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坚持不懈的典故(精选51句)

2023-06-19 12:14:40

古人坚持不懈的典故

1、唐人张说与徐坚论文,尝谓:“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用“良金美玉”比喻文辞的精美,也有比喻人品出众的。如唐徐夤《避世金马门赋》:“岂异严霜降处,难伤夫翠竹青松;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又如,《宋史?黄治传》述宋孝宗语云:“卿如良金美玉,浑厚无瑕。”或作“精金美玉”,如宋代文豪苏轼《答谢民师书》“欧阳文忠公常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均用此典。(典见《旧唐书?杨炯传》、《新唐书?王勃传》)

2、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古人坚持不懈的典故)。

3、当时,戴维斯是著名的时装大师。斯克劳斯的母亲便建议他向大师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戴维斯一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只有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精布衣服自然没有得到设计公司其他人的好评,但戴维斯却十分欣赏,并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4、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

5、南朝梁时,徐勉官至左仆射中书令,为梁武帝掌书记,参与朝章仪制及中枢机要的议策,又善属文,著述极丰。他曾与人夜集,有虞某者亦参与其间,谈话中,虞某以谋官事相求,徐勉立即收敛笑容,正色说:“今夕止(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清正无私。“止谈风月”意即只宜谈自然风光及无关紧要之事。后来用作制止别人谈当时不宜议论的话题的词语。(典见《梁书?徐勉传》)

6、画龙点睛: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之处用神来之笔点明要旨,使之更加生动有力。

7、古代的四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泽国”、“赤盆”的称号。

8、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我国诗史上的双璧。民间爱慕其诗才,曾创造多种传说、故事。相传李白少年时,曾梦见笔头生花。自此,便天才横溢,文思泉涌。后人也因此以“梦笔生花”“生花妙笔”等语赞誉人的文才,清人弹词《笔生花》即以此为名。唐钱起《送郭秀才赴举》诗:“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典见《开元天宝遗事》)

9、在一个平常的春天,罗斯福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自己的孩子们咳嗽砸豢谩8盖锥院⒆用撬担缘氖髅绯さ米詈茫透蛞患钕不兜睦裎铩B匏垢R蚕氲玫礁盖椎睦裎铮吹叫置妹潜谋奶崴绞鞯纳碛埃恢趺赐蝗幻壬鲆恢忠趵涞南敕ǎ合M约涸缘哪强檬髟绲愣廊ァR虼私焦涣酱嗡螅僖裁蝗ダ硭

10、  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艰辛与爱妻的去世并没有动摇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为力量,自作了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12、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13、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

14、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2)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因事下殿,积雪满衣冠,回殿奏陈,武帝以为祥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花雪,即霰,亦即雪前先降下的雪珠,《诗经》中“有先集维霰”之句,《韩诗》解“霰”为“英”,英即花瓣。沈约据以解作“花雪”。宋明帝《帝图颂》“甘露降和,花雪表年”,梁简文帝《谢东宫赐裘启》“地卷朔风,庭留花雪”,均用此典。

15、唐德宗贞元八年(729)会试,当时天下名士韩俞、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瘐承宣、欧阳詹等二十三人同登进士第,得人才之盛。于是时人称为龙虎榜。后凡会试中选者亦被呼为登龙虎榜。在北宋孙仅举进士第王禹偁以诗贺之,曰:“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鹡鸰原。”龙虎榜亦称虎榜(但清代以后,虎榜专指武科),元方回《石峡书院赋》:“领袖者谁?予同姓兮,又同登于虎榜”;萨都刺《及第谢恩崇天门》“虎榜姓名书敕纸”,均用此典。(典见《新唐书?欧阳詹传》)

16、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7、内页采用了有韧性的轻质纸纸张,偏黄色保护视力,外出携带也非常方便。

18、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19、东汉儒学大师郑玄以笺注儒家经典著名,如历代作为正统的《诗经》读本“毛诗郑笺”,即是他的解经之作。他家中的奴婢也耳濡目染,知书识礼。郑玄曾使唤一婢,因不称意,准备责打。后者刚要申辩,郑玄大怒,命人将她推倒在泥地中。另有一婢见之,问道:“胡为乎泥中?”(《诗?鄘风?式微》中句)该婢答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诗?郑风?柏舟》中句)两婢的一问一答,都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后因以“郑家诗婢”形容一门风雅,婢仆知书。(典见《世说新语?文学》)

