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精选57句)
关于孝道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5、造句:如果您觉得你的父亲不是一个及格的父亲,那么孝顺并不意味着您去认同他的不负责任、工作狂和家庭暴力,也不是让你去否认那些父亲做的错事和对你造成的伤害。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0、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11、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四言》。
14、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1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0、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22、解释:(戴孝)死者的亲属和亲戚,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23、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2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5、——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6、《格言集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7、13)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2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9、造句:格勒发现的确有人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大多数家长只会拿走玩具和糖果,抑或是限制其自由以惩罚孩子。
30、——南北朝·颜之推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昔孟母,择邻处。
31、——宋·吕公着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3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3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4、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35、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3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先秦)《孝经》
38、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9、2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1、 4)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4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43、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4、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4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4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47、——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9、“结草” 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晋辅氏之战,秦将杜回是有名的大力士,不用车马,手执大斧,下砍马足,上劈甲将。晋将魏颗与杜回相遇,捉对厮杀,正在难分难解之际,突然一位老者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魏颗也因此封地令狐,史称令狐文子。 魏颗是晋国大夫魏武子的儿子。魏武子有位爱妾祖姬,无子。魏武子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说:“我若死了,你一定要选良配把她嫁出去。”后来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祖姬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其弟责问为何不尊父临终之愿,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是你所嫁出去的夫人的父亲,你用了先人发给你的好的命令,没有让我女儿陪葬,所以我结草抵抗杜回来报答你!“衔环”弘农杨宝,性慈爱。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逐树下,伤瘢甚多,宛转复为蝼蚁所困。宝怀之以归,置诸梁上。夜闻啼声甚切,亲自照视,为蚊所啮,乃移置巾箱中,啖以黄花。逮十余日,毛羽成,飞翔,朝去暮来,宿巾箱中,如此积年。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堂,数日乃去。是夕,宝三更读书,有黄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昔使蓬莱,为鸱枭所搏,蒙君之仁爱见救,今当受赐南海。”别以四玉环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且从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宝之孝大闻天下,名位日隆。子震,震生秉,秉生彪,四世名公。及震葬时,有大鸟降,人皆谓真孝招也。杨彪有个儿子大家知道得更多一些,就是曹操肚里蛔虫杨修啦。
5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5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52、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5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54、——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5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5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