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的道理论据(精选61句)
惜时的道理论据
1、(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十分珍惜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惜时的道理论据)。
3、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惜时的道理论据)。
5、“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6、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7、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而第二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的给这两种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另外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回以此自豪。
8、示例: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30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800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300多位时就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几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考场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9、苏格拉底坚守哲人的节操: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判他死刑。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苏格拉底誓死坚持真理的气节,值得后世景仰。
10、俄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他认为这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他认为做较轻松的工作为宜.如写书评或各种笔记等.第三天是从晚上六点到夜里十二点,用来参加会议、看书.他说,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11、有人曾经根据美元价值等时代因素计算,认为美国工业巨子卡内基创造的财富至今尚没有人能企及。在他小的时候,曾经给匹兹堡的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也就是挨家挨户地送电报。
12、论据说出来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还要说明这个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起到证明观点的作用。使用论据不是堆积木,不是把论据摆在那里就完事了。我们在摆出论据之后,还是对它进行分析,讲清楚它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13、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14、微点“论据的应用”属于九年级感悟层级作文教学的第四模块——指点人间,是九年级感悟性训练的第14个微点。
15、我国现代文坛上的巨星茅盾先生,他一生为d为人民辛勤工作,写出了许多不朽之作。解放前,他在国统区用手中笔与国民d反动派作斗争。解放后,他更加勤奋写作,尽情讴歌人民的新生活。他在临终之前,将自己节省下来的25万元稿费上交国家,献出一颗赤胆红心。茅盾先生身体力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范仲淹、苏轼、孙中山 、李大钊、焦裕禄……他们的英名都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6、文章运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例子本是为了论证“珍惜时间”与“磨练自己”的关系,但文中却凸显的不够。议论本有补正的机会,但却没有抓住,显得有些无力。
17、不可知的命运:有个暴君每次处决死刑犯的时候,都会让犯人选择是要“一枪毙命”,还是从刑场的一个黑洞钻进去,但命运未知。所有犯人都宁愿“一枪毙命”也不愿意进入那个黑洞。一次国宴上有个大胆的外国大使问:“陛下,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从那个黑洞进去窨会有什么结果?”暴君回答:“没有什么,其实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摸索,便可以顺利逃生了,人们只不过是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罢了。”
18、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19、当卧龙草庐外的刘皇叔在朔风飞雪中久久伫立的时候,当古人在昏暗的灯下奋笔疾书“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的时候,当一箱箱假冒伪劣产品、盗版书籍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又鲜活的词语在历史的词典里永生——“诚信”。)
20、父母体弱多病,生活十分拮据。全红蝉从7岁便一边照顾父母,一边练习跳水。时间对于她来说无比珍贵,她珍惜训练时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次在赛场上的时光。7年的时间,当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14岁的全红蝉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她所不曾辜负的时间,也彰显了她生命的价值。
21、先王之为天下也公,故务治事;后世之为天下也私,故各防弊。务治事者,虽不免小弊,而利之所存,恒足以相掩。——梁启超
22、如果论据丰富,那还要注意灵动应用,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
23、师生评议:将叙述的内容进行精简,为后面的议和联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24、②几个略例(全正/全反/有正有反):既传承,也发展,才能让文化在发展中得以继承。戏曲与流行乐元素结合,展现古今碰撞的新火花;汉服运动与如今流行古风诗歌结合,使中国人开始了解被忽视的服饰文化;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合作,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创新地去传承文化是那么美!创新不是一味地求新,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创造新颖。——《让创新之花绽放》
2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26、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时间一一秒也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
27、(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28、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功就骄傲自满。
29、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
30、 (2)叙得目的性不明,议得针对性不强。叙述时不注意扣住论点,为叙而叙,叙得目的有些模糊。议论时简单勾连论点,缺少必要的分析,叙与议得衔接不紧密。
31、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32、我最喜欢的是《天职》这部作品,我被主人翁海乐曼博士那种崇高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海乐曼博士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格的医生,他尽心尽责地为偷窃他诊所时摔断腿的小偷治疗,然后才交给警察带走。他的伟大和高尚更反映在他以反法西斯为自己的最高天职上,他毫不犹豫地用手术刀结束了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的生命,同时自己也付出了生命。海乐曼博士坚守着为人类的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最高的“天职”,牺牲了自己。这使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钟南山、李兰娟等,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医生的天职,这与那些在疫情中玩忽职守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33、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34、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5、论据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和事实有出入。叙述事实要注意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的准确性,引用别人的话要准确无误。
36、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37、夫(fú)淫(yín)励(lì)治(yĕ)遂(suì)
38、第2句:接下来阐发“静”的价值,指出唯有宁静专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39、 (1)叙多议少,简单堆积。议论文的精髓在于分析,过多的叙述性文字,使文章的论述缺少逻辑力量,达不到应有的说服效果。
40、演讲大师齐格勒曾在一场演讲上提醒我们,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为了防滑,只需要在它的8个驱动轮前,填一个小木块儿就可以了。看吧!当你静止的时候,当你被恐惧占领理智的时候,一个小木块就可以将你禁锢地动弹不得。等到火车真正开动起来的时候,一堵钢筋水泥墙也挡不住它。原因没有其他的,只是因为它开动起来了。行动的意义就在于此,举步维艰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41、我最喜欢的是《沙子的理想》。想成为珍珠的沙随潮汐来到了蚌壳内,忍受着挤压、阴暗、潮湿,最终修炼成一颗散发着梦幻般光芒的珍珠。平凡的沙靠什么成为了美丽的珍珠?辛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付出辛劳的人永远都只能是颗粒无收!
42、很高兴看到大家积极分享自己阅读感受的模样,如果大家把自己阅读时受到的触动或得到的启发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不过,老师也发现大家在分享阅读感受时将重点落在对书籍内容的介绍上,而本应是重点的“感”谈得不多;能联系实际,运用新颖有代表性的论据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深入拓展的不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揣摩如何在掌握读后感“引-议-联-结”这最基本的形式基础上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具体目标是:
43、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很多人都是在珍惜时间、坚持努力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③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从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他和他的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苦苦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物。到20世纪末,他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率领一支由全国10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队,日夜奋战,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是的,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珍惜每一分时间,不让它浪费,成功离我们就不远了。
44、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5、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坐失良机。高尔基
46、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47、毛泽东曾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都知道对于运动员,比赛的黄金年龄只有几年的时间,对于中国梦之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蝉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了跳水的金牌,但是全红蝉夺冠背后的辛酸却少有人知。全红婵出身农村,父母体弱多病,生活十分拮据。全红蝉从小便一边照顾父母,一边练习跳水。时间对于她来说是珍贵无比的,她珍惜训练时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次在赛场上的时光。用自己空闲的时间陪伴父母,照顾父母。时间就是生命,年幼的全红蝉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48、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4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0、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于沙
51、通过练写评改,能够选择真实准确、与观点一致、丰富多样的论据,完成一篇议论文。
52、遇事冷静。兰芝在反抗焦母的欺辱时,并没有撒泼打滚,而是先告诉丈夫自己所受的委屈与欺辱,希望丈夫可以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她遇事沉着冷静,可见其智慧。
53、准:具有针对性,紧扣论点,支撑论点,与论点高度统而不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
54、终生坎坷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55、节操的例子还有:文天祥、夏明瀚、刘胡兰等。
56、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 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57、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
5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9、回顾学过的《敬业与乐业》和《论教养》,试着分别提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60、《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