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越想越生气【摘抄文案100句】
一、为什么越想越生气
1、猫为什么不能像貔貅一样,干吃不拉。
2、当我们茫然无措时,要重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自己坚韧而温柔的本质”。
3、显然,这是因为自己的“领域”被侵犯而心生不快。即使对方句句在理,可是“为了你好”这句话说出口的那一刻,对方就侵入了自己的“领域”。
4、探索君:最近,本君的好基友、编辑蔡娜在和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闲聊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她说起刚刚经历的一件事,当时她并未觉得被冒犯,这件事情也很快过去了。可是,这会儿回头一想,她觉得奇怪,怎么越想越生气了?
5、我想做你怀中可爱的猫,你却让我做你身边忠诚的狗。
6、如上面所说的“你连这都不知道”,如果你本身自信十足的,怎么会被他吓倒。
7、因为对方虽然说是“为了你好”,但究竟对自己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8、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懂得生活,了解生活就会品味生活。人生很短30000左右天,想想犯得上吗?愁也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且行且珍惜吧!
9、“应该”思维的实质是一种“受害者心态”:“我自己千辛万苦坚持了原则,结果却是我自己吃亏……”所以,不为“应该”生活,生活会舒服许多。
10、我的烈早在你身上用尽了,以后别人喝到的,只不过是一杯没味道的酒。
11、方法①把责备的口吻变成“请求”
12、习惯3:写“好友笔记”。第一步,在笔记本上如实写下自己的情绪;第二步,写下自己的好朋友可能会说的话。培养“记录情绪”→“模仿好友安慰自己”的习惯,重视“初始情绪”,提高自我肯定程度。
13、再比如你在网上体育论坛发表一条评论中国男子足球牛逼,底下就会有无数的谩骂,甚至私信问候你。
14、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相约,闲聊中她说起刚刚经历的一件事,当时她并未觉得被冒犯,这件事情也很快揭过了。可是,这会儿回头一想,她觉得奇怪,怎么越想越生气了?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好像总是在事情过去以后,你才慢半拍似的问自己,他这是什么意思?她怎么能这样说话?他这是拿我当我傻瓜吗?她这是看我脾气好诚心的为难人吧?.......结果越反刍越难受,越琢磨越生气,越想越委屈,真是恨不得回去找对方吵一架立马开撕才舒坦。可是,又责怪自己,当时什么都没说,已经失了先机。结果,就变成了一个人生闷气。看来这真是件不舒服的事情,却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5、所以我评论完一般不看别人回复,因为总有人会把网络当成人民公厕,尽情泄愤。
16、有些人笑着当场就把人给怼回去了,而有些人面对别人的攻击,气的头脑发胀,脸红脖子粗,脑子一片空白,愣是想不出反击的话语。后越想越亏。越想越窝囊,恨自己当时怎么没想出来这许多话。把它给怼回去。让他也无言以对!
17、这不是病态心理,这种人一般处事不张扬,独善其身。对自己要求严格,不与人飞短流长,也不争高低,认为跟人争吵有失体面,有理也不愿争,觉得公道自在人心。不像有些人。无理也要争三分。
18、生气也好,烦闷也罢,只要某种情绪产生,就把它写在笔记本上。记录情绪、模仿好友安慰自己,自我肯定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就越有越来越少的事能让你情绪化。
19、五是远离让人情绪化的现场。
20、我错了这些故事都是我编造出来的某些照片也是网上找个微博搜索出来的现实里根本不认识花随影更谈不上有什么裸照我骗了你们对不起我输了输的真无耻,可怜,丢人
二、自己越想越生气
1、心里憋屈有情绪的说说大全
2、我们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肯定是心里边会觉得烦躁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出来,这样的话心情就会好很多。
3、其实,这一类人还有一个特点:③坚信自己的观点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真理”
4、前文谈到,惯于攻击他人人格的人,通常有以下两个特点:
5、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6、呵呵这个属于心理原因吧青春期也好更年期也好都会有心烦郁闷的时候既然你知道自己无名火大就证明你还是控制力强的建议你尽量克制一下情绪,还有乐观点看待生活,多接触健康的运动或者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尽量让自己处在愉悦的情绪中,如果是过去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的话希望你尽快走出心理的阴霾,快乐在前方,幸福在明天,加油你行的抬起头面对阳光笑一笑没什么过不了,什么态度决定什么生活哦,自己让自己快乐,ok采纳哦
7、月圆月缺,春去秋凉,你告诉我,我的悲伤该往哪藏,何处话凄凉。
8、你可以用“你知道你刚才说的话有多伤人吗?”予以回击,此时如果对方表示惊讶,或许友谊还可以继续,但是如果对方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远离他。这样应对别人的主观臆断,同样是避免“情绪化”的关键。
