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景的古诗四句(精选47句)

2023-06-21 09:01:12

关于雨景的古诗四句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5、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6、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长100多万倍。

7、杨万里眼前的山,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他在《秋雨叹》中也这样写道:“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充满了喜悦。总之,杨万里的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正如他在《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诗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

8、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里,诗人不用“寺”,而又改换成了“楼台”,这不仅是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更主要的是适应“烟雨”这样的环境。在这里,诗人通过虚实结合,有眼前而历史,内心无比感慨——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这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审美意义。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0、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首·其一》写得很是生动有趣,整首诗并没有使用典故,更加没有使用生僻的字,完全是以一种白描的方式来写,可是那一份细腻的情感,以及对于雨景刻画的入木三分。诗的大意是: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11、  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1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3、                                                                                                                                                                                      

14、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15、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16、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

17、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18、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9、这首诗是龚自珍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2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1、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

2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4、(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者:完颜康康-状元十四级12-1016:5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2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28、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29、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0、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31、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32、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3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34、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35、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3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有约》

3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9、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40、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1、今天再为大家推荐杨万里另一遍写雨名篇,也就他的这首《小雨》,这也是一首经典之作,整首诗同样是生动细腻,把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小雨描写得很唯美,这样的作品也是令人百读不厌。雨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一年四季都会下雨,然而雨又是没有情感,但是杨万里的诗又是情感细腻,正是由于诗人富于了雨情感,让原本普通的雨有了灵魂。

42、“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43、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4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5、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当涂”即“当道”)

46、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今天就与大家分享杨万里的这首《小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科比语录图片(精选104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