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精选70句)

2023-07-16 11:41:47

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

1、当人们试图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存在论以及诸如此类的尝试那里讨教的时候,存在论的方法却始终存在问题。由于存在论这个术语是在形式上很广的含义下使用的,因此,循着存在论历史来澄清存在论方法这条道路本身就行不通。

2、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1903年-1906年到梅斯基尔希以南50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为将来的牧师职业作准备,1906年-1909年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在这六年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必读希腊原著。他还学习了拉丁文。

3、然而,海德格尔仍然完全不能同意传统哲学史关于巴门尼德的定论。以他的区分,巴门尼德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还不是后世所谓的哲学家,因而还不可能提出和确立“存在与思想的同一性”这样一个存在学/本体论的原理。按海德格尔的建议,巴门尼德的箴言第我们不能以哲学的方式把它译为“因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而是要把它译解为:“因为留心与在场者之在场是同一者”——而此处所谓的“同一者”,海德格尔也给出了他自己的一个解释:不是逻辑的同不是一式一样的东西,而是“共属一体”的东西。因此,巴门尼德这个箴言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思想、留心)与(是/存在)为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是共属一体的。”关于与的这样一种“共属关系”的思想,自然还不可能是哲学思维,而是一种前哲学的开端性的“思想”。

4、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人的变化的生存情境中,意义结构也是变化的。虽然人的存在是整个意义关联的“为何之故(Worumwillen)”,但在具体情境中,人的实践目的并非固定的,所设定的目的也或大或小地发生改变;随着情境转换,相应的意义结构也在变化。人的理智是情境性的,“理智行为包含人……在情境中发现意义结构的活动,它唤起有意义的行为。意义结构是人的需求、行为和感知在这个情境中的特有产物(localproduct)”,“意义结构不是根据一些固定的、独立于情境上下文的元素的规则应用。相反,属于情境的整体结构使得规则成为可能”。按照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结构,我们将锤子的存在方式定义为“上手状态”。这个定义以整个的世界意蕴以及当下的具体情境为背景。取消了这个背景,锤子之为锤子就丧失了本来在世界中的意义。德雷福斯提出,仅仅将功能指派给原初的事实(brutefacts),既不能把握锤子的存在方式,也不能把握锤子所处其中的日常世界的意义组织。

5、对于海德格尔的后期“行话”以及有关问题缺少了解的人无法理解这段话。“光明”、“澄明”意味着揭蔽状态,“黑暗”意味着遮蔽的、隐藏的状态。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是一种构架化的单向开发活动,只知去揭蔽、去开发知识与有用的光明,而不知保持这揭蔽的前提,即隐藏着的境域势态(“大地”、“黑暗”)。这种技术型的揭蔽开光的极端例子和结果就是原子弹的爆炸产生的致死强光:“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赤裸裸的光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寻到“那只与黑暗相匹配的光明”,也就是与人和生命的境域势态共尺度的光明、知识和可用性。而这也正是老子讲的“知其白,守其黑”中蕴含的智慧。“白”在这里代表阳、动、光亮、乾、有;“黑”则代表阴、静、黑暗、坤、无。而真正理解了光明一面的人一定会“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因为离开了这一面,光明和刚阳就无天势可依,就会干枯为坚强的“死之徒”,或“处于陆”的鱼虾。“有死之人”则意味着人的根本“有限性”(15)或“缘在”本性。作为缘在,人只能从自己的实际生存缘境中获得意义和生命来源;也就是说,他必须让自身先“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取得天然的缘发势态,然后才能与这个已经与自己相缘生的世界发生知识的、实用的、价值的关联。他的真正切身的存在方式就在于不离开这黑暗泉源、境域的势能所在,以致“在白天(也)能看到星星”。生存的智慧就意味着穿透理智和实用的白昼世界而看到神意之星。这“星星”代表黑夜境域本身的“清彻”之处。海德格尔在他《出自思想的体验》的诗中写道:“朝向一颗星星,只此而已。/思想就意味着收敛到一个所思;/就像一颗星星,这思想保持在世界的天空。”(16)

