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词语(精选80句)
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词语
1、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2、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http://www.tjl.tj.cn/
4、今天,我们更要通过下苦功夫读书学习,努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以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读好有字之书,又读好无字之书,努力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作风,善养浩然之气:去躁气,养静气;去俗气,养雅气;去迂气,养才气;去暮气,养朝气;去惰气,养锐气;去小气,养大气;去霸气,养和气;去怯气,养胆气;去邪气,养正气。
5、 (解释):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
6、夙兴夜寐无冬无夏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词语)。
7、 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8、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李克强(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词语)。
9、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10、闻鸡起舞(wénjīqǐwǔ),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11、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12、http://www.gzlib.org.cn/
13、闭户读书,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
14、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5、绘声绘色( huì shēng huì sè )
16、(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18、例句:飏翁!你真可谓~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19、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20、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21、(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2、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23、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24、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25、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26、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27、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28、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29、 (解释):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30、据宋朝范公《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
31、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
32、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3、倒背如流 过目不忘 照萤映雪 含英咀华 废寝忘食 立地书橱 然荻读书
34、(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评:“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35、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36、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
37、诲人不倦活到老学到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勤奋好学
38、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9、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40、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
41、十年窗下(shíniánchuāngxià)
42、https://www.library.gov.mo/zh-hant/
4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天(23日)是第22届“世界读书日”,同学们你们读书了吗?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家知道多少呢?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典故可以让大家快速了解这些成语。
44、满腹经纶: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45、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46、出处: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7、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48、学浅才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
49、(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50、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1、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5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53、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白居易
54、书屋书房书橱书堂书斋书阁,读书人栖身之所;书馆书市书店书肆书铺书摊,爱书者光顾之地。家有藏书不为贫,胸无点墨难为文。书林漫步,愉悦身心;徜徉书屋,雅兴有归。贫不卖书,谨守先泽;富不弃读,增益显贵。
55、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56、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57、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李商隐
5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59、绝甘分少: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60、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61、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62、 (解释):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
63、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64、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6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shūbǎibiàn,qíyìzìxiàn)
66、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67、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68、 (解释):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
69、https://www.hzlib.net/
70、 开卷有益(kāijuànyǒuyì)
71、铿锵有力 琅琅上口 书声琅琅 娓娓动听 奶声奶气
72、《白雪遗音·小郎儿·冬》:“龙门高跳,鰲鱼头儿哟,连中三元。”
73、教然后之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
74、 (出自):《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75、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6、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77、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7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
79、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