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精选33句)

2023-07-02 10:39:12

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1、苏格拉底趁机说:如果你想得到人们尊敬,你就应该有所贡献。

2、苏格拉底成为伟大的西方哲学奠基人。他不幸被控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一系列罪名,判处死刑。

3、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很多人都会挂在嘴上。苏格拉底说: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其中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海勒丰,此人是苏格拉底的死忠粉。在古代雅典城外的一座山上,有个德尔斐神庙,神庙里供奉着太阳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最灵验。海勒丰有一次跑到神庙里求谶,他问:“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神谕说:“没有。”

4、只会背诵苏格拉底金句的人,苏老师是不喜欢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知道苏格拉底,就觉得比别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5、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6、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每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室外度过的,在各种公众场合讨论各种问题,而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观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7、苏格拉底出生于的雅典黄金时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8、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苏格拉底的一段名言,他就一语道破了如何做一个真正高明的人,真知灼见!文字如下:

9、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他也被后人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出生在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一个平民家庭,父亲索佛洛尼斯科斯是一名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是一名接生婆。幼年时期,苏格拉底跟父亲学过手艺,曾创作了一组雕像“欢乐三女神”被放到雅典的卫城之上供人们观览。

10、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语录#

11、如果你想在迷惘人生保持清醒,请读读苏格拉底。

12、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13、“可是,”苏格拉底缓慢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有相当的智慧,还要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勇气……你帮我寻找吗?”

14、一年后,苏格拉底把一层让给朋友住,好照顾家里偏瘫的老人,他搬到七层,每天依然快活。

15、然后庄子才说:泉水干涸,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只能互相以吹气和吐沫的方式来润泽对方,才能使彼此都可以活下去,这时候鱼知道自己是鱼,却活得很辛苦。这实在不如回到江湖,忘了自己是鱼,那才是鱼最逍遥的时刻。

16、他们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17、我们所谈的,可不是个无足挂齿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我们在1谈论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也可能是柏拉图报导他这样说他在一本书里这样报导,那是关于这个话题最初写就的几本书之。柏拉图认为哲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像苏格拉底一样,他曾希望,一个人可以通过哲学理解为自己的生活制定方向,如果需要,就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制定方向;是的,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哲学特有的:普遍而抽象的,理性反思的,关心的是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探究获知的东西。

18、他的朋友就跑去求神问卜,问苏格拉底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19、〔10〕〔1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1卷第4章,第3卷第9章。

20、首先,善是有秩序的安排。苏格拉底一再强调,快乐和善是不同的,善是快乐的目的而不是相反。当快乐出现时我们就快乐了,当善出现时我们就是善的。但是不是还有其他美德出现时我们也会成为善的呢?苏格拉底认为是有的。他说:“任何事物的美德无论实现在身体灵魂或其他任何生物中,都不是只凭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过适合于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条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安排,所以,正是这种适合于该事物的秩序的出现才能使任何事物成为善的。”〔6〕正因如此, 当他知道阿拉克萨哥拉说心灵整规万物时,他说:“我听了觉得很高兴,认为这个想法很可佩,心里想:如果心灵是安排者,那就会把一切安排得最好,把每一件特殊事物都安排到最好的位置。”〔7〕苏格拉底关于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同他的“合目的性”美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21、“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一个人”这个用语的一般性已经含有某种主张。而希腊语的相应表达甚至还不是“一个人”:这个句子是无人称的。此中蕴含的意味是,某种重要的或有用的东西是可以一般地对任何一个人说的,而这又意味着可以说出某种一般的东西,这种东西涵盖或塑造所有个体性的志向,即每个人自问“我该怎样生活”之际有可能用来回应的志向。(在这种一般性里不难发现一个更广泛的蕴含:这个问题自然而然把我们从自我的关切那里引开。我们后面将回到这一点。)苏格拉底问题在几个方面超出我们平常所问的“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方面。另个方面是,它不是眼下直接的发问,它问的不是我现在或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是关于生活方式的发问。希腊人深深刻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问题问的一定是人的整个一生:良好的生活必须是这样种生活—到生活结束的时候,人将看到这一生过的是良好的生活。有的人生活得花团锦簇,后来却被命运击得粉碎,有些希腊人——苏格拉底是其中最早一批中的一个对命运的力量印象深刻,于是去寻找对生活的理性设计,藉以把命运的作用减到最少,最大限度地造就不受运道影响的生活。这同样也是后世思想的目的之尽管它们的形式不同。在这个十分一般的层面上,人必须思考的是人的整个一生,这个想法对我们中的某些人也许不像对苏格拉底那么势所必然。但他的问题的确至今仍在把一项要求压到反思上:从整个一生来反思人的生活,从所有方面来反思,把反思贯彻到终了,即使我们不再像希腊人那样极其看重一生是怎样结束的。

22、那就是要多去相信别人,给别人机会,特别是一个当老板的,只要足够相信手下人,手下人都能够放开胆子去做,去干,都会干的很好。现实中就是太多老板心太细,该他管的事不管,不该他管的事,喜欢去管,总喜欢去管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让员工们做事都蹑手蹑脚,放不开。

23、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大发雷霆,痛骂妻子。

24、「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年闺中知有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每每读到〈葬花吟〉,脑中总不免滋长一种感觉——这该是一个多么寂寞且没有安放的灵魂啊。

25、这三问,包含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标等重要命题。

26、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27、……自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亲驾一叶扁舟,足履芒鞋,悠游于青山绿水间,混杂在樵夫渔民中;常常被路上撞见的醉汉推搡诟骂,在人群中渐渐不被人认识,让我十分欣喜。

28、这种望而未至的所求,无形中转变为了极寂寞的境界,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29、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不仅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而且通过强调人自知无知,通过对自己本性的洞察而获取真知,“进而通过熟悉事物本性,认识各种美德而达到施行各种美德,以通向人生最高境界实现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境界学说。苏格拉底的从无知到知,从真知到美德,从美德到至善的人生境界论,在今天,仍不失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30、道德哲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依赖于其结果。因为它的探究是反思性的,一般性的,它关心哪些东西是可知的,因此,它必须给出一种阐释来说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科学知识能发挥哪些作用;纯粹理性探究能带我们走多远;在不同社会里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距预想会差多远;说到头来,有多少内容必须留待每个个人去决定。像这样,哲学反思不得不考虑,回答这个问题或任何实践的、不那么普遍的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不得不询问,它可以调动的是哪些心智能力与哪些知识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加考虑的一件事情是哲学本身的位置。这里似乎有个循环:在追问可以怎样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之际,哲学将决定它自身在回答中的位置。

31、〔22〕〔23〕〔24〕〔2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4卷第6章,第2卷第6章,第2卷第4章,第3卷第11章。

32、我常想,一个人假如果能在此一人世间,寻求到任何一件足可使人寄托心灵交付感情的事物,且甘愿受其羁绊,都不失为一件幸福美好的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时间作文600字(精选2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