6、经过语言哲学反思,海德格尔同样以语义上行为方法将这种对“关联”的追问诉诸语言。“此在”概念的提出相当于为“存在”本身加上了定冠词(definitearticle)——“主体的存在”也就是由“存在”(Sein)发展而来的“此在”(Dasein)。某个名词被加上定冠词,意味着它被定位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这表明,“此在”是居于特定时空之中,并被其所处时代赋予意义的存在。进一步来讲,在德语中,Da这一小词通常指这里、那里或这时、那时。海德格尔把Da解释为Lichtung,其字面意思是密林之中出现的“林间空地”。我国学者一般把该词译作“澄明”,也有人直接将它译为“场”或“敞开之境”。海德格尔以Da描述此在(Da-sein),从而使其获得了某种境域性。被置入境域之中的此在亦即被赋予时代内涵的主体。质言之,“此在”概念同样诞生于语言编码。这种语言哲学阐释弥合了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之间的鸿沟,同时构成了此在存在论的思想内核,它的形成以语言哲学反思为基础、以语义上行为方法、以概念解释为框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特定时空之中的主体的存在,此在这一概念被限定于具有特殊时代内涵的特定语言系统。这就是说,此在是居于特定语言之中的主体,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语言理解为一整套与时代因素相契合的知识系统,它将时间、空间与主体要素融于一身。

7、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强调,在柏拉图、黑格尔、尼采等处皆有,海氏的特色在于标举出无,从而真正完成了这一区分;同时正由此无、及对无的悟解,才使海氏进入了全新的境界,真正“克服了形而上学”,有了一个崭新的开端。

8、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9、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10、海德格尔对于日常语言中的“是”或“存在着”的意指提出诘问,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此在领悟着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存在,而时间正是存在之领悟的境域。

11、我们(今日人类)尚未“思想”么?人类文明(特指书写文明)历经两千多年,人类此间发明和揭示了包括思维规律在内的自然法则和精神规律,特别是在欧洲文明中,形成了一门关于“思想/思维”的严格科学即逻辑学,我们怎么可以说人类尚未“思想”呢?我想大概只有一种可能性:海德格尔所讲的“思想”并非我们通常所想的思想。海德格尔直接补充说:“科学并不思”。实际上,这是海德格尔后期形成的一个基本思路:科学并不思想,甚至作为科学之源头和科学之基础的形而上学(或一般而言的哲学)也不“思想”——是所谓“哲学的终结与思想的任务”。哲学与“思想”构成一种对立,这是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意义上来讲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编者在“编者后记”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本书主旨:

12、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胡塞尔致敬及非常看重与其的友谊。这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来源自现象学派。(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

13、《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海德格尔在作品中,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从结构上作了分析,认为生存在世界上的“人”,必将通过情绪、领会、语言等方式与各色各样的物事打交道,世界也就在这种展开中同时成为人的舞台。

14、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万事万物如何存在?”“何物存在或不存在?”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古希腊朴素形而上学的研究范畴。古希腊哲人们为何如此执着地探索存在问题?我国学者李洪儒从语言哲学角度提出了颇具新意的观点:“西方形而上学得以形成的真正根源在于,作为其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基础的印欧语系(Indo-Europeanfamily)的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语言的特点,这就是‘在’与‘是’同一。”语言学研究指出,印欧语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之其成员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等四百多种语言。形而上学发源地古希腊所使用的古希腊语以及本体论哲学蓬勃发展时期所使用的现代希腊语、拉丁语、德语等都是印欧语系语言。早在18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已经发现,印欧语系的绝大多数语言都是具有诸多共性的屈折语(inflectedlanguage)。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术界获得重要发现:印欧语系绝大多数语言中的系词都有两个基本含义,即“是”和“存在”,英语tobe、德语Sein、俄语есть等词汇都是如此。汉藏语系(Sino-Tibetanfamily)的语言则不存在这一现象。相关研究指出,在《左传》问世之前,汉语中没有“是”,“是”大概在秦末汉初才确立起来。并且,汉语中的“是”没有“在”这个含义。“在”与“是”同一意味着,说某物“是”的同时,也就给出了这个事物的本体论承诺,即此物“存在”。这是印欧语系语言的一种独特“编码方式”(coding),它使得“存在”先验地具有意义。正因为如此,形而上学家们才会不断追问“存在”本身是什么,万事万物如何“在”或“是”。

