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精选34句)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不二听罢自忖道:“擦,这不成盗梦空间了么?莫非我也在梦中与庄、康二子聊天?”
2、对于康德而言,休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以怀疑论来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在休谟看来,我们所能知道的只限于在我们的知觉和印象中呈现出来的东西,至于这些东西后面是否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在支撑着它们,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现有知识中所认为的那些规律和法则(如因果性、必然性等等)也都不能够归之于客观的实在,而只能归之于我们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并没有确定不移的客观性。一切企图从经验中或从主观观念中推出客观实体的存在的做法都是无效的。休谟的这一观点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整个科学大厦都摇摇欲坠,但又无法反驳,这使康德那充满自然科学信念的头脑受到极大的震撼。休谟的挑战在他看来决不能回避。但沿用近代以来的以独断论为特征的“健全知性”和通常的理性已经不能应付这一科学的危机,唯一的办法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即在认识之前首先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批判的考察,看看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它的运用范围和界限是什么。因此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中他提出:“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2)对“纯粹理性”的这种“批判”本身当然还是理性,但已不是过去那种现成地拿来就用的工具理性(“工具论”),而是自觉的、自我批判的、能动的理性了。黑格尔曾嘲笑康德的这种做法是“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的确如此。但这并不否认在“下水”之后对游泳的姿势作一番考察的必要性。
3、如何杜绝乡愿,通过某种手段使这种人改过?孟子提出的办法叫做“返经”,即回到经典。如何回到经典,朱熹提出十六字心传,即《尚书·大禹谟》中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意思是人心是很危险的,道心是非常微妙的,要把握中庸之道,把握这个点。这个点不能靠外在的标准去认识,因此朱熹和二程都讲到“中不可识,默识心通”,靠自己内心体会才能把握中庸之道,只能心传。但这个“中”的标准是没有的。如何判定小人和君子的可靠标准是找不着的。由此得出结论,任何外在的手段都不可能使人心得到净化。
4、近代哲学主要把理性理解认识能力,科学作为其成果亦是其力量的证明,因而所谓理性即是科学理性。虽然真正意识到理性主义的局限要等到19世纪下半叶,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熄灭了理性头上的神圣光环,但是康德已经敏锐地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科学理性的发扬不能证明人的价值和尊严,证明的是人的有限性;不能证明人的自由,证明的是必然。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作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度的,无论信仰还是道德,皆非理性所能企及。因此,理性无论如何不能承担上帝的职能。当上帝被迫逊位而理性却不能登基坐殿的时候,人们面临的就是虚无主义的威胁。
5、我曾经把康德面对的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理性的危机、自由的失落和形而上学名存实亡,归根结底是形而上学的问题。(1)简言之,在康德的时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的争论陷入了困境,理性的有限性问题“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卢梭以标新立异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矛盾,导致启蒙主义开始了自我反思。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核心部门的形而上学面对休谟的怀疑论和法国唯物主义的攻击,名存实亡。对康德来说,所有这些问题亦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在严格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不同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和尊严?康德之所以把问题集中在自由问题上,是因为在他看来自由才是促使形而上学产生的源泉和动力。就此而论,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形而上学问题,也是我们称之为“终极关怀”的问题。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后来又加上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回答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而他回答这些问题的思路则是: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2)这既揭示了康德与启蒙主义的区别,也标明了康德哲学的古典性质。
6、真诚不是容易做到的,不是以为自己真诚就真诚了。要做到真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真诚要有知识上的前提,你要认识很多东西,你要经历很多东西,获得生活经验以后才可能慢慢地一点点认识自己,但是绝对不可能全部把握。奥古斯丁讲人心是无底的深渊,你要认识自己必须进入到这个深渊才能把握自己,人心难测。小孩说我知道自己不会做坏事,当小孩这样说时我们大人觉得他很幼稚,难道大人就可以这样说吗?(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7、庄子一旁听后,笑道:“境界不低呀,得出类乎弥勒佛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不可知却必须设有之论,尚末到他的最高境界。
8、实际上这也是尼采要做的工作。不过尼采比康德更彻底。仅此而言,康德是古典哲学的终结,尼采则是现代哲学的开端。
9、我们究竟选择康德还是选择尼采?换句话说,在尼采之后的时代,康德哲学的意义何在?
