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形容胡适(精选72句)
一句话形容胡适
1、若有人骂北大不活动,不要管他;若有人骂北大不热心,不要管他,但是若有人说北大的程度不高,学生的学问不好,学风不好,那才是真正的耻辱。
2、在鲁迅生前,苏雪林对鲁迅大加赞美,在鲁迅面前谦虚的称自己为“学生”。鲁迅去世后,苏雪林突然开始对鲁迅人身攻击,对他文学事业个人品德所有行为进行全盘否定。
3、正因为民国有了胡适这位谦谦君子,才有了色彩。
4、没想到,鲁迅对此极为恼怒,立即开骂:出卖灵魂、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催人呕吐。
5、之后鲁迅骂的话,就非常难听了: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常发谬论,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气,南方已无人信之;为虎作伥却又标榜仁义道德的帮忙文人;不但骗人,还骗了自己。(一句话形容胡适)。
6、陆小曼不仅有绝世容貌,能歌善舞,是上海滩著名的交际花;她的诗作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
7、在名利上,胡适一直保持着两个原则:一是“君子好名,取之有道”,绝对“不接受来历不明、言过其实的虚名”;二是“成名后,就不要辜负这个名声”。
8、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9、(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梦与诗》)
10、弃我去者,二十五年,不可重来。看江明雪霁,吾当寿我,且须高咏,不用衔杯。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从今后,要那么收果,先那么栽。忽然异想天开。似天上诸仙采药回。有丹能却老,鞭能缩地,芝能点石,触处金堆。我笑诸仙,诸仙笑我,敬谢诸仙我不才。葫芦里,也有些微物,试与君猜。
11、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
12、倒是我们过于地提倡国家、社会、集体,过于地淹没个人,而经常会出现极端的情况。一是个人从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为何,社会、国家对他应尽的义务为何,只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无意识地浑浑噩噩的活着,随便处置,任由摆布,时日且长,甚而连整个种族也有退化之迹象:倘若其中稍有人对不公平的境遇有所怀疑,他们便一致地指责是他在破坏眼前的幸福。在他们眼里,人人似乎都应该浑浑噩噩没有灵魂地活着,才配叫着真正的人。
13、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是我二十五岁的生日。独坐江楼,回想这几年思想的变迁,又念不久既当归去,因作此词,并非自寿,只可算是一种自誓。
14、在鲁迅看来,胡适加入同盟就是同路人,怎么在关键时候窝里反?就是个叛徒。骂叛徒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确实为中国文化改革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他之后的种种行为,掩盖了新文化运动时的功劳。
16、胡适此时就体现了一个书呆子的迂腐,他刚刚去北平监狱,用英语与被关押的苏联塔斯社驻北平记者刘质文(地下d)进行了长谈。由于看守听不懂英语,胡适认为刘说的都是事实,他没有遭到什么特别的虐待。
17、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8、▲胡适与妻子江冬秀胡适14岁时在家庭的要求下和15岁的江冬秀定亲。定亲之后,胡适就外出求学,先是去的上海,后经辗转又远赴美国,一直到26岁才学成回国。而江冬秀在家中,整日学习女工,刺绣,大字不识一个,后来俩人成婚之后,胡适对这段婚姻也曾有过想要反悔的意思,但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从未真正要悔婚。
19、胡适作品《中国哲学史大纲》,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蔡元培给此书予以很高评价,指出它有四个特长:第证明的方法。第扼要的手段。第平等的眼光。笫系统的方法。胡适本人自信地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算是中国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就此以后,凡国内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这就是胡适的文学功力所在!