16、二是在海氏思想内部有了新的契机和趣向。不同于《存在与时间》,海氏认为“Aletheia,亦即被思为在场性之澄明的无蔽,还不是真理……其本身尚未被思及。”(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72-73页。)正是通过对存在更根本、更源构的思入,海氏提出了“(遮蔽)并不是一个空洞的附加,也不是仿佛阴影属于光明。相反,遮蔽乃是作为无蔽的心脏而属于无蔽……而且在在场性之澄明的这一自身遮蔽中……甚至还有一种庇护和保藏由之而来,无蔽才能被允诺,从而在场着的在场者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澄明就不会是在场性的单独澄明。”(注: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载《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72-74页。)真正的克服乃是超越、扬弃,“无”后的世界,水落石出,清新的世界中运行着的是存在之思,在勃勃生机的源构成域中,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相互映射而成世界游戏……这一切,便是“哲学终结之际思之任务的道路”上的万千气象。

17、超越于意识和自我意识之上的辩证的精神、哲学问题框架内的历史内涵、与德国语言的思辨精神的共同联系等等,这是德国哲学传统的一脉相承。以至于D.C.霍伊认为:“事实上,他(海氏)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所用的辩证法词汇都是从《精神现象学》中改造过来的。”(注:D.C.霍伊:“猫头鹰与诗人——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判”,载《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在海氏作《时间与存在》演讲之时,法国人还普遍地认为,“海氏的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翻版,无非是有所深化和发展了。其情形犹如莱布尼兹对笛卡尔哲学的恢复或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恢复。”(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50页。)

18、思想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己在自身中行动,这种行动是处于与世界命运的对话中。在我看来,从形而上学产生出来的与实践的区别和二者之间的转化的想法阻塞着洞察我所理解的思想的道路。也许我可以在此指出我讲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已于1954年以《什么叫思想?》的书名出版。恰恰这部书是我发表过的一切著作中最少被人阅读的一部,这件事或许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标志。

19、(3)(4~7)MartinHeidegger.KantandtheProblemofMetaphysics(M).TranslatedbyRichardTaft.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124~125,127,127~128,130,1

20、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

21、基于上帝的离去,世界便也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深渊”一词原本意指地基和基础,是指某物顺势下降而落入其中的最深的基地。但是,在这里,我们将这个“从……”看作基础的完全缺失。

22、我们(今日人类)尚未“思想”么?人类文明(特指书写文明)历经两千多年,人类此间发明和揭示了包括思维规律在内的自然法则和精神规律,特别是在欧洲文明中,形成了一门关于“思想/思维”的严格科学即逻辑学,我们怎么可以说人类尚未“思想”呢?我想大概只有一种可能性:海德格尔所讲的“思想”并非我们通常所想的思想。海德格尔直接补充说:“科学并不思”。实际上,这是海德格尔后期形成的一个基本思路:科学并不思想,甚至作为科学之源头和科学之基础的形而上学(或一般而言的哲学)也不“思想”——是所谓“哲学的终结与思想的任务”。哲学与“思想”构成一种对立,这是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意义上来讲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编者在“编者后记”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本书主旨:

23、不可否认,人与存在的相互归属是海氏一贯的思想。但是这种归属应是相互的双向激发,既“向我们表明人如何被让渡给存在”,也应表明“存在又如何被人的本性所占有”(注: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第24-25页。见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1996年版,第428页。)。前期海氏即失之于系于此在的单向递进中,导致《存在与时间》从六十五节以后所谓的“时间性退化现象”。(注: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第146-1154页。)以将来为基点,仍是一种体系建构,时间在后期海氏的著作中已不常见。

