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风格(精选23句)
柳永诗词风格
1、最后“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回应开头“望处”。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柳永诗词风格)。
2、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
3、柳词叙事写景巧妙冶为一炉,熔情入景,情感不外露,把感情寄寓在细腻的写景中。
4、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怀古词是宋词题材中的一大类,但其发展却很缓慢。因早期的宋词是属“艳科”,因而极少有词人用之怀古。知道北宋中后期出现了词坛有三大怀古词绝唱:其一王安石的《桂枝香》、其二苏东坡的《念奴娇》、其三周邦彦的《西河》,这才对词坛怀古题材的拓展产生影响力,方才使怀古词在南宋巍巍壮大。
6、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nèn)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7、 发展了词体。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创制慢词,为后来词家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自柳永以后,写长调作慢词蔚然成风,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8、此词写春风骀荡,万物负暄而孳勃,黄鹂鸣深树,游蜂恣纵舞,海燕占尽春光,一派欢快热闹的景象。置此情境中,人的心情自然也是愉悦欢畅的。
9、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柳永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10、铺叙虽然是宋词艺术的一种主要特征,但却始于柳永。在柳永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汉赋与六朝小品文多用此法,而柳永则首次将其运用到词的创作之中。
11、此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12、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13、上片写刚起床的思妇,重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表现;下片表现思妇的心理,深入到理想情趣,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明白浅显,直写歌妓们的闺房生活,冲破了当时蕴藉典雅的词风,成为柳词中“俚词”的代表作。
14、隐娘说:这是柳永的名作,记录了柳永和恋人分离时的情景,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痴男怨女。那一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说尽多少离别恋人的哀伤。
15、。诗中有句云:“(煮海民)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16、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17、《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8、柳永还有一首《蝶恋花》更写出了他对妓女的一往情深:“……似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因为柳永把妓女视为知己,倾心相交,因而赢得了妓女的尊敬、爱戴。
19、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20、今天的时间有点仓促,没能好好地写柳永,下次有时间的话,一定把他描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毕竟柳永也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人!
21、是的,柳永是个才子,毋庸置疑,也不可否认。可是空有满腹才华,却一连四次落榜,始终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到了四十岁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又会有谁拿你所谓的才华当一回事呢?
22、即变“雅”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但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又相当的典雅。羁旅行役词,多和怀才不遇、天涯沦落有关,这一类词抒发的是士不遇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