20、2013年,被新北市长朱立伦的岳父、前台湾省议会议长高育仁连日针砭时政,马英九在与其同台的场合下,引用胡适先生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来谈民主。
21、(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22、先生认为,规则比道德更重要。大概是接受了当时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先生总是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挣个人的自由,就是挣国家的自由;挣个人的人格,就是挣社会的人格,个人的进步就是社会的进步。真正的自由平等的社会不是一群“牺牲个人自由去争取国家自由”的奴才组成的。
23、胡适好名利,然而他并不是一概全收,而是时刻保持警惕和反省。
24、大胆的议论,深邃的思想,胡适的讲义使青年冯友兰自幼受四书五经熏陶的内心世界大为震撼。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感觉、新体验油然而生,哲学与非哲学的界限豁然分明,一条崭新而又广阔的治学道路呈现在他的面前。
25、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胡适
26、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27、可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才是真正的爱恋,从初见时,他就对这个才情过人,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有了好感。随着接触的增多,他越来越觉得林徽因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宝贝。她的才华、学识、热情、开朗、优雅都深深吸引着金岳霖。
28、能够善待不太喜欢的人,并不代表你虚伪,而意味着你内心成熟到可以容纳这些不喜欢。
29、他是一个温婉的人。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里说,中国人的最可贵的品质是温良。胡适就是一个温良的人。他培养资助了很多学生,与人关系友善,很多人都愿意说“我的朋友胡适之”。在《觉醒年代》里,与陈独秀、李大钊最后畅饮话别时说“信仰虽异,友情笃深。仅就此点,弥足珍贵。”在后来陈独秀四次入狱时四次奔走相救。在李大钊遇难后与同仁发起公葬并建议立碑。
30、中国的经学,分化发展成西汉的今文经学、东汉的古文经学和宋学三大派。冯友兰取江藩、阮元的经学分派观点(这也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看法),将经学简要地概括为汉学、宋学两派。不过,他们所谓汉学,实指东汉古文学,并不包括西汉的今文学。其实,简要也有简要的好处,可以把冯友兰与胡适的不同,通过汉学与宋学的不同特点清晰地展示出来。
31、陆小曼的“曼”字,来自母亲的名字,表达了父母对小曼不一样的期许和关爱。小时候的陆小曼,可以说“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里人自然让着她,要什么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
32、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33、这对外人眼里及其不般配的夫妻——一个大才子、学者、教授,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小脚老太太,却过得还算幸福,互相陪伴终老。
34、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3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36、 对此毛主席非常的失望,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胡适的电报,结果对方只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句?故此当年失望的毛主席连回信都没给胡适。多年以后,毛主席身处于北京城中,再想到逃亡到台湾的胡适,毛主席也不禁感叹物是人非。当年毛主席调侃着说:假如胡适要是愿意从台湾回来的话,北大图书馆馆长的位置是最适合他的。
37、对于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易去否定或肯定,也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的正确。胡适要告诫的容忍异己的声音,自由的前提是容忍,这样社会才会真正的自由。
38、“这对于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当时我们正陷入毫无边际的经典注疏的大海之中,爬了半年才能望见周公。见了这个手段,觉得面目一新,精神为之一爽。”②
39、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40、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41、1943年2月,再次为《爱眉小扎》作序。精通英语法语,担任外交翻译约三年在清末的乱世,多少人贫苦无依。陆小曼无疑是幸运的,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当名媛来培养。
42、1920年,陆小曼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担任外交翻译。
43、(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44、有些人不会忘,由于不舍得;有些人必需要忘,因为不值得。
45、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次婚礼上一个17岁的伴娘却在6年之后成为胡适与江冬秀之间的第三者,她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曹诚英。
46、甚至每次梁思成与林徽因发生矛盾的时候,都会请金岳霖来“仲裁”,这也足以说明三人之间的友谊是靠得住的。
47、从冯友兰的自我评价看来,他认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所采纳、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汉学”的方法,他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用了很大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讲得不够透彻、不够详细。冯友兰认为,他自己的《中国哲学史》所采纳、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宋学”的方法,他的著作在了解和体会各家的哲学思想方面下了较大功夫。其实,无论是汉学还是宋学,都只是复述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对以往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的解释模式和叙述方法。哲学史家写出来的各种哲学史著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成见或偏见。从西方现代释义学的角度看,这种成见和偏见是由解释和理解的时间历史性所构成的,是无法回避的“合法的偏见”。哲学史著作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客观的,而是在解释者和被解释者的“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所显现的。