10、康德认为根本恶不能摆脱,但可以认清,可以知道。如果根本恶可以被认清,即便它是恶的,但它可以成为从恶向善的过渡和契机。伪善是根本恶,但根本恶又是文化、文明。荀子讲“其善者,伪也”,人为是虚伪,但也是文明,它总比野蛮好。文明比野蛮进步,虚荣、贪婪、权力欲当然是不好的,但文明有了这些可以发展人的才智和趣味。虚伪是“可以允许的道德假相”。因为做作、矫饰的道德在历史中可以一步步地唤醒人的道德意识。康德认为大自然利用人的虚伪这种弱点,把人心引向一步步接近道德。在野蛮人那里连这个也没有,杀人他不认为是不道德的,菲律宾的猎头族的成年礼就是去外族杀一个人。历史在进步过程中对人性进行教化,虚假的礼节使人变得文明,文明了就容易接受真正的道德,为接受真正道德提供了前提。黑格尔后来讲“理性的狡计”,人的恶是历史进步前进的杠杆的说法,其实康德此处已经有思想萌芽了。
11、先感受他的语言,康德哲学话语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语言坚定、温和、节制、中道,他摆明自己的观点,解说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在理清自己的观点这一步上,康德先罗列出对方的观点,简述对方的思想主旨,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缺漏,到此便也是真伪明辨了,论述其间,康德对对方的漏洞无有一语尖利鄙薄,言语平和,意志明确。
12、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和尼采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难题是,对他来说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但道德法则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因为理性法则作为道德法则能够影响我们的意志,但却不能影响自然,所以康德还需要上帝作为假设,让他来保证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协调一致。尼采则把两个世界合而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然而,康德还可以视纯粹理性的理智世界为人类理性的根据和理想,尼采还可以鼓吹超人道德,并且寄望于永恒轮回,我们面对的却是人终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绝境。
13、在康德所处的时代, 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14、在津巴多与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更是以链式结构来予以说明:感觉通过布罗德本特过滤器进入知觉,再与预期或先验交汇于再认。
15、进入论证环节,阐明概念本身、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由概念得出的结论、概念的详细解说,论证的间隙再辅以概念的辨析,辨析不啻重复。看似絮絮叨叨中,是为了对自我论证不断廓清。因为这样,可以使阅读者的阅读逻辑和阅读感受具有很好的融贯性,所涉内容可以斗隼合缝地细密领会。如论述时间时,就是这样的步骤,论证空间概念时也一样。两个概念分论完毕后,合在一起再总论,结论呈现:时间和空间构成感性直观形式、是人们认识得以进行的基础、是人们可以先天地汲取各种综合知识的两个知识来源,二者为一体。在先验感性论部分论证结束后,康德不忘再做一次回溯式的总说明、总结论。
16、“乡愿”出自孔夫子的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乡愿之徒,也就是地方上的好好先生,对谁都关系处理得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有人都说他好;但这种人内心并不是出于道德目的而是别的目的,或是说别有用心。一般野心者、要爬到高位的人往往采取此种方法获得人气。因此,乡愿就是伪善。
17、康德哲学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不同的是他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存在,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
18、前面都是讲儒家的人格结构,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康德的想法。康德道德哲学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人心不是物,是自由,自由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现象背后有个物自体,即“自在之物”,自在之物不可认识,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在之物”的现象。现象不能反映自在之物的本相。人的本体也是这样。人的本体是自由的,但自由是不可认识的,可认识的就不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不可决定。你能够为自由找到根据、原因,它就不是自由了,它就被纳入机械因果性的链条中了。
19、对康德来说,科学知识是必要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如果不加限制地扩展到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其后果十分严重,那将使一些对我们来说性命攸关的东西面临毁灭的危险。尼采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科学的威胁:我们通过科学杀死了上帝。与康德不同的是,尼采不是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而是干脆以绝对的虚无主义对抗虚无主义,让人自己成为价值的创造者。
