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表达了什么(精选47句)
百年孤独表达了什么
1、“她话音刚落,费尔南达就感到一阵明亮的微风吹过,美人儿蕾梅黛丝开始离开地面。她挥手告别,身边鼓荡放光的床单和她一起冉冉上升,和她一起离开金龟子和大丽花的空间,和她一起穿过下午四点结束时的空间,和她一起永远消失在连飞得最高的回忆之鸟,也无法企及的高邈空间。”
2、它就是你和你在写作的主题之间所形成的那种完美的契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切就都会自个儿流动起来了。
3、我有那种离开了时间的感觉,觉得把我和那座小镇分开的,不是距离而是时间。
4、梅塞德斯听说我们最后的财产都抵了邮费时,便说道:“好吧,为了这部小说我们现在只需要去干坏事了!”(百年孤独表达了什么)。
5、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来小说可以这样写。
6、我生活的那个时期,我的一生,留存给我的便是我几乎难以分析的闪烁的记忆。唯有它们留下的那些感觉才是我更喜欢的。
7、那时我对结构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但是定不下调子。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它才会让人相信,这个我还不知道。(百年孤独表达了什么)。
8、《花花公子》:《百年孤独》我们谈得很多了。如果读者表现得好像你只写过这本书似的,那你会生气吗?
9、社会性的妥协和协议形成了,但存在是孤独的。
10、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11、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他与乌苏拉新婚时,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
12、马尔克斯:嗯,《百年孤独》其实是在我非常年轻——大概是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写的。我试图写一部关于布恩地亚家族的长篇小说,题目叫LaCasa(《家》)。
13、说老实话,作为文学作品,我认为《族长的秋天》重要得多了。作为实验之作,它更为重要。
14、马尔克斯:绝对正确。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百分之百的秘密,都有从未传达或透露的个性中的私密之处。
15、《花花公子》:《百年孤独》会不会像谣传的那样被拍成电影?
16、因为无论是谁都清楚,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是伴随着艰难与困苦。
17、这本书整体讲的是一个家族从来到马孔多,驻扎在马孔多,离开或者说在马孔多消失的整个过程。也有人说是马孔多兴衰的时间谱。不过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因为整本书的精华在于故事的叙述,第一遍阅读甚至不必要去在意它的时间线。
18、其中喧闹又可信的现实,选择这样一本巨作,当你翻至这部史诗的最后一页,会发现自己终于和布恩迪亚家族四十多颗孤独的心灵,一起走到了这里。
19、这当然不是原始社会,如果非要给它加上一个现实的时间坐标,大概在十九世纪。可是,马尔克斯就这么写了。他这么写了,我们都这么信了。这是除了时间魔法之外的,另外一重魔法。
20、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21、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二人因此遭到邻居阿吉拉尔的耻笑。霍塞杀死了阿吉拉尔。
22、《花花公子》:是的,它是一本非常悲伤的书。它像是在说,在拉丁美洲,进步是不可能的:
23、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痛苦,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化解。曾经爱过,伤过,痛过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对痛苦无能为力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那些痛苦慢慢走远。忘掉刻骨铭心的伤痛,忘掉痛彻心扉的感情,你才会在拐角处遇见幸福。
24、《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5、家里穷,并且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大家庭在加勒比地区是很常见的。
26、孤独始终是不可抵抗的,孤独更不会随着时间而衰老。
27、最后,我回去写我的小说时,头痛立刻就没了。写成这本书花了十八个月。
28、这样一来,批评家就会按照这本书本身的特点来说话,不去看原先的文献了。每当我写一本书时,我都会积累起许多文案。
29、但当它完成时,我们仍碰到各种问题。快要全部结束时,那个打字员——只有她才有此书许多章节的副本——有一次让公交车给撞了。
30、他们对戈麦斯的看法就成了这本书的一个创作动机。但也有其他一些来源。
31、关键是“多年以后”和“将会”这两个词。如果没有这两个词,句子就变成“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倒叙。有了这两个词,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没有人可以确定时间A到底是哪一个点,即使你读完整本书,你也搞不清楚。于是,随着第一个句子开始,整个故事就进入到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里,于是,一切都可以发生。
32、柜台后面坐着一位女士,正在缝纫机上做活。母亲说:“朋友,你好吗?”那个女人终于认出了她的时候,便站起身来,她们相拥而泣,半个多小时里,根本就不说话。
33、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
34、马尔克斯:实际上,这话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我把它放进了书中。
35、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
36、马尔克斯在四十岁的时候,找到了这种自信。在此之前,他已经有数部长短篇小说问世。但所有那些只不过,是通往《百年孤独》的漫长的准备期。
37、一个不足够自信的作者,绝不会选择在整本书的开始处,便将男主角的命运告知读者。
38、《花花公子》:你有没有觉得是被母亲抛弃了?
39、当然了,这是玩笑话,有阳光也有雨水,有爱情也有孤独。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抵抗它呢?
40、后来,父母亲搬到了阿拉卡塔卡,我记得我只有在生病时才去他们家的。我得在那儿过夜,他们让我服用一种松脂油做的泻药。那不是一种愉快的记忆。
41、多么美妙的文字。由此可见,马尔克斯并非不能细腻婉约,只是何时何地,需由他来掌控。只要他愿意,甚至连鸡汤也不在话下,不信看他经由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口发布的这句高浓度鸡汤:“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
42、妈呀~~~上周赠书活动简直太火爆了!大家的评论真可谓“好评如潮”呀~小阅又给你们谋了一期福利,大声告诉我,心不心动,喜不喜欢。本次活动小阅为大家追加了20个《百年孤独》电子书兑换码。是不是很棒?另外,想要《百年孤独》实体书,和电子书兑换码的小伙伴们,需要在文章《孤独,才是我们一生的伙伴》下面留言哦,注意,不要出错哦。
43、5月29日,国内领先的数字阅读平台掌阅首发上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本书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44、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自于一种被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隐忍的痛楚扑面而来,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45、乌苏娜几乎已经失明,只有她一个人十分镇定,能够识别风的性质——她让床单在闪光中随风而去,瞧见俏姑娘雷麦黛丝向她挥手告别;姑娘周围是跟她一起升空的、白得耀眼的、招展的床单,床单跟她一起离开了甲虫飞红、天竺牡丹盛开的环境,下午四点钟就跟她飞过空中,永远消失在上层空间,甚至飞得最高的鸟儿也追不上她了。
46、我早就放弃《家》这个书名了。做出那个决定时,我做了一些计算,发现不止孤独了一百年,但把这本书叫作《一百四十三年的孤独》,听起来就会不对头的。