24、1907年,海德格尔暑期回家度假时,从康斯坦兹三一教堂的神父那里借到F.布伦塔诺的著作-《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成为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25、复仇之解脱是一种过渡,即从意志对时间及其‘曾在/曾是’的憎恶,过渡到永远意愿相同者的轮回、并且在这种意愿中意愿自身成为它自身的基础的意志。

26、在海德格尔看来,周围世界体验是我们常态的体验状态,理论性的观看则是偶然的例外状况。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被给予”概念还没有揭示源始的生活体验。源始的体验是直接与世界中的被体验者一起出现的,而“被给予”已经是隔离开的、冷静的观察。尽管其客体化程度不高,但仍然是纳托普所批判的那种客体化的理论反思。理论化过程是一种特别的一般化、普遍化过程:理论的种类普遍性(theoretische Gattungsallgemeinheit)。理论化过程是将对象变成普遍对象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普遍化,被对象化的东西(Etwas)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形式特征,去除了“世界内容(Weltgehalt)”。因此海德格尔说这种被理论对象化的东西是“绝对无世界的东西(dasabsoluteWeltlose),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Welt-fremde);它是一个让人无法在其中呼吸和生活的领域”。这同时也一个不断增长的脱弃生命的过程(Entlebung)。总体化、理论化是受制于实事领域的,具有等级次序。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种属概念(Gattungsbegriff)的普遍性就是根据内容进行的一般化或总体化(Generalierung),海德格尔称之为“脱弃生命过程中的诸步骤的等级限制(diespezifischeStufengebundenheitderSchritteimEntlebungsprozess)”。

27、这里,一方面“无源始地只是由畏揭示的。”“在畏中,我们所畏与所为而畏的东西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并不单纯就是缺乏确定性,而是在本质上不可能加以确定……我就是感到整个是这样,万物与我们本身都沉入一种麻木不仁的境界。但这(又)不是单纯的全然不见的意思,而是万物在如此这般隐去的同时就显现于我们面前……周遭竟一无滞碍了,所余以笼罩我们者——当在者隐去之时——仅此‘无’而已。畏启示着‘无’。”

28、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29、在海氏《来自关于语言的一次对话》中,一位半实半虚的日本学者认为可用东方人的“空”(Ku,dasLeere)代替存在。对于后期海氏思想这确实不失为一条理解之路。

30、“在之中”有别于一现成东西在另一现成东西“之中”的那种现成的“之内”;“在之中”不是现成主体的一种性质,好像这种性质可以通过“世界”的现成存在受到影响或哪怕只是开动起来,引发出来;“在之中”就是这种存在者本身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1、在本书中,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的基本立场未变,但侧重点和切入点有所不同:是要围绕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进入尼采的形而上学。尼采有言:“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以往的哲学在感性—超感性(非感性)的二元对立意义上把人规定为animalrationale(理性的动物),或者说,人被规定为超肉身、超形体的东西,但在这种规定中,传统哲学既没有深思“感性”,也没有深思“非感性”,因此在传统的人的规定中,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处于传统规定中的人被尼采称为“末人”,而为了超越这种“末人”,尼采提出“超人”理想。关于“超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段经典表述:

32、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33、本书初译稿是译者早年根据英文译本做的,而其中一个原因,居然是当年我在国内没有找到德文版(单行本)——现在中国的研究者恐怕已经难以想象我们那时候在资料方面的匮乏了。时过境迁,文字心思均有大变。这次我根据德文全集版把译文重新做了一遍,希望现在交出来的译文对得起这二十几年的延宕。

34、“按照流行的见解,‘在的问题’就是对在者本身的追问(形而上学),但是从《存在与时间》的想法来说,‘在的问题’就是对在本身的追问。”(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1996年版,第20页。)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氏通过对此基本问题本身的解析展示了其旨趣所归:“这个句子包含‘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这一片断,问题赖此片断其实已经提出来了。”因而,似乎“而‘无’倒不在”只是“有所渲染的空乏词藻……违反了一切思维的基本原则,是无意义的命题,与虚无同流合污。”(同上,第24页。)

