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关于写作的名言(精选37句)
叶圣陶关于写作的名言
1、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2、——巴甫洛夫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从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发出的意思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哪些材料值得写,哪些材料值不得写,得下一番选剔的功夫。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6、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7、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8、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9、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10、第情境任务写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传统写作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学生对材料中的话题或核心概念不熟悉,不知道从何下笔,所以很容易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而情境任务写作的情境是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学生有话可说,就不用强行引用那些“名人警句”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就《中国高中生的一天》写作而言,这是集会发言,是和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流,是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内容,这种情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让高中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材料,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言,这样的情境可以确保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让写作变得不再困难。
11、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清·梁章钜)
12、原文是这样表述的,“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1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14、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语文课本。
15、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16、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18、叶老是教育家,还是作家、艺术家、汉字学家,著作等身。
19、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
20、“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就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21、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22、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23、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
2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25、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
26、 说这句话经典,说明你独具慧眼,说这句话不经典,那叫欲盖弥彰。我的理解:只有先做学生的队友,才能后做学生的师友——亦师亦友的关系就这样培养的吧!
27、洞穴是井的基础,不断挖掘就能成万丈深井。最吃亏的地方是挑三歇没有坚持。
28、 教学生写“生活” 叶圣陶强调作文教学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求生活充实的路走去,从生活中获取原料,从生活中训练思想,从生活中培养感情,叶圣陶的这些真知灼见实在是抓到了作文教学的根本。叶圣陶希望语文老师能“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除课本以外,经常认真看书读报,熟悉阅读之道……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文章均得江山肋。宋王十朋关于文学的名人名言有关文学的名人名言莎士比亚闪光的名人名言文学名人名言
30、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叶圣陶)
31、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善作不如善改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32、作家人人可作,但第一是要生活丰富,第二是要苦心学习,虚心实干,光凭“才气”是会跌跤的。(茅盾)
33、普通教育的目标是养成一般人当公民的好习惯,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养成一些人做专门人才的好习惯。
3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35、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36、文学总是预示生活。它不是模拟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塑造生活。——王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