼偷去的只是我的东西,并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第贼偷去的只是我部分的东西而不是全部;第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不是我。

64、“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65、虽然他们从未要求回报,但感恩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66、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感恩的名人例子(精选104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