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简介资料(精选68句)
茨威格简介资料
1、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白发苍苍,举止高雅的老妇人,她在四十岁的时候,出于一种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却由于瞬间激情的驱使而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淋漓尽致地表了不自觉的冲动和理智之间的搏斗。
2、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3、奥地利的历史学家把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作为奥地利二十世纪的开始,随着一个新的世纪的到来,必将是旧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标准的嬗变。“青年维也纳”正是文学领域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思潮的代表者,它在世纪之交的文坛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无形但又实际存在的文学团体,有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青年德意志”一样。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这样一种愿望:给奥地利一种具有欧洲地位的文学。茨威格的文学意识和艺术情趣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文学思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4、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5、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代表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等。
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掌握国际商务和跨国经营基础理论、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佛山德语口译专业依托北外国际商学院的专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让学生掌握国际商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丰富的企业参访实践和企业导师讲座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了解、拓宽职业发展前景。
7、我曾被人大肆赞美过,也曾被人无端排斥过,我曾自由过,也曾不自由过,我曾富有过,也曾贫穷过。《约翰启示录》里那几匹苍白的马全都闯入过我的生活,那就是革命和饥馑、货币贬值和恐怖统治、时疫疾病和政治流亡。
8、这篇作文胡说了些什么我完全记不得了,可以确知的是,那时我并没有真正明白《象棋的故事》:房间、象棋是有着巨大象征意义的,B博士的坚持与崩溃,也似乎是一种命运的暗示。这是茨威格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直接描写盖世太保:“他们只是把我们安置在完完全全的虚无之中,因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虚无那样对人的心灵产生这样一种压力……”人在年轻的时候,即使目睹黑暗,潜意识里还充满生命的阳光、爱情的期待,看不到无论暴力摧残还是精神迫害带来的创伤,不能理解与感受到内心的深渊。
9、《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10、这篇书评所针对的就是茨威格死后出版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DieWeltvonGestern:ErinnerungeneinesEuropäers/TheWorldofYesterday:MemoirsofanEuropean)。茨威格的这部回忆录,我倒是早已读过,不过初读时只关心书中描写的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化和生活。茨威格的确把他所谓的“太平盛世”(全书前两章)写得美轮美奂,歌舞升平,感觉不到什么危机。他认为欧洲城市没有一个像维也纳那么热衷文化,这个哈布斯王朝的首府得天独厚,海纳百川,汲取了德意志、匈牙利、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弗拉芒等文化,将之熔于一炉。而在音乐和戏剧方面,维也纳更是首屈一指。最令年轻人崇拜的是剧院的演员和交响乐团的乐师,而当年的指挥家马勒更是一个大人物,如果在街上见到马勒,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值得“像打了胜仗一样,洋洋得意地对同伴们报告”。在众星云集的文学界,最令茨威格佩服的是剧作家和诗人霍夫曼斯塔尔(HugovonHofmannsthal),茨威格第一次听年轻的霍氏朗诵他的作品,惊为天人,他引了另一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施尼茨勒(ArthurSchnitzler,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施蛰存曾经翻译过他的小说)的话说:“我觉得自己生平第一次遇见一位天才”,“自歌德之后,无人出其右”。这两位当年大名鼎鼎的作家,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了,我是从休斯克(CarlSchorske)的名著《世纪末的维也纳》(Fin-de-SiécleVienna:PoliticsandCulture)中读到的,但书中只有一页提到茨威格。
11、《象棋的故事》在我的书包里,中午下课吃完午饭后,不时拿出来看一下。有一次又读了两段,然后去区里的语文尖子班写作文。题目自选,我想都没想就开始写《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写了一大段才觉得不妥,改成《象棋的故事》。即使如此,这篇作文后来还是被区语文教研组组长在点评时单独挑出来说了几句不是赞扬,但也不是批评的话。他显然连茨威格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所以很自然地提高了政治警惕性。他身材结实、声音爽朗,其实是一位很不错的中学语文老师,讲起孔乙己滔滔不绝。他经常把我的作文示范点评,因此对我相当优容。