9、报名课程/预约个案/寻求合作欢迎联系:
10、但男人都是木头做的,而且还泡过水。
11、而它们的共同之处自然就是依然还没有觉知到脚本的存在,而是在脚本开始运行的时候,被这个自动允许的内在程序所左右。所以,一个看起来平常的“越想越生气/委屈/伤心”的过程,其实常常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落入脚本之中让生命陷入到自动运行而失去自主性的过程。
12、额,其实生气不说话只是不想发火,不想让情况变的更糟,但是又不能做到不生气,所以只好沉默,或者看起来很冷淡,其实这也是一种压抑,只是大多时候都没被对方理解,似乎越来越糟了
13、你可以生气,但不能越想越气。
14、总是在搜寻自身的缺点,会让人“情绪激动”,很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15、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调整情绪的前提是要认识到“心情不悦是因为自己的‘领域’遭到了侵犯”。
16、听见已婚的朋友说“四十来岁还不结婚的人,性格多少有些扭曲”,便立马火冒三丈地和朋友绝交了。
17、对于那些把“为了你好”挂在嘴边的人而言,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保持距离。
18、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好像总是在事情过去以后,你才慢半拍似的问自己,他这是什么意思?她怎么能这样说话?他这是拿我当我傻瓜吗?她这是看我脾气好诚心为难人吗?.......结果越反刍越难受,越琢磨越生气,越想越委屈,真是恨不得回去找对方吵一架立马开撕才舒坦。可是,又责怪自己,当时什么都没说,已经失了先机。结果,就变成了一个人生闷气。看来这真是件不舒服的事情,却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19、日本人际关系疗法(IPT)专家水岛广子在《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从本质层面解决情绪化的困扰。
20、这个角色一开始还以为是个有骨气的人,自己欠了一屁股债也不用老婆还,自己老妈手术费也不用老婆垫,想要凭借自己打零工把钱还了。君子取财有道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实际上是个伪君子。全世界的钱他都可以欠,唯独不能欠老婆的,一欠就是担心被说吃软饭,伤自尊心。
三、为什么会越想越生气
1、我是转专业的学生,上学期修了比较少的学分。有转专业经验的学姐建议大一就把通识修完,以后就能专心补大一上学期落下的专业课。我第一学期只修了一门通识,我身边转专业的人都在上学期把通识修完了,于是,我就把那两个学分的课退了,改成了上面所说的两门课!
2、你知道如何吸引更多的丰盛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吗?
3、然而,当某个时候,你内心深处的小孩开始活跃起来,你开始脱离当下了。你的潜意识开始回想起过往那些受伤的经验,也许那是很小时的事情了,你很无助很受伤,而且你的意识层面完全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已经在过往经验之中了,因为从它的角度来说,可能并没有出现相关的事件的回忆。因而,意识层面只知道自己想着想着就开始难受了、开始生气了。
4、①把行为和人格混为一谈
5、后来每次谈论起你,我都会笑,以遮掩内心最深处的酸楚。
6、你知道如何深度转化家族金钱模式以及集体意识所带给我们的重大影响?
7、然而人生而坚韧,也生而温柔。尽管这份温柔只在内心从容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但即便是在忧心忡忡的时候,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他们全力以赴的模样。
8、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我认为是开始你越想越生气的时候你带着情绪,世间长了,情绪消除了,自然也不回越想越生气咯!所以说不要冲动,冷静的时候在想事情!
9、那么另一种情况是怎样的呢?它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种情况下,仔细品味,你未必是害怕冲突,因而潜意识压抑了自己的感受,也未必是因为种种外在原因不得不妥协而做出的选择,而是在那个当下,你虽然可能谈不上高兴,但确实也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时候,你是在当下的,是在以正常的成年自我的状态里的,你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当中的自己和他人,也完全可以应对,可以处理,而且结果很不错,就像开篇的例子一样。一切看起来都很OK。
10、放下“应该”,为“希望”而生活。“因为我们希望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所以请不要乱扔垃圾。”“因为我们希望在相互尊重、友爱的环境里生活,所以请不要插队。”这些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而不是“应该”。
11、你夸我百毒不侵,其实微笑下我早已万箭穿心。
12、承认自己心里并不怎么痛快,也没有放下,觉得委屈,愤怒,生气,愤懑有这么难吗?