20、另外一种世俗标准就是孔子儒家公开标榜的“治国平天下”,要得天下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讲,“仁”就是“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这五个字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也是所谓五德: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就是政治乡愿。这一套东西看起来是道德目的,但实际上是政治目的。因此儒家这种伦理结构性伪善扩展开来就变为体制性的乡愿。体制性的乡愿就是“有德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过来为了得天下你必须有德,这是中国人的共识。但“得天下”的这种专制体制是否道德,这个中国人不问,自古如此。天下总是要让人得去的,问题是得天下者必须有德。所以,中国人的绝对命令不是道德律,而是政治。在康德看来,politics只是经验性的世俗的标准。它关心的是现实的权力,但不关心每个人的内心,个人的内心的道德要为politics服务。所以康德讲,经验性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适于成为道德法则的根据,它是从偶然环境中取得自己的根据的。我们的偶然环境就是自然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几千年来不变的社会、治理结构模式。但康德认为这样的根据没有普遍性。我们今天也看到,随着自然经济被取代,传统政治道德也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21、不过我喜欢黑格尔,虽然黑格尔不喜欢中华文化。但是我觉得这完全是因为黑格尔误解了中华文化。黑格尔的逻辑学论述感觉是从老子那里偷来的,黑格尔却说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太玄了。所以黑格尔自己说引用了佛经的思想,特别说用自己的理解来写就不算是抄袭,感觉有点象孔乙己。窃书不算偷。
22、譬如我吃苹果饱了,我吃苹果在先,我饱在后,从经验上并木有观察到吃苹果与饱之间有甚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因果范畴将此前后发生的、两种不相干的感觉经验事件联结成了因果关系。
23、人的最高意义上自由性的表现,他认为应该是使我们的人的意志能够排除任何的感性干扰,以道德行为本身为出发点,也就是动机的这个层面,就要求能够上升到一种纯粹的实践理性。那么这种纯粹的实践理性就是一种自由意志东西,那么这个所谓的自由意志,就是一种纯粹实践理性的运用,这种运用的过程呢,表现为理性的自律,所以在康德看来,哪一个层次的自由是最高的?就是纯粹实践理性这个自身的这种自律。这是康德对自由概念三个层次的划分。
24、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25、现实生活中,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康德看来人人皆乡愿,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基督教讲人都有原罪,刚出生的小孩子,只要他开始有自由意志了,也就有犯罪的可能、犯罪的念头。不能靠自己内心白璧无瑕就保证自己不干坏事。每个人不是不想做到真诚,而是事实上做不到。自以为真诚是不可靠的,甚至正好就是不真诚的标志。由此看来自欺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太极端,很不习惯,把我们一切生活信心都摧毁了。如果认为自己不能成为好人,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目标?其实康德的理论表达西方精神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就是人是自由的。为好人难,但自由是可以做到的。每个人都可以犯错误,因为人是自由的。无自由也就无对错。动物凭本能活动,动物会犯什么错呢?基督教对自由意志没有强调,它强调的是信仰、灵魂不灭,一切最终由上帝决定。但康德把它颠倒过来,上帝也是人假设的,最根本的力量是人的自由意志。
26、康德不仅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且是一个纯粹理性主义者,他认为我们把理性拿来为欲望服务,为我们的利益做打算,这是理性的一种堕落,是理性的一种不好的使用。所以他说这种技术上的理性运用,只是部分的表现了我们的一种自由性,但并不是一种最终的最高意义上的一种人的自由性的表现。
27、我们中国孔子也讲“舍生取义”,我们至少有个死的选择啊,就是说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去做,一是去死,哪怕人家将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说你要撒谎,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不撒谎,当然我选择不撒谎,就意味着我选择了死,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自由的。也正因为此,所以说我们才可以在道德上在法律上对人进行定罪。因而康德认为我们要为自由留下地盘,最终是为了人的道德人格的确立,从而确立起人在世间的价值。
28、(2)这里的“信仰”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宗教信仰,理解为道德信念可能更合适。
29、现在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既然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可能的科学的基础,所以这个问题按照上面的层次就被分解为四个问题:(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第一个问题是由“先验感性论”来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来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来回答的(以上三论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要素论”部分);第四个问题是由“先验方法论”来回答的。而这也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总体结构。这种总体安排与康德对人类知识结构的看法也是相适应的。人的知识在康德看来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其中理性又分为消极的辩证论和积极的方法论,后者构成了向实践理性的过渡。我们现在来依次考察这四个层次。
30、我讲康德哲学其实还是研究中国哲学。我经常说我不是钻到西方故纸堆中去,我是研究中国哲学的而不是西方哲学的,我研究康德、黑格尔都是针对中国当代现状与历史传统所做的深层次的反思。
31、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四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32、哲学方面: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
33、而这种对现象世界的认识和知识是把握不到物自身的,因为感观认识和知性的概念并没有进入到物本身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