20、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21、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22、魏晋之际著名文学家嵇康所作《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四中,句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送归鸿”,指眼睛追随天空中的飞鸟;“手挥五弦”,指挥动手指弹琴。后因以“目送手挥”比喻写作诗文书画时的从容尽意,得心应手,妙意双关。清人王士稹评作诗云“手拨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语即出此。(典见《嵇康集》)

23、  七戒悲愤:齐白石处世悠然,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泣,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的人生态度。

24、--贝多芬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25、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6、(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2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苟子《劝学》

28、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29、南朝诗人徐陵,为当时宫体诗的重要作者,在文坛上与庾信齐名。北齐史家魏收曾收录所作诗文,编成一集求教,意在借徐陵重名,请其将诗集刊刻传播。徐陵却竟将魏收诗集投入江中。旁人问其故,徐陵答道:“吾为魏公藏拙。”意为魏收诗不佳,一旦传布,适足自形其拙劣。藏拙即隐藏短处,不以示人。后人常用为自谦之辞。唐罗隐《自贻》:“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典见《隋唐嘉话》)

30、(人物)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1、--孔丘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2、东晋时桓温率部北征,参军袁虎随行。袁虎因故失去桓温信任,被免去参军职。时军中需发布紧急文书,一时无人拟草,桓温宣袁虎前来,令他倚在马前立刻写出。袁虎手不辍笔,顷刻立就,共写了七张纸,洋洋洒洒,观者无不惊叹其才,连桓温也频频点头称赏。后因以“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如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典见《世说新语?文学》)

33、王翦不动声色地支开左右,这才对手下心腹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怀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34、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

35、(人物)祖逖,字士雅。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祖逖所部纪律严明,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36、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37、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38、唐代荆州文风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应考,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后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登第,打破了该州多年无人中举的局面,时人称为“破天荒”。荆州刺史崔铉特奖励刘蜕七十万贯破天荒钱。刘蜕答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又自宋朝以来,江西地方无人以状元及第,后有何昌以对策居第有人以诗寄何昌言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后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现。如清黄遵宪《番客篇》诗:“平生不著袜,今段破天荒。”(典见《唐摭言》、《北梦琐言》、《独醒杂志》)

39、晋代大画家顾恺之作人物像,或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犹今吴语“这个”。意思是人体其他部份画得美一点或丑一点无关紧要,不是画的灵魂,传神逼真之处,正在这一点(眼睛)上。他曾在瓦官寺北殿画维摩洁像,画终将欲点眼时,对寺僧预言,“此画一点睛,不出三日,观赏者毕至,可得百万钱布施。”画像揭幕后,所得布施钱果然大大超过此数。又相传南朝梁时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龙四条,均不点睛,谓如点睛,龙即飞去。寺人不信,再三恳求。张僧繇点睛后,果然雷电破壁,两条点睛的龙腾云飞去。后常以“点睛”比喻行文中神情飞动的警句或文中要旨。(典见《世说新语》、《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

40、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41、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42、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3、——毛泽东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44、——郭沫若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进锐退速。

45、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46、《易》之“三义”包括:简易、不易、变易。这“三义”概括起来就是“大道至简”。

47、楚惠王重用了最有本领的工匠——公输般,也就是鲁班。公输般替楚王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攻城的工具,那是一种非常高的梯子,高得看起来好像可以碰到天上的云一样,所以叫做云梯。

48、程门立雪,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杨时,北宋时期人。幼年时期聪颖异常,能写文章。熙宁九年,杨时中了进士门第。后来,杨时拜当时“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为老师。一天,杨时有问题想请教老师,来到老师的住处,结果老师正闭着眼睛睡觉,杨时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49、精卫填海:比喻不畏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50、隋郑译与隋文帝杨坚有同学之谊,且有定策之功,封沛国公,位上柱国。但郑译贪财收贿,官声极坏,为宪司所劾除名。但文帝念旧,仍授为隆州刺史。因病请回京,文帝在醴泉宫召见郑译,面谕复沛国公、上柱国爵位,并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侍臣高熲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隋文帝听后大笑。润笔或以金钱,或礼品。如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说:“王元之(禹偁)任翰林,尝草夏州李继迁制,继迁送润笔物数倍于常。”《归田录》卷又说:“蔡君谟(襄)既为余书《集古录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余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明清以后,大抵以金钱为润笔,卖文鬻书,均有润格,按价付酬。(典见《隋书?郑译传》)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00字(精选6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