13、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比起“应该”做什么,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究竟对自己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14、就别让自己处于一种很闲的状态下,因为人越闲越容易胡思乱想,还不如让自己去做点别的事情冷静,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自然而然地放下的。或许那个时候,现在觉得气的事情已经无所谓了。
15、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种逃避,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任何情况都从不“情绪激动”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情绪激动”,我们能做的唯有“可为之事,尽力为之;不可为之事,尽心从之”。
16、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你一说为了我好,我的压力就很大,可不可以别再这么说了?”也可以把对方的话看作是在他自己的“领域”里自说自话,与“我”并没有任何关系。
17、习惯4:从“我”出发看问题,意味着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对自己的“领域”负责。
18、一共才九周的课,每周80分钟,一共720分钟,周周都在听小组展示和老师点评,我觉得我的钱和学分真的是浪费掉了!
19、所以,从生命脚本的角度来说,这时候人们已经进入到自己的脚本中了。潜意识对我们说,表达出来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不安全的。而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潜意识会不遗余力地去阻止你做出任何在Ta看来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事情。尽管这些伤害的判断经验可能来自于你几岁、一个月大甚至更小的时候,但是潜意识可没有分辨时间的逻辑能力,Ta就是会顽固地相信这可能对你有害。于是,在紧张与压力之下,你已经偏离了自己的日常成年状态的理性判断,让脚本代替了你来面对突发状况了。
20、01悲伤的力量,和快乐一样强大。
四、为啥总是想生气
1、例如,“孝顺父母”是公认的“正确”,但如果你让一个从小饱受父母虐待的人“孝顺父母”,就很可能对他造成二次伤害。
2、前几天有条新闻,一名29岁的程序员未经公司许可,在离职当天,私自将即将上线的京东到家平台系统代码全部删除,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3、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人之所以心烦在于有过多的执着, 把很多东西看得很重, 如钱、如事业、如名声。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放下便自在,学会放下,那你的心情就会自然、平和。每天纠缠于过去,不去放眼目前的生活,缺少体育锻炼,睡眠不好,孤独,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工作计划不明确等,都有可能导致心烦意乱。
4、实际上,这个讨论会的初衷并不是“原谅他人”,而是“原谅自己”。上文谈到,“原谅他人”就是“原谅对方的不当行为”,而“原谅自己”与此截然不同,与“对方”并无关联。“自己虽然遭遇了大不幸,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做人的本质。”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原谅自己”。天灾人祸不仅会造成问题(病症),还会逼迫我们去面对、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去感知那个温柔可亲的“本真的自己”。只要我们坚信这一点,就能在“原谅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5、这时如果你和公司解释一下你的诉求,或许比发脾气更好。毕竟公司并不知道你正在忙着如此重要的事情。
6、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受不了亲戚朋友说“为了你好”。也不是讨厌对方,对方说得也确实在理,但就是心里窝火。
7、人就是这样的吗往事往往会让我们开心和心痛那是避免不了的人闲的时候就会想伤心的事然后情不自禁的掉眼泪越想越伤心有开心就有痛苦所以不要想的太多就把一切不开心的事忘记吧
8、我不会随意将就,你也不要趁人之危.