35、柏拉图说哲学是人的天性,用海氏的话就是“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第359页。)于此,海氏进而认为“哲学只有通过本己的存在之独特的一跃而入此在整体之各种根本可能形态中才动得起来,为此一跃,关键性的事情是:首先给在者整体以空间;其次解脱自身而入‘无’,也就是说,摆脱人人都有而且惯于暗中皈依的偶像;最后……终于一心回到此直逼‘无’本身处的形而上学基本问题中:为什么就是在者在而‘无’倒不在?”(同上,第359-360页。)

36、1909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跟随胡塞尔潜心研究现象学。1913年夏在施耐德(ArthurSchneider)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

37、在专论“无”的《什么是形而上学》(注: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一文中(下文凡不另注,皆引自此文),海氏指出“无是什么”的发问本身就把所问的东西本身变成了它的反面,即作为一个在者了,而无恰恰是根本不在者。对象性的思维方式(知性逻辑)的那种“只要对在者加以否定、或由简单假设即可完成”(莱布尼兹)的无,只是“获得了设想的无的形式概念,而绝非无本身。”因为作为“存在的缺乏”的非存在,是以存在为前提的否定,存在在存在论上要先于非存在;归根到底,非存在是存在之一种。

38、海德格尔认为,探索存在意义的工作不适宜在开端处就来阐发。只有凭借成形的存在概念,阐释通常的存在之领悟的工作才能获得它所必需的指导线索。借助于存在的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明确领会这一概念的多种方式,这样才能够弄清楚存在的意义。

39、对“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的命题的排斥态度依靠的是一些先入之见,其中最为顽固的是:自由是人的特性。自由的本质无须,也不容进一步的置疑。人是什么,尽人皆知。

40、现在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当时的自己为什么把这篇书评写得想小论文的样子——引言、基本理论、书的内容、结束语。既然已经写成这样了,那就这样的呈现吧。

41、人与存在以相互激发的方式而相互归属。这种相互归属令人震惊地向我们表明人如何被让渡给(vereignetist)存在,存在也如何被人的本性所占有(zugeeignetist)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机制中盛行的乃是一种奇特的让渡(Vereignen)和占有(Zueignen)。让我们只去经历这个使得人与存在相互具有(ge-eignet ist)的构成着的具有(dieses Eignen);也就是说,去进入那被我们称之为自身(身份)的缘构发生(Ereignis)的事件。“自身的缘构发生”这个词取自一个从出的语言用法。“Er-eignen”原本意味着:“eraeugen”,即“看到”(er-blicken),以便在这种看(Blick)之中召唤和占据(an-eignen)自身。出于思想本身的需要,“自身的缘构发生”现在就应该被视为一个服务于思想的主导词而发言。作为这样一个主导词,它就如同希腊的主导词“逻各斯”(logos)和中国的主导词“道”(Tao)一样难于翻 译。(5)

42、在本书第二个讲座中(1952年夏季学期),海德格尔主要提供给我们关于巴门尼德的解释,其实主要是对巴门尼德的一个箴言(残篇第六)的解释。这个箴言说的是:

43、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人类是某种应当被克服的东西。为了克服人类,你们已经做了什么呢?……看哪,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让你们的意志说: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我恳求你们,我的兄弟们,忠实于大地吧,不要相信那些对你们阔谈超尘世的希望的人!无论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都是放毒者。

44、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完全可以在它的存在中被规定,而同时却不必已经有存在意义的明确概念可供利用。假如不是如此,直到今日都不可能有存在论的认识,然而实际上确实有这种认识,这恐怕是无法否认的。时至今日,一切存在论都把“存在”设为“前提”,不过却并没有把存在当作可以利用的概念——并没有把存在当作我们正在寻求的那种东西。

45、海德格尔的上述思想,在五六年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们认为,他开始回避回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问题。

