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中国法律谚语(精选20句)
最经典的中国法律谚语
1、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无犯意则无犯人如果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时不具有犯意,那么其行为就不是犯罪,不能对其施以刑罚,例如意外事件、没有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或幼童等情况,均不能归责于行为人。(最经典的中国法律谚语)。
3、学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大多数人和整个社会利益的一种贡献。
4、 1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5、TheJury/1861/JohnMorgan(最经典的中国法律谚语)。
6、⑴清偿;⑵解除;⑶抵销;⑷提存;⑸免除;⑹混同。
7、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程序先于权利,明确、公开、严格的法律程序,是行政权力能够依法实施,社会法治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故《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关于追诉期限的强制性规定,第四十条关于处罚决定应书依法送达的程序性规定应优先适用。
8、《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9、法谚是民间关于法律的谚语,是民间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法律熟语。其具有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法律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同时也是法律最为人知、最高精华之所在。一些法谚即使已流传百余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0、 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闹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健全的法制,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灭亡。
11、法谚有云:“法官作为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无论法官曾经或者今后在哪一级法院工作,法律是指导其审判的唯一准绳,不因所在法院审级的变化而动摇。法律应当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法官作为会说话的法律,除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存在枉法裁判行为外,理应得到当事人的充分信任,这既是法律顺利实施继而彰显法威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精神基石。
12、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14、乍听起来鸡汤味鲜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探究,实际这却是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因为正义如果无时效,则必然无意义。
15、共和并不仅仅是反对世袭统治、或是反对贵族头衔、或者是反对采邑和阶级等级制。对于立宪者而言共和意味着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权力的渊源是人民,以及政府是由人民建立的并且是向人民负责的。(美国)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
16、LegalAdvice/LouisCharlesMoeller
1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特殊表决事项:筹用基金,建设施,(双2/3)
18、在刑事审判中,在对案件事实部分存在无法排除的合理疑问时,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裁决。
19、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