12、但如此锋利、冷酷而严厉的目光,仅仅是一瞥,这双眼睛就又转而变得柔和,闪烁着微笑,放射出令人舒服的光辉。
13、另一部影片《茨威格:再见欧洲》,风格恰恰相反,备受好评,全片只有“四幕”,外加序幕和尾声,完全不叙述故事,而把茨威格的后半生浓缩成四个历史时辰的横切面。在形式上甚有创意,风格冷酷之至,而且故意客观,非但毫无激情,并暗含对茨威格的批评,特别是他在记者访问的那幕戏中拒绝公开讨伐希特勒,拒绝和其他反法西斯的流亡作家同声一气向纳粹宣战。最后茨威格和太太双双服毒的场景,女导演玛利亚·施拉德尔(MariaSchrader)故意作反高潮的处理,只从门前镜子侧面反映出茨威格夫妇躺在床上的死相。这种似乎是欧洲电影先锋派的典型手法,故意和观众保持距离,绝不煽动任何主观情绪。全片的焦点放在茨威格在巴西的公众形象,从序幕的欢迎餐会中茨威格作为名人受到官方隆重招待的场景,到前两幕的作家会议和记者招待会,到第三幕的巴西小镇的接待会,仿佛故意点出一种虚荣的形象,当然更毫无同情可言。难道这就能代表当今欧洲人对茨威格的看法吗?还是导演借此来展露她的简约风格与茨威格的激情风格如何不同,而作疏离的处理,达到布莱希特的所谓“史诗”效果?总之我看来不是味道,大概我也是一个温情主义者。
14、茨威格(ToryZweigle)是成功创办上百家公司的美国企业家,也是跨越美中热忱于创意创新的商界奇才。他从小显露经营和创意天赋,14岁改装汽车拥有自己的首款设计产品,19岁赚得上千万财富,29岁独创水牆(WaterWall)装饰国际品牌企业,产品热销。
15、2月15日,新加坡沦陷的消息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日军的石油之路从此打开,而德军也打通了苏伊士运河,纳粹还将长久地占据着这个世界。在极度悲观的情绪下,几天后他与第二任妻子仰药自尽。
16、在我的今天和昨天之间,在我的扶援直上和节节败落之间,是何等的不同,以致我有时仿佛感到我一生所度过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完全不同的好几种,因为我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无意之中提到我的生活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的哪一种生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今天的生活。
17、二十年后,一个下雨的黄昏,在地下室重读《异端的权利》。所谓经典从来是超越时间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确定自由和权力间的界标。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随之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在人的本性里……深藏着这样的信念:一定有可能发现某一种特定的宗教、国家或社会制度,它将明确地赐与人类以和平和秩序……人多半是害怕天赋自由权的……渴望有一个救世主……”加尔文在鼓吹宗教改革时被当做异端,但是在日内瓦掌权后对教义不同者毫不宽容。“一种教条一旦控制了国家机关,国家就会成为镇压的工具,并迅即建立恐怖统治。任何言论,只要是向无限权力挑战的,都必须予以镇压……”
18、结局既重要也不重要。如果不了解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欧洲史:两次世界大战、原有国际秩序的崩溃、第三帝国的兴起,如果不知道作者写完之后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不见证相似的残酷,《象棋的故事》就仅仅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事实上,茨威格更享有盛名的作品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那是一部不需要了解时代就可以感知与感动的伟大作品。不过,如果能够了解作者和他的时代,我们的心灵与思想也许会在另一个层面上被感动与冲击。
19、茨威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这个时代的弃儿,最终以自杀抗议屠杀,以此作为与那个世纪最后一搏,在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二十世纪奏出了一曲绝响,留给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哀惋。
20、他写的巜家庭女教师》写上个普通女教师的愛情悲剧,在一对小姐妹的心灵中所引起的激荡,从一个司空见惯的生活侧面揭露了社会的冷酷,
21、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为了“争取国家的荣誉”,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22、生平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道富有;
23、《心灵的焦灼》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24、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25、03 通过简洁明晰而生动传神的肖像描写,透视出传主的心理、性格,从而使传主形象更真实生动,具有立体感在对传主的肖像描写上,茨威格既简洁明了又生动传神。如在传写狄更斯的肖像时,主要凸现他的眼睛:“那是一双英国的眼睛:冷静,灰暗,敏锐,闪光,就像纯钢一样。”这双眼睛什么都不会漏掉的,他的眼睛的记忆力是无人可比的,其眼力是完全人世的眼力,水手的眼力,猎人的眼力,一种观察细微人性的鹰的眼力,他的眼力捕捉细小特征。他的目光就像摄影机上的快门,能抓住一个动作,一个姿势的百分之一秒。茨威格认为这正是狄更斯的天才所在。
26、斯蒂芬•茨威格擅于描摹人的心理活动,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与戏剧性时刻的命运转折见长。他的传记文学作品主要是两大部分,一类是文学家传记,其传主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萨诺瓦、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等;另一类是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包括四百年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反抗宗教思想统治的卡斯特里奥、16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等。