46、1909年,刚满20岁的海德格尔中学毕业,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后学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47、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48、作为一位有过千辛万苦的思想探求历程的思想家,海德格尔深知这种“畏(缩)”的某种合理性,离开框架而没有真切的缘发机制就意味着对一切思想成果的放弃,或新的形而上学构架的出现。他提出的这个“自身的缘构发生”就旨在做这最重要又最危险的“画龙点晴”的工作,让思想在终极的尖端、在令康德、胡塞尔、亚里士多德也把持不住的打滑处维持住一个纯发生的平衡。因此,二元框架的效力被消解,范畴“间隔”被转化为引发“争斗”的几微“间隙”。这里没有二值构架的简单抛弃,就像神秘主义者所希望的,而是它的转化、间隙化和势态化。

49、海氏对无的洞见和论述中体现出的思维方式,令人想起与其一脉相承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的否定精神。在黑格尔那里,一种规定性“自身就是否定,所以它们是否定的无,但是否定的无,自身就是某种肯定的东西。”(注:黑格尔:《逻辑学》,商务1966年版,(上卷),第93页。)只有无和有、否定和肯定的直接同一才是真正的(辩证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语义悖论,也非经验思维。更根本地说,“否定是一切活动生命的和精神的自身活动最内在的源泉,是辩证法的灵魂。”(注:黑格尔:《逻辑学》,商务1966年版,(下卷),第543页。)

50、经过海德格尔对康德的时间与自我的解读,我们发现康德哲学中的那个“先结构”已经被引入了存在论。康德对自我(此在)的基本结构的生存论分析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一种区域(基础)存在论。这与《存在与时间》中的思路完全一致。至此,康德的先验哲学动机已经和他的存在学说很接近,两者都将存在和时间形成了主题并在这个意义上相互关联。自我与此在一样已经具备显示存在之意义的基本机制,自我只不过是此在的变式。自我其实就是一个“处在存在的敞开中,又使存在入思的在场者,在存在尺度上运思的人”。(15)(p6)因此,康德和海德格尔都行进在通往存在的路上。时间与想象力正是那个通往存在之路的路标。

51、做了一次重新译解。巴门尼德这个残篇是更为人所熟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被认为具有开创性或开端性的意义,是“纯思”的开始,以老黑格尔的说法:以此命题,“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确实,巴门尼德这个箴言(因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早就成了全部西方哲学的基本主题。在海德格尔看来,甚至康德的定律“一般经验的可能性条件同时也是经验对象的可能性条件”,也无非是这个基本主题的变式,更不消说黑格尔的命题“存在就是思想”了。

52、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53、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出生于德国梅斯基尔希,毕业于弗莱堡大学,德国哲学家。1922年,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1927年,其著作《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1928年,被胡塞尔推荐为弗莱堡大学哲学教席的继承人。

54、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

55、归根到底,哲学研究终得下决心寻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眼下对语言所下的定义不过是要指出语言现象的存在论“处所”是在此在的存在建构之内。

56、存在论在此在的分析工作在其准备阶段中以这一存在者的基本结构即在世为主题。这一工作的切近目标是从现象上端出此在存在的原始统一结构;此在“去在”的方式及其可能性由此而从存在论上得到规定。对“在世界之中”的现象描述到现在依然是依循着“世界这一结构环节及在世的存在者在其日常生活中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来进行的。

57、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58、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远离了尘世,5月28日葬于其家乡梅斯基尔希。享年87岁。

59、海德格尔认为,每个态度赖以选定其方向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存在者本身。进入存在者整体时用以进行科学探讨的,也就是存在者本身。

60、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人类是某种应当被克服的东西。为了克服人类,你们已经做了什么呢?……看哪,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让你们的意志说: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我恳求你们,我的兄弟们,忠实于大地吧,不要相信那些对你们阔谈超尘世的希望的人!无论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都是放毒者。

