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人的名言警句(精选78句)
尊敬老人的名言警句
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3、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尊敬老人的名言警句)。
4、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5、10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6、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0、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敬老爱老,永远记牢。
1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尊敬老人的名言警句)。
14、今天为人子媳,明天为人父母;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1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16、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9、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
2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22、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3、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2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6、 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27、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2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2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3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1、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34、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35、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36、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3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9、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
40、 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4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42、 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43、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44、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45、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46、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4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49、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50、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2、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5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54、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5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5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57、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8、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59、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60、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6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6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6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65、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6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67、 格言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6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7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71、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7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74、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7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77、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