9、每次铲猫屎的时候,总有两三个特别有追求的猫守在旁边,等着厕所干净的那一瞬间钻进去,疯狂刨砂,大拉特拉。有时几个货还能因为先后顺序打起来——没抢到的把先进去的堵在厕所里,用爪子疯狂抽打活动门(使出经典王八拳),里面那只伸头试图出来,脑壳被门打得啪啪响,又被拍回去。两只隔门舞拳,噗噗啦啦斗得浑然忘我。外面这只完全无视旁边还有两个猫砂盆,也不知到底紧不紧拉。
10、错在对方,我们要学会转换视角,把问题还给对方。每次发火的时候,要养成转换视角的习惯,“虽然我的脚被踩得很疼,但是他道不道歉是他的事”,而不是陷入“为什么总是我”之类的“受害者心态”。
11、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受不了朋友说“这么说是为了你好”。也不是讨厌对方,对方说得也确实在理,但就是心里窝火。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12、最近偶然间看到一本书,叫做《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本来我对这类鸡汤类的书籍不太感兴趣,但想到这段时间要带娃,极需控制好情绪。那么看看也无妨,反正字数不多,六万余字。
13、不为“应该”生活,生活会舒服许多。
14、一提到“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要如实相告”,有些人就会觉得“鸡毛蒜皮的感受还要告诉人家,显得太幼稚了”。
15、我会一直记得,你眼中的曲折,用多少时间换来普通朋友的资格。
16、我知道是后悔了,我不该选这门课!那么多人喜欢龙维,因为她上课基本不讲东西,又不管课堂秩序,十分水,给分还高!我不喜欢这种老师的上课方式,老师很轻松呀,不用备课,其他同学也很轻松呀,把PPT做好,上去讲完就行了!下一次,我绝对不选这位老师的任何一门的选修课了!
17、当自己的现状遭到否定,每个人内心都会受伤,即便认为对方说得对,也会不由自主地心生不悦。
18、好友日记。书中说的是把不开心的事说出来了,虚拟好友的口吻对事情发表意见。其实每天写日记就是一种情绪出口,如果心情真的很糟糕,可以尝试写写文章,不要求文采飞扬,只求真实客观表达自我即可。
19、一个人不懂什么是拥有,两个人不懂怎么把握,越在乎越脆弱。
20、那么从她婆婆的角度来看又如何呢?婆婆自己嫁给了一个上班族,这也是她唯一的生活经历。在她看来,做妻子的在休息时就应该全身心地呵护照顾丈夫。这是婆婆心中的“正确”。
五、为什么越想越生气什么症状
1、02如何改掉“越想越气”的坏习惯。
2、无论受了多少委屈,只有自己憋在心里。不是不想说,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能和谁说。
3、当对方说“为了你好”的时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因为对方为我着想,所以我不应该有所抗拒”的想法。这种想法可以叫作“‘应该’思维引发的自我情绪压抑”。
4、“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资己。”
5、然而人生而坚韧,也生而温柔。
6、怎样避免“情绪激动”恶化为“愤怒”这种反应?
7、我们不要把整件事看作是“我被教训了”(有人入侵了“我”的“领域”并且指指点点),而要看作是“婆婆只不过是在她自己的‘领域’发发牢骚”。人们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训练才能够掌握这种思维转换,而这种转换有助于建立“正当防卫”。
8、掌控自己的身体状态。当自己身体与精神处于不佳时,保证充足睡眠和运动。运动这个真的有用,每当我积累一天的情绪负能量快要爆炸时,通过跑步可以把坏情绪释放出去,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9、有些人想着想着沉默了,对不起,亲爱的自己,跟着我让你受委屈了!
10、当与情绪化的人相处时,不要纠结“谁对谁错”,要把对方看作是“受伤的人”。
11、也可以把对方的话看作是在他自己的“领域”里自说自话,与“我”并没有任何关系。
12、 有的事一想起就生气,这意味着你还没有放下,没过去那个坎,或者没有想通,你要这并不是你不够大度,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一件事对每个人的影响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承受能力不一样。碰到同一件事,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过去了,有的人则需要很长的缓解时间。
13、点击平台底部“课程”信息栏,查看课程详细介绍
14、“我也想做情绪的主人啊。”
15、世界上最委屈的事就是我很喜欢你,但好像只能到这里了。
16、把你当姐妹放心里却忘了你的朋友有很多心里还是会委屈友情原来也会这样。
17、为什么是上面的两门课,因为我退改补的时候正好看到龙维的课有余量,看到课程名称我也比较感兴趣,而且和我其他课的时间没有冲突。于是我就选了这门课!
18、在这个案例中,婆婆入侵“我”的“领域”并且指指点点,对于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行为,当事人发火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愤怒的情绪不断积聚,就会像前面章节介绍的那样,从“忍耐”演变为“最终的爆发”。
19、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我想我们在漫漫余生中可以逐步改正。关注情绪,和情绪做朋友,才有真正的情绪自由。
20、“情绪化”的成因之也就是“别人看不起我”“别人不尊重我”等“情绪化思考”,实际上是把“我是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决定权抛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