61、在海德格尔那里,“自身的缘构发生”这个词所刻画的是一种将任何问题追究到穷极处时必然出现的终极构成状态。表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方法从根本上讲是二值的;它探讨任何问题时,总要将其分成两极,然后再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先构造出这样一个有形或无形的框架,它就无从下手。认知一定要由主体相对客体讲起;认知对象一定有形式与内容之分;终极存在要么是实体,要么是性质;这实体要么是要么是多;人的本性一定要从物质(肉体)和精神(心灵)来考虑;人的认知能力也就要分为感觉直观和理智思想两层;研究的方法则要从分析或综合开始;等等。然而,海德格尔从他早年的思想经历中已体会出,用这种方法永远达不到对终极问题的中肯解答。现象学的“到事情本身之中去”和“范畴直观”的新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咬开了这种二元化的现成硬壳,因为它要求在一起手处便有双方的相互构成;比如“实际生活体验”中已有非概念化的理性和意义,用不着更高的形式规范来授与。而且,海德格尔发现,即使是极敏感出色的哲学家,比如康德和胡塞尔,当他们自身造成的思想势态(“先验的想象力”、“意向构成”)要求着一种终极突破,即在终极视野中消去二值框架的有效性时,也还是不能跨出这最关键的一步,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地感到:如果消去了这最根本的大框架,就一切都不可测了。于是,在终极问题的关键处,他们也就只能靠在分叉之间的滑来滑去维持一种不生育的平衡。

62、海德格尔称,在另外一个开端,哲学首先必须为存在者、为存在者整体作诗。存在最终也将变成诗。开端性的思想不是概念性的,但它也并不拒绝表达。虽然海德格尔指出存在的发生是在寂静而非喧闹中的,相应地此在也应当保持恰当的缄默;但他同时提出,“存在不能没有语言———但恰恰因此不是‘逻辑的’。语言不能没有存在”。这种语言有着不同于数学理论的严格性和清晰性,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哲学中纯粹理论性的概念和逻辑。

63、他说,之所以要写此书,是要弄清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即人存在意味着什么?或者更精确地说,如何存在?

64、1943年,创作《追忆》,载于克卢克霍恩编缉的《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中。同年,其《真理的本质》一书出版。次年,出版了《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65、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者层次上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谈到的在人之中的人性之光,无非指的是这种存在者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它以自身的此在方式存在。它是“已经澄明的”,这等于说:它作为在世的存在就其本身来说是敞亮的,不是由其他存在者来照亮,而是它本身就是敞亮的。只有对于从生存论上如此这般已经敞亮的存在者,现成的东西才有可能在光明中得以通达,在晦暗中有所掩蔽。此在从来都是带着它的此。此在若是缺乏这个此就不成其为具有这种本质的存在者。此在就是它的展开状态。

66、海德格尔同以往哲学家的思考方式不同,他从哲学家们思考的结论出发,“返回”至思考的存在者,提出“存在者不是存在”的思想主张。

67、(10)海德格尔:《全集》79卷,95页。

68、古希腊形而上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最早关注古希腊语“在”与“是”同一现象。他认为,“是”这个词的两个意思具有本质联系。既然万物皆为“是者”(beings),那么“是者”就应当是具有某种形式的“存在者”。由此,“存在”被视为一种普遍真理与本质,也即构成世间万物的本源。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一系列特性:它不是产生出来的,因此也不会消亡;它是完整的、唯一的、不动的、无限的;存在物不可分解。后来的哲学家们正是通过对这些规定的不断批判与修正,推动形而上学不断发展。这样看来,形而上学原本诞生于语言,巴门尼德正是历史上第一位语言哲学家,他通过“语义上行”(semanticascent)的语言哲学方法确立了形而上学与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在现代哲学语言转向的助推下,海德格尔继巴门尼德之后把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再度引向语言。在系统梳理和区分“存在”“存在者”“存在物”等概念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此在”,并以概念细腻刻画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建构出一种“此在存在论”(Daseintheory),实现了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第二次语言哲学革命。

69、复仇之解脱是一种过渡,即从意志对时间及其‘曾在/曾是’的憎恶,过渡到永远意愿相同者的轮回、并且在这种意愿中意愿自身成为它自身的基础的意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海德格尔指出诗以什么确立存在(精选24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