27、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28、以往,充其量是这一代人经历了革命,下一代人遇到了暴乱,第三代人碰到了战争,第四代人尝到了饥谨,第五代人遭到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况且,总有一些幸运的国家,幸运的几代人,根本什么都没有碰上。
29、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30、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31、茨威格这个名字,最近几年在英语世界似乎又开始出现了,他的名声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原因之一是两部相当轰动的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TheGrandBudapestHotel,2014)和《茨威格:再见欧洲》(StefanZweig:FarewelltoEurope,2016)。这两部影片的风格迥异,但都和茨威格的生平和作品密切相关,也代表两种不同的诠释方式。
32、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
3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茨威格代表作之一。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濒临死亡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34、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
35、1907年,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次年上演;
36、19这是茨威格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里约狂欢节奇幻的游行没有让他动心。他写信对前妻说,“我抑郁,因为仍然看不见真正的决定和最终胜利的希望,因为在两次世界性的巨大灾难中,我们这一代人将要失去最好的年华。”而已经消失的过去不会复返,过去他们所拥有的,未来不会还给他们。最关键的是,这场战争“还没达到最高点”。茨威格说,“我太累了,承受不了这些。”
37、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38、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并不是个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隐藏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的笼罩使到处呈现出血腥和混乱。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欧洲人难免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环境变异历带来的负面结果: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
39、作为一个曾经受过史学训练的人,我对文学家写的历史叙述一般不多采信。在我看来,历史似易实难,貌似是一个谁都可以插一脚的领域,其实许多人白手穷经尚未窥其堂奥。我们自古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但是到了当代,文学与史学已经相去甚远,而古人那样的通才几乎不可复现。一般说来,历史讲究的是史实与史识,质胜于文。所谓文采,顶多是锦上添花,运用不当则会遮蔽真相。
40、除了著书分享经验,茨威格还在策划开办一所创意独特的商业创新实践学校。他计划招收20名学员,为期一年,向学生传授他成功的创业经验和创意思维方法,帮助他们设计创业,从最初孵化项目到公司成功稳定,包括选择经营方向,啓动,录用僱员,及整个预算,营销,地点选择等。他相信,不忽略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此外,学员每人拥有创业项目5%的股份,茨威格亲自指导他们开展业务,在创业实操过程中收获书本上学不到的实际经验。等到一年学成,意味著参与学员在美国已经拥有自己初步经营的真正企业。
41、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1)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42、01 利用精神分析学,对传主进行鲜明而突出的心理分析茨威格对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其人和学说十分崇敬和熟悉,继而在思想观念、小说创作、传记写作等方面深受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43、即使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打破沉默,大义凛然地抗议人类自相残杀的暴行,为遭受苦难的同行者提供帮助和支持,作为被压制的人权的代表向独裁者提出控诉与挑战。
44、奥地利人斯蒂芬·茨威格,著名小说家,而且不仅仅是小说家,他的一部又一部传记,一般人一生中能弄出一部,而且还能弄出那样的水平,也就不错了。斯蒂芬·茨威格不仅是小说家和传记作家,这本《三作家》的《德译英原序》告诉人们:“茨威格在欧洲大陆评论界的领袖地位无人匹敌,连高尔基和罗兰这样的人都承认其高超的艺术修养。”
45、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46、茨威格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异端”呢!若干年前和友人聊天时曾经感叹过,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自以为是的异端者往往仅是站在某种立场上的批判而已,对我们经历过的时空、对个体的处境未必有多少感性的、历史的认知。茨威格这样非常个人化、敏感于人生,又同时极具社会批判意识者,如今不止稀缺,而且正在被遗忘。不过,茨威格自己也许正是因此而悲观,虽然他一直相信,“我们人类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过屠刀下的尸体才达到昙花一现统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抵抗力量,被优胜者暴力压倒的人们……”
