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作者简介(精选74句)
名人传作者简介
1、《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 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伟大的人本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他另有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名人传作者简介)。
2、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3、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4、《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5、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6、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灵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
7、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8、再来看瓦萨里艺格敷词的第二个方面——对于画中人物内在品质及心理的深入读解。
9、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10、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11、《名人传》包括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11年的《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该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伟大人物,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通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惑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读者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12、作者通过细微观察记录下约翰逊博士的箴言妙语,编辑撰写了这部书。
13、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14、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老子)。(《狂人日记》)是自传体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复活》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宗教狂乱的表白。
15、瓦萨里的这种描述艺术作品的方式,具体地例证了我们前文所谓的艺格敷词。
16、参考答案:(《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贝多芬)
17、“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18、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 )的外貌描写。
19、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坏。
20、虽然这三件作品分别处在进步的三个不同阶段,但是瓦萨里对它们的描述,却丝毫反映不出绘画的那种从“童年”到“青年”再到“壮年”的进步。正如阿尔珀斯所指出的:在瓦萨里那里,“这三个时期的作品所受到的是同等的赞扬,而在对于每件作品的赞扬及描述中,都是采用相同的术语”
21、《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22、罗曼·罗兰1867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全家迁至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23、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4、瓦萨里对于莱奥纳尔多绘画技艺所作的赞扬,显然是通过表明这位画家创造了栩栩如生的自然错觉感,通过揭示那些错觉性图像的特质,以及通过采用传统的文学修辞来进行的。他所特别感兴趣的,只是画面形象那些生动细节的逼真性,他试图将这种逼真性真实地传达给读者,就像它们对他所呈现的那样。他醉心于对那些令人惊叹的熟练模仿技艺的赞美:那“有着自然的光泽和湿润感”的眼睛、那“仿佛是从皮肤的毛孔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眉毛、那“看上去不是被描绘出来,而简直就是鲜嫩的肉体”的嘴唇,被他描写得活灵活现。在他笔下,那颈部的真实性,则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凑近了看她的颈窝,你能肯定那脉搏有着跳动。”这一类的赞扬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文艺复兴的艺术便是错觉性的,并且被要求必须是那样。艺术理论家把绘画定义为以色彩和线条对自然所作的模仿。阿尔贝蒂在其《绘画论》中,称“绘画的功能在于,在一个表面上用线勾画和用色彩涂绘任何给定的物体,……从而使所描绘的图像具有立体感,正好与那些物体相似,显得栩栩如生”瓦萨里的这个艺格敷词,表明了莱奥纳尔多作为一名艺术家所获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并为此而获得了人们的赞扬。
25、《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26、总之,瓦萨里艺格敷词的目的,在于赞美画家的艺术技巧。这种艺格敷词可被理解为对画中图像的一种反应。图像的逼真性,一方面使他产生想象,从而错把画中形象当成现实,另一方面,则使他对图像进行“深入读解”,从而将某种品质和意义注入其中。
27、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8、在《名人传》中,瓦萨里总是热衷于赞美作品高超的再现技巧。阿尔珀斯所列举的三项艺格敷词,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在瓦萨里的笔下,乔托画中的鼓胀的船帆“显得如此地具有立体感,以至于看上去栩栩如生”;马萨乔《纳税银》一画中,那脸色发红的圣彼得以及众使徒的形象,“姿态栩栩如生,使他们看上去真的具有生命”;而莱奥纳尔多的《最后的晚餐》中那逼真的桌布,也让瓦萨里惊叹不已:“那桌布的质感被表现得如此精妙绝伦,以至于这个亚麻布本身,看起来不可能再有更真实的了。”在瓦萨里对于种种艺术作品所作的描述中,“栩栩如生”的字眼可谓屡见不鲜。他还喜欢按照菲利普·维拉利的套式,在讲到画中形象生动逼真时,称其“仿佛具有运动和呼吸”,正像他叙述《纳税银》中的马萨乔自画像时所说的那样:“马萨乔……将它(其自画像)表现得如此熟练,使它看上去具有呼吸。”
29、(19)SvetlanaLeontiefAlpers,“EkphrasisAndAestheticAttitudesInVasari’sLives”,JournaloftheWarburgandCourtauldInstitutes,ⅩⅩⅢ,19p.1
30、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战争与和平》、《大罪恶》和《世纪末》。
31、瓦萨里(GiorgioVasari)的《名人传》被认为是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珍贵原始资料,是研究西方艺术史的基本文献。此书所记述的年代横跨两个半世纪,内容长达百余万言。这部著作突破了按年代顺序排列艺术家传记的传统模式,创造了西方第一部艺术风格批评史,为其作者赢得了“艺术史之父”的盛誉。
32、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在这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伸展开的。
33、《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34、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35、《亚当·斯密传》是当代仅见的对亚当·斯密生平与著作的全面以及权威的著述。
36、说他们为了这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争。(10)
37、答: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精神对于我们平凡人的无上的慰藉和鼓舞作用。
38、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39、(2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全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22-123页。
40、瓦萨里在《名人传》的三个部分的三篇序言中,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他在描述艺术产生、成长和走向鼎盛的历程时所流露的那种饱满热情,但是,在他所撰写的一个个艺术家传记中,尤其是在他对于众多艺术家的作品所作的描述中,我们却丝毫看不出这种进步的迹象。这是个令人惊异的现象。对此,阿尔珀斯教授在其“瓦萨里《名人传》中的艺格敷词与艺术思想”一文中,曾经作了专门的分析。她以瓦萨里对于三件作品分别所作的描述为例证,来阐述其观点。这三段描述,首先是对乔托的镶嵌画《耶稣履海》(图1)的描述:
41、艺术和语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有机体。一个是思想的交流,另一个是思想的交流。如果他们中的一个误入歧途,社会就病态了。
42、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老子)。(《狂人日记》)是自传体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复活》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宗教狂乱的表白。
43、4: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
44、图5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素描稿)》,1499-1500或1506-1508年,纸面木炭淡彩,15×106厘米,伦敦国立美术馆
45、(亲,至少要记住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46、与沃尔夫林不同,瓦萨里不是在解释,而是在描述(describe)。他的描述,是对画中故事的语词性的再创造。他复述这一故事,并且给出了《圣经》中所没有的种种细节。他提到了那个企图阻拦马的人,却并没有描述上方的天使、以及那些士兵的位置,也没有谈到保罗的位置与基督位置之间的那种联系。他所感兴趣的是画面的主题或故事情节,以及画中人物的相关心理反应。他试图将它们真实地传达给读者。而对于图像如何组合的问题,他却并不十分在意。
47、这种以文字描述艺术作品的方式,在西方古典文学中是常见的。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中,通过描写画中的葡萄对于麻雀所引起的反应,以及画中的遮布对于宙克西斯所引起的反应,来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批评家阿雷蒂诺则在赞扬提香的一幅《施洗者约翰》的时候,说画中人物“手中抱着的那只羊羔,是如此地栩栩如生,以至于当一只母羊看见它时,竟然咩咩地叫了起来”
48、答: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49、画中,年轻的保罗坐在圣史蒂芬的衣服旁,一些犹太人用石头砸圣史蒂芬。……他(罗马诺)把那些掷石块的人的凶狠和圣史蒂芬的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6)
50、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51、1: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
52、《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里?
53、(15) 转引自MichaelBaxandall,GittoandtheOrators:HumanistobserversofpaintinginItalyandthediscoveryofpictorialcomposition,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1,p.
54、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
55、(18)LenoBattistaAlberti,OnPainting,firstpublishedbytheYaleUniversityPress,revisededition19p.
56、《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57、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罗曼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58、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59、(17)LifeofLeonardodaVinci,Lives,p.7
60、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后来当了一名志愿兵。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61、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62、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63、罗曼?罗兰在总结贝多芬的一生时赞叹说,他最能成为一切英勇的心灵的箴言的名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64、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大卫》)。
65、贝多芬:一个被命运作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66、(13)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北京,p.1
67、在描述莱奥纳尔多那幅《圣母子与圣安妮》素描稿(图5)时,瓦萨里写道:
68、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69、《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
70、《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71、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______,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______,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______,内心为之______.
72、4: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
73、图2马萨乔,《纳税银》,约1425年,湿壁画,255×598厘米,佛罗伦萨胭脂红圣马利亚教堂布朗卡西礼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