48、正如李敖所评价的:“40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40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简直找不到第二个。”
49、在当时,胡适是出了名的怕老婆,在外处处维护江冬秀的面子。
50、他在美国留学多年,美国在他的思想上刻下了烙印。他赞赏美国式的民主,不赞成激进的方式,最终与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同仁分道扬镳。
51、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52、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53、虽然在中国哲学史的某些具体问题上,冯友兰依据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批判性见解,得出了自己的概括和独立见解,然而,在对中国哲学史的整体把握上,冯友兰并不需要依傍他人的思想启迪,而只是凭借他自己对西方哲学史的理解和中西哲学史的对比,便找到他构建中国哲学史体系的新视角和理论框架。发表了《清华周刊》的《中国中古近古哲学与经学之关系》一文,正是冯友兰参照西方哲学史中古哲学与近古哲学的显著差异,而对中国哲学史所作的一种创造性的独特分析。
54、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了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并发表了《说儒》,这不但是胡适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
55、(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胡适胡适)
56、1958年,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并加入了上海美术家协会。
57、陆小曼唱京剧旦角,慢慢地也有了名气。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陆小曼在京有过好几次义演,甚至与著名的艺术家梅兰芳同台演出过,还结下了一段友谊。
58、很有意思的是,当江冬秀与北大教授陈西滢的妹妹陈汲见过面后,对她非常认可,便郑重其事地与胡适说:“我死之后,你不妨娶这位陈小姐做妻子。”(后来陈汲嫁给了大科学家竺可桢)估计胡适当时听到这番话,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逗我玩呢您?有过一回惨痛的记忆,我哪还有胆量摸老虎屁股呢!
59、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胡适: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60、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事,有些人注定成为故人,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一些人,一些事,闯进生活,得到了,失去的,昨天的悲伤,今天的快乐,喜怒哀乐都要记得。当一切都变成回忆,在我们记忆中又会留下什么?很多事,过去了,很多人,离开了,经历的多了,心就坚强了。
61、(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62、有一次,胡适意外遇见了老朋友斯文·赫定,这位朋友提出:“我想提名你做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胡适毫不犹豫拒绝了这个提议。
63、(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胡适)
64、这是因为当时鲁迅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员。
65、姑娘请记住,你爸妈把你当公主一样疼了十多年,不是让你在一个男人面前委屈求全的。
66、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67、正当北大中国哲学门的学生如堕五里雾中,迷失于漫无边际的一半神话、一半政史的故纸堆中,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仅比冯友兰大四岁的青年人登上了北大中国哲学门的讲台。随着他的到来,掀起一个强有力的思想冲击波。这就是胡适与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所引发的轩然大波。胡适大胆的讲课,在守旧的师生中间引起了怀疑和议论。当年听课的学生顾颉刚这样记述道:
68、但胡适却说「我的白话文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学生们纷纷叹服。
69、(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镕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胡适《关于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
70、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71、在后来关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是值得注意的,这种批评事实上也引起了冯友兰本人的重视。这就是十年后的一位青年学者李世繁《评冯著〈中国哲学史〉》的文章。他认为,冯友兰的哲学史有一种“详古略今”、“重古轻今”的倾向,以至全书于各时期的叙述是详略不当的,叙述上古多至408页,叙述明只有29页、叙述清只是61页,忽略了通史的体裁。并且,对于同时期的哲学家取舍也未免主观,有的叙述很详,有的叙述很略,有的一字不提。李世繁分析冯友兰对于哲学家的取舍主观,是基于他对于中国哲学的一种看法:冯友兰以为中国的玄学、道学、义理之学,堪与西方的哲学约略相当,而可称为中国的哲学。在冯友兰的心目中,中国只有玄学家、道学家、义理之学家才可称为哲学家。而在道家哲学中,冯友兰并不把一切道学家都看作正统派。他只承认“理学”是道学的正传,朱子是道学的正统;“心学”不是道学的正传,象山也不是道学的正统了。李世繁认为,作为中国哲学的通史,似乎不应当仅仅叙述所谓的正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