47、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战后,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48、我将从这4点出发,结合具体的传记作品回答问题。
49、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50、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51、卜键|陈丹燕 |陈建华|陈平原|陈思和|陈子善|戴燕|董桥|樊树志|范昀|葛兆光|郭娟|郭婷|黄进兴|黄昱宁|黄运特|黄子平|江晓原|姜建强|姜华|李怀宇|李辉|李炜|李庆西|陆建德|刘剑梅|林晓筱|马慧元|马湘一|毛佩琦|毛奕云|孙郁|唐晓峰|王道|王得后|王德峰|王启元|文敏|吴中杰|夏晓红|夏志清|许志强|杨炼|杨志|尹珊珊|俞晓群|郁喆隽|张隆溪|张宪光|张信刚|赵穗康|郑培凯|钟桂松
52、就在她被送上断头台时,她为自己准备了血红色的内衣裙和齐肘长的血红色手套,以免受刑时刀斧进起的鲜血溅洒在她的衣服上太刺眼。
53、不过,我们这一代人已完全学会了一种妙法:对失掉的一切从不缅怀。也许,文献和细节的欠缺恰恰是我的这本书的得益之处吧。因为在我看来,我们的记忆力不是把纯粹偶然的这一件事记住和把纯粹偶然的另一件事忘掉的一种机制,而是知道整理和睿断舍弃的一种能力。
54、如在《玛丽·安托内特传》中,玛丽·安托内特15岁时嫁给年仅l6岁的法兰西王太子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可是新婚之夜,由于:“太子生理上令人难堪的障碍。房事不能进行,……今天和明天没有完成,今后几年仍然如此”。路易十六虽然贵为一国之君,性无能却使他性格胆怯、懦弱、迟钝、笨拙,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主见,延宕迟疑。
55、《昨日的世界》最后一句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56、从世界观看,玛丽·斯图亚特是维护旧教即天主教的先锋,代表垂死的中世纪骑士世界;而伊丽莎白却是新教即教会改革派的庇护者,代表发展中的新时代。
57、通过简洁明晰而生动传神的肖像描写,来透视传主的心理、性格,从而使传主形象真实生动,具有立体感,给读者一种如见其人之感;
58、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59、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60、《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讲述了许多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瞬间: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61、这不仅仅是遗言,更是一个失意者留给世间的最后的慈悲。
62、在《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中,茨威格将卡斯特里奥与伏尔泰、左拉对比,甚至还将《基督教原理》与《拿破仑法典》比较。
63、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64、近年台湾出版了一本茨威格中篇小说选,就以《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姬健梅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14年)为名。书前有台湾著名女作家廖辉英的序文,廖女士对茨威格赞扬备至,称之为“暌违四十年,魅力不减的世纪大师”,她提到自己十四岁初读时的感觉:“展读后的两三个深夜,澎湃的思绪和纷扰的激情,交织成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浪涛,几乎要从那承载不了的幼稚身心迸裂而出!”这几句话也一语道破茨威格风格的动人之处:他可以把角色的激情用浓艳的文笔,一波一波地推上高潮。这种写法和施尼茨勒的心理手法的着眼点颇为相似,但貌合神离。即使从译文来读,依然可以看出茨威格惯用的笔调:一种十分艳丽的文笔,用字遣词有时过分渲染,英文叫作紫色散文(purpleprose),这是一种浪漫风格的残余,和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冷峻和反讽恰好相反。施尼茨勒的《埃尔瑟小姐》(FraüleinElse,1924)也是从主观的角度进入女主角的压抑心理,但叙述方式不同,最后直接进入女主角的意识流。而茨威格用的却是迂回的叙事方法,经由一个叙事者把故事带出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书信体,比较直接,故事经过这种方式的渲染,显得很动人。然而,对我而言,书信的架构似乎有点老套,女人的痴情固然令人感动,男人的寡情却毫无心理深度。他的角色造型也很老套,灵感其实来自维也纳流行的戏剧和轻歌剧:人生就是一个舞台,大家在此寻欢作乐,恋爱就是一场游戏。施尼茨勒的剧本LaRonde(Reigen,直译为“轮旋舞”)早已建立模式,这是一部杰作,当年由于内中的性欲和阶级矛盾的因素而深受争议。茨威格把喜剧变为悲剧,并以此间接探讨同一个题材:在一个虚伪社会中力比多(libido)的破坏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摧毁一切繁文缛节的束缚,也可以令人无路可走。他的另一篇小说《一颗心的沦亡》,也是以此为主题,但描写的是一个老男人,他受不住女儿到处和人调情而心理不安,最后竟然歇斯底里而死。故事的写法也很接近施尼茨勒的意识流手法,但我读来则觉得夸张,仿佛作者在此用力过重。
65、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66、面对这种不断的彼此沟通和介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保险地方了。没有一块可以逃遁的土地;没有一种可以用钱买到的安宁。命运之手随时随地会把我们攫住,把我们拽到它的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
67、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传主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来透视其心理、性格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