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农业的谚语有哪些(精选28句)
表示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1、解释: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2、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夏作秋,没得收。五月不热,稻谷不结。六月不热,稻子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3、年年防灾,时时防虫,轮作轮种,防病防虫。
4、“立夏唔插都罢”:到了立夏时节,插的秧苗几乎不会打谷,不如不插。
5、解释: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6、农作物是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两大类。可食用的农作物是人类基本食物的来源之一。“千事万事,吃是大事”,表达了人与食物息息相关,一日不可或缺的关系。古代农民将农作物的某些特点、特性等编入谜语、歇后语、歌谣里,趣味盎然。如:
7、瑞雪兆丰年。释义: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8、农历谚语有哪些?相信大家对农历谚语并不陌生,这是口口相传的,农历谚语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知识。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农历谚语有哪些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9、“大雪唔割都得(跌)”:到了大雪季节,稻禾还没有收割,稻谷会自然掉下来。
10、解释: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11、“会收洒收禾花,唔会收洒收谷芽”:早稻成熟了七八成,若天气好就要收割。因为,这个时节雨水多。有些人这样做,收成的稻谷质量就好;有些人要等到稻谷全部成熟时才收割,如遇连续下雨,稻谷就会生芽,质量就不好。
12、根据蓑衣、斗笠的穿戴部位:“蓑衣披披帊,落在斗笠下。”说明下级要服从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也表达下级有本事而被平庸上级压制的无奈。
1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释义:如果早晨起来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天气可能会不好,要引起重视,若是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很有可能有一个好天气。
14、解释: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15、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香菜含挥发油、维生素 C、苹果酸钾等。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力。
16、头伏早,二伏迟,中伏切顶最适宜(指棉花)。
17、懵哩懵懂,清明浸种。二月清明晏(迟)浸种,三月清明早浸种。
18、“番薯淋子芋淋芽”:在番薯打了薯块的时候施肥、在芋子刚发芽的时候多施肥,它们就能高产丰收。
19、六月不热,五谷不结。五月不热,稻谷不结。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0、“一日赤膊,三日间角”:冬天,若天气阳光灿烂,温度很高,干活的人光着赤膊,以后几天就会温度骤降,出现寒冷,人们只能在家休息。
21、“上南晴下南雨”:若春季刮南风,就会天晴;若冬季刮南风就会下雨。
22、“六月秋宽悠悠,七月秋紧揪揪”:若六月立秋,农民就感觉到时间充裕,干活没有那么紧张;如七月立秋,农民们就感觉时间紧,干活也紧张。
23、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4、”白露秋分,日夜平分”:到了白露和秋分这个节气的时候,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
25、解释:立春是晴天的话,那么来年的雨水会比较均衡。
26、四四方方一座城,里藏兵马外藏人。城里杀得纷纷起,城外徛(站)着两举人。(谜底:禾斛打谷)
27、“冬至在东昂(中间),霜饼两人扛”:若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的中间,这年冬天就会落霜